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肺透明膜病么?
不是,家长说是之前喝奶呛的。我初步判断是左肺肺炎,右肺不张。
啥奶能呛成这样啊?!杨朔脱口而出,一脸的不可思议。
穆之南回答说:据说是纯母乳。这个事儿反正先送去新生儿病房吧,那儿家长进不去,好好检查一下。他们说呛了半个月了,今天傍晚怎么都叫不醒才送来医院。
杨朔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病例,有点可疑。
他穿好隔离服进入新生儿病房的时候,赵芯瑜和一位实习护士已经做好了准备,正常孩子打针抽血都是在哭闹挣扎,这个孩子一动也不动,只发出几声像小猫一样的哼唧,显得无力又无助。杨朔一边用听诊器听呼吸音,一边下医嘱,吸氧,X线,做动脉血气分析,解痉,消炎,他想:穆之南说的没错,两侧肺都有问题。
他们几乎整夜都待在新生儿病房,第二次呼吸衰竭出现的时候,插了管。
许灵芸。杨朔念着她病历上的名字,这名字听起来很可爱很温柔的,对吧。
他尽量轻的插入导管,小芸姑娘很棒,一次成功,不要怕,这个管子是帮助你呼吸的啊。杨朔轻声安慰,尽管她没有任何反应。
实习小护士悄悄的问:杨医生,这个小孩儿,还能治好么?看这样子很危险啊。
说不准,杨朔在医嘱下面签名,又抬头看了看保温箱,尽量吧,这两天看病情进展,能控制就能治好。
许灵芸的家长在第二天允许探视的时间准时送来母乳,他们没有了前一天夜里的茫然,但依旧是怯懦的,问的还是那句话:还能治么。杨朔解释完病情,请他们隔着玻璃看了一眼,孩子妈妈没说话,低头偷偷掉眼泪,爸爸说:我们知道了,谢谢医生。
许灵芸小朋友这些天一直在睡觉,状态和其他箱子里的小伙伴不一样,那些小伙伴哭声很响亮,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哭成一片,她没力气,被吵醒只能哼几声。她和其他新生儿长得也不一样,护士们常说,这小孩儿已经长开了,能看得出眉清目秀的样子,遇到医生护士给她检查,还伸出手,没什么力气但执着的握着大人的衣角或手指,每当这个时候,杨朔都会说:看,我们小芸姑娘很有劲儿呐,我们能治好的,越来越好的,对吧。
这天,杨朔在值夜班的时候遇到了上小夜班的赵芯瑜,他们在新生儿病房坐着聊天。
杨医生您不去休息么?快十一点了。
不了,不困,我们以前在医院里夜班就是夜班,一秒钟都不能睡,第二天还得接着上,连续36个小时的班。
这么辛苦啊。
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多上班才能多接触到病例,国外人少,不像这里似的,每天门诊挤不动。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许灵芸,想看看她。
赵芯瑜听到外面铃声响,起身出门,对杨朔说:我去拔个针,不然杨医生帮我喂一下奶?烫了一会儿了,应该可以喝了。
行呀!
