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刚刚经历了一场混战的医生护士们坐在便利店玻璃窗前的一排座椅上喝咖啡。
杨朔问:你们也不回家么?
程春和说:所谓住院医师,就是应该住在医院啊。
赵芯瑜说:我明天上大夜班,等我爸来接我。她突然想起什么,侧过头低声问杨朔,哎你跟穆主任表白了么?他怎么说?
拒绝了,但我觉得还有努力的空间。
拒绝了?不是吧,那他刚才在急诊的时候脸红什么?
杨朔一口咖啡呛到鼻腔,猛烈的咳嗽一阵:他真的么?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刚才啊,那会儿乱糟糟的,几个家长吵吵着挤过来的时候你把他往背后拉,我看见他脸红了,哎,耳朵都红了哎,还以为你俩已经怎么着了呢。
咦?这就很有趣了杨朔捧着脸偷笑。
啧啧啧收敛一点你那个怀春的表情好么。
正聊着,杨朔拿起手机,看清来电瞬间正经了起来:喂,杨主任,嗯,还在,在便利店。
明天查完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PICU的预算批下来了,我有一个科室要给你。
第十七章 PICU
PICU,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杨朔在之前做预算的时候,是按照顶级配置来计算的,原本想着即使给他打个折扣,也可以把这个科室做的还算不错,出乎意料的是,居然一点都没动的批下来了,还额外给了一笔机动费用,这未免太慷慨了,慷慨的杨朔难以置信:杨主任,这预算是真的么?这么大方的么?
各级领导都签了字盖了章的,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好好干吧。
可是为什么?预算这种事儿不是能省则省,打个对折都正常么?
其实从去年开始医院就打算把儿科建成省级示范科室了,要不我怎么会把你弄来,那几十万的安家费可不是我自己出的吧。
所以儿科还要扩建是么?
当然。PICU只是第一步,之后可能还会细分科室,咱们这两层楼很快就不够用了,后面挨着山那块地马上动工,要盖一座新的楼。
那敢情好,杨主任,PICU的人
公众号已经发了招聘考试的内容,你啊,做好开始忙起来的准备吧。
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专业背景,有着相同的晋升途径,像打卡一样,到了某个年限参加某些考试就能得到对应的职位,而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科室并且管理它,有一种自己创业的兴奋感。可能是人类的潜意识里,总有些对权利的向往,总有些君王意气,梦想着金戈铁马,开疆拓土,让时光,在铁与血中流转,而不是蹲在办公桌前抱着一叠简历长吁短叹。
杨主任,我倒是参加过面试,但没面试过别人啊,面试要跟人聊什么啊,有什么必须要问的问题么?
杨存道瞥了他一眼:PICU交给你,你想问什么问什么,问人中午吃的什么饭都行。
啊?这么随意的么?不是,杨主任您是不是耍我呢?
我说了,给你了就是你的,这些人都是高分通过的,实在不会挑,闭着眼睛抓阄都行。
真的假的啊,那我可就闲聊了啊,我最会闲聊了。
对的,很会闲聊的小杨主任刚面试完没几天,就以在建科室负责人的身份被拉去参加院领导和各科主任的例会。
最后一个议题,是关于儿科新建科室PICU的,目前的计划是把19楼的西半边划给儿科先开始改建,离17和18楼也近,不用走太远比较方便。
齐院长,您稍等一下,我记得咱们之前的计划是三到五年内把PICU建起来,需要这么着急么?发言的是神经内科主任,咱们还有其他的计划,有些已经等了两三年了。
他的建议引发了一串连锁反应。
是的啊,院长,儿科规模已经很大了,很少有三甲医院像咱们这么多床的,要不先考虑考虑别的科室提的需求?
咱们那个康复和营养中心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也没建起来。
内科目前科室划分不太科学,很笼统,院长您看是不是可以细分一下,我们不需要扩建,只需要划分清楚。
各个科室都有需求,但儿科为什么就这么紧迫的要建PICU呢,要说重症,CICU感觉更加急切吧,心脏科也需要自己的ICU。
我还有个问题啊,PICU的科主任确定是杨朔?杨医生不好意思啊我不是针对你,就事论事,杨医生还不到30岁吧,这,合理么?能服众么?
