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眼前的东西,让他这个在药材市场风里来雨里去见惯了市面的老商户,也感到略微吃惊!
“五品叶的老山参?”
作为一个老行当,就像是一名资深老电工一样,有没有电,他一摸就知道;同样,作为一名经年的药材贩子,这处药材市场里的佼佼者,这药材品相怎么样,大致有多重,是个什么价位,中年店主不用上手,就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
看着眼前的野生老山参,他是越看越欢喜!
不过,面上没有表露,先是打听起了东西的来历。
“处理的不错,竟然还新鲜着,小兄弟,这东西你打哪儿来的?”
“朋友出差,从东北带回来的。”
王小海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只是点名东西产地是东北的,然后直入正题地说道:
“这东西你们这儿要吗?”
“要!”
“怎么不要?”
老板此时已经不知不觉把茶碗丢得远远地,自己观摩着放在桌子上地野生老山参,像是碰到了一块儿美玉,想碰又不敢碰,虽在说话,视线却是牢牢锁死在了东西上。
可见有多喜欢。
不是没见过好东西,进入这行这么多年,他也经手过不少这东西,不过都是做中间人,过过手,他自己还真没碰上个几次。
说实在的,药材市场听着像回事,其实就是和收破烂差不多的营生,全国遍地的代销点,供销社,国营商店,大药房,中医院,医馆,都有收购中药材的业务。
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价格低了没人卖给他们,价格高也不行,太高了反而破坏市场环境。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些药材贩子,也就是能价格稍微高一点儿,捡个破烂,拾个别人剩下的边角料,跟拾破烂儿的,开收费站的,差不了多少,做的都是一样的生意,好东西很难在市场上碰到。
不过,王小海不关心这些,他只知道这里给的价格会比国营商店、大药房高,他才来的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