赵芯瑜回来的时候,小芸姑娘已经美美的吃上饭了,她躺在杨朔怀里,抓着听诊器的管子,微闭着眼,杨朔坐在沙发里,沙发很软,整个人陷在里面,这样的姿态很适合喂奶,他轻声安抚自己的小病人:慢一点,对,不着急,你急个什么啊,急你也没力气不是,不乱动啊小芸姑娘,慢慢喝
杨朔抬头对赵芯瑜说:你来看你来看,她瞥了我一眼,她嫌弃我啰嗦哈哈哈。
近一周的治疗,许灵芸病情好转,可以自主呼吸,拔了管,但肺部的炎症还没消,依旧住在保温箱。她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哭声也大了一点,做雾化的时候会躲开,但稍加安抚就接受了,很委屈,但还是乖乖的接受了。护士们都喜欢抱她,杨朔也经常泡在新生儿病房,闲暇时间还会参与一下小护士们的讨论:不不不,我觉得她长大之后不会像刘亦菲,没那么惊艳,她秀气,但是鼻梁不高,显得娇憨一点,可能会长成林依晨那样的
小护士们很喜欢这种话题参与度很高的医生,明明是个留美归国的精英人才,却偏偏什么话都能聊什么梗都接得住,一到下午三四点钟就晃悠过来问有没有要喝奶茶咖啡的一起拼单,气质不仅不高冷,还颇接地气,尤其是对小孩子特别热情,每天早晨查房都像是杨朔医生的粉丝见面会,而且还是个人专场,衬托的其他医生存在感全无。大家看着杨朔抱小芸姑娘的架势,猜测他日后一定是个超级奶爸。
周五,奶爸前一天休息,在家饱饱的睡了一天,充满了电,神清气爽,查房都查出了一股子器宇轩昂,他想起了什么,对即将下夜班的赵芯瑜说:哎对了,许灵芸的检查出结果了么?我前天下班的时候除了胸片其他的都没看到。
许灵芸昨天出院了。
出院了?不会啊!谁同意她出院的?我是她的主治医生,我都不知道怎么就能给她出院了?杨朔急切的吼了几句,赵芯瑜拉住他:你昨天休息,家属找了方主任,方主任起初是不同意的,后来家长坚持,没办法只能签了知情同意书放他们走了。
不可能啊,方主任又不是不知道许灵芸的情况,这会儿出院她活不过一个星期!
他们说,家里情况也没多好,存款都快没有了,治不起了,还说如果是个男孩花钱也就花了,女孩儿赵芯瑜低下头,眼睛已经红了,他们说算了。
杨朔愣住,罕见的没有说话,好像刚才冒出来的那一波冲动突然被敲了一闷棍,倏地消散殆尽,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好的我知道了,你下班吧。
接下来的这一上午,杨朔郁郁寡欢,忍到了午休时间,拎着他的饭一言不发的下楼,走进值班室,穆之南正在吃饭,见他进来转身打了声招呼,然后继续吃。
穆主任。杨朔叹了口气,在床边坐下,那个呼吸衰竭的孩子还记得么?许灵芸,昨天被家里带走了。
穆之南问:带走了是什么意思?出院?
出院了,不治了。她撑过了好几次呼吸衰竭,撑过了电解质紊乱,撑过了缺氧,好不容易好转,再有个十几天就能痊愈,结果这会儿被放弃了,我他妈太不甘心了!你知道么,每次吸痰的时候,她难受的整个身体都僵直了,吸完就哼哼着小声哭,特别可怜他越说声音越低,终于说不下去了,她就像是一个杨朔停顿了一下,像是思考,更像是哽住,被家里主动删除了的孩子。
第四章 1718
住院楼一共30多层,儿内在18楼,儿外17楼,虽说都是儿科,但平时不太经常互相走动,除了每月一次的大查房。杨朔工作在18楼,办公室在楼下,以至于他每天都要上上下下好几趟。楼梯间不够宽敞,时不时的有些烟味儿飘过,感应灯明明灭灭,显得更加冷清,冷清的杨朔心生凉意。他靠着扶手站了一阵子了,感觉心情也像是他的位置一样,卡在一个狭窄的地方不上不下,噎的难受。
这是他十分钟之前的状态,此时杨朔像一只没人要的宠物一样垂着脑袋,絮叨着许灵芸的遭遇,穆之南看他实在难过,不得已出言安慰道:
一个孩子,尤其是婴儿,他们的生死只在父母的一念之间。如果家里条件真的不好,住在新生儿病房里简直就是在烧钱。杨医生,想开点儿,你救不了所有人。 穆之南吃完饭,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劝杨朔。
没有不好啊,她家确实不在城市,但我看过他们填的资料,父母都有全职工作,而且每次缴费都很及时,这不是治不起,就是纯粹的不想花钱吧,这情况不能报警么?未成年人保护法不管么?
杨医生,这里不是美国。 穆之南依旧温声细语。
嗯?什么意思?美国怎么了?美国的医疗政策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我在美国也接过被家长虐待致死的孩子,有些监护人会因为种种傻逼原因不给孩子看病不给孩子打疫苗,穆主任您就事论事不行么有必要阴阳怪气的讽刺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