第268章苏菲苦修士
时值清晨,初冬的太阳挂在天边,将温暖的阳光照射在郁郁葱葱的农田上。
农田中,许许多多戴着头巾的穆斯林农夫正在辛勤地劳作,牵引着耕牛和耕马翻耕泥土,为日后的播种做好充足准备。
这里是阿尔及尔东方的一个柏柏尔村落,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大陆,土地肥沃,气候较为温和,是非常不错的农耕地区。
阿尔及尔城到迦太基城的距离并不算远,两座大城市之间还分布着包括贝贾亚,塞提夫,君士坦丁娜,安纳巴等中型城市,历来是北非的人口密集区,生活着几十万的柏柏尔和阿拉伯穆斯林。
之前的一百年里,这一片人口密集区在名义上属于特莱姆森的扎亚尼德王朝,但一直是马林王朝和哈夫斯王朝两大强权的争夺焦点,混战不休。
扎亚尼德王朝是北非三大柏柏尔王朝中实力最差的一个,要么给马林王朝当封臣,要么为哈夫斯王朝交税赋,好不容易寻准机会独立了,向哈夫斯王朝发动进攻,却又被打得落流水,丢盔卸甲而逃。
其他两大王朝虽说在15世纪不约而同地走向衰落,但至少都有过繁荣盛世,哈夫斯王朝击败了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的十字军,马林王朝也一度攻入伊比利亚,和卡斯蒂利亚战得有来有回。
然而,扎亚尼德王朝一直都非常差劲,不仅在军事力量和政治体制上极为落后,在宗教和文化上也和两大强权相差甚远。
不过,这些已经毫无意义,属于北非柏柏尔人的时代快要结束了,东边的哈夫斯王朝早已灭亡多年,中部的扎亚尼德王朝也丢城失地,在面对阿尔贝的大举进攻时毫无抵抗能力,一直撤退到首都特莱姆森城苟延残喘。
至于实力最强的马林王朝,经历了十数年的内战后,中央权威荡然无存,马林家族的旁支瓦塔斯家族正在图谋统一,但依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村子旁的土路上,两个中年人骑着柏布马缓缓走着,其中一人穿着传统的逊尼派教袍,另一人则披甲带刀。
很显然,这是一个逊尼派毛拉和他的护卫。
毛拉名叫赛义德,摩洛哥人,祖籍大西洋沿岸的安法城,是当地有名的伊斯兰学者。
然而,自从葡萄牙人占据安法并将其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后,赛义德便失去了家乡,带着几名随从在北非流浪,讲经传道,号召穆斯林们团结起来,抗击基督徒的入侵。
这些年来,他曾去过不少穆斯林君主的宫廷,也曾应许多大商人之邀为他们讲经,但始终没有多少人响应他的吉哈德号召,这使他一度心灰意冷。
后来,赛义德终于顿悟,他终于发现,无论是贵族还是商户都是最势利的一种人,在没有实际利益的情况下,根本不会为了安拉的事业无私奉献。
于是,他开始把目光投向底层人民,离开了宏伟的宫廷和奢华的宅院,走进了广大的农村,向普通农民宣讲自己的吉哈德号召和复仇理论,鼓励他们拿起刀剑,为安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