说句题外话啊,我最近看外面传说我们PICU面试,问了些奇怪的问题,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给你们念念啊,最近在打什么游戏,目前什么段位?P站搜索关键词是什么?二次元的幻想对象是谁?上门诊会不会在心里骂脏话?酒量多少,喝醉了干过什么丢人的事儿?还有好多啊我就不念了,这个,是真的么?还是有人特意造谣的?
各科室提意见的时候都挺严肃,各个据理力争,说到这里,画风突变,有些已经憋不住笑了。杨朔也想笑,但硬生生的忍住,做出一副这什么玩意儿我不知道没听说过的无辜表情,老杨主任也没说话,大概是觉得这个场合他不好护犊子,也不想和他们一样为自己的科室争论,反正PICU的预算批下来,设备都开始采购了,他们也就是说说而已。穆之南坐在杨朔和杨存道中间的位置,从会议开始就低头在平板上写写画画,不知是做记录的还是搞什么艺术创作。
齐院长用手压了压空气,示意大家安静:儿科怎么说?
众人都看向他们四个,杨朔见杨存道没有要说话的迹象,方主任轻轻的摇了摇头,气氛已经很冷了,他是个受不了冷场的人,不管怎样PICU都是他的科室,总要说几句,只是犹豫是该严肃认真还是轻松愉快的时候,穆之南站了起来。
我大致听了一下各位主任的意见,主要集中在PICU是不是有必要以及杨朔够不够资格和两个问题上,作为和儿内关系最为密切的科室的代理负责人,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儿科目前的情况。
穆之南站起来的动作很慢,他把平板电脑盖上,手里横握着电容笔,娓娓道来:
首先,目前儿内常年满负荷运转,走廊上加床不断,另外还有一批排队等入院的病人,重症轻症混住,对病人以及医生的工作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如果PICU建成,可以迅速缓解内科的压力,重症集中治疗,这对儿外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现在手术后的患儿,有些必须要送到ICU,ICU住不了就只能继续住在儿外,同时也要儿内参与会诊,儿外也存在术前和术后病人混住的情况,得不到更专业更安全的治疗环境,术后恢复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儿科整体来说,PICU是势在必行的。
第二点,按照我们去年年底定的计划,是在三年之内建成省级示范级儿科,所以除了PICU,我们接下来还会有儿童保健体检中心、儿童专项病研究中心、儿童康复以及心理健康中心等等,只有服务范围扩大,科室全面了,才能达到示范级的要求,这一点将会陆续体现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中。
第三,也许大家也都听说过省儿童医院的情况,他们的新院建在新城区,很大,很全面,市内的老院区由于太小目前只有门诊没有急诊和住院部,这就造成了附近四家只有产科没有儿科病房的三甲医院,只要是怀疑新生儿有问题,都要送到我们医院,儿内甚至天天出去接新生儿,有时候还不止一趟,从城市布局来看,新城区毕竟居民不多,交通不便,导致夜间急诊我们医院比儿童医院还忙,所以即使没有PICU,儿科扩建也是亟待解决的事。
最后一点,希望大家明确,医学院的这几个附属医院中,我们的传统强项就是儿科,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特色专科越强,越能提升整个医院的竞争力,如果日后有科室发展强过儿科,也是各位的共同努力和医院发展的结果,我们非常欢迎。同在一个医院,我们是合作关系,科室之间的发展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比赛,只有咱们医院的整体实力提升了,才是优势共赢。
杨朔不知道穆之南何时准备的这段话,此刻只觉得血涌上头,太阳穴突突的跳,跟着心跳加速的节奏,他人生中经历过很多次倍受瞩目的高光时刻,但从来没有一次是这样的激动人心,激动到他不得不紧紧抓着白大褂的衣角,以控制住微微颤抖的手。这简直不像个医院内部会议,而是穆之南站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为了他对着整个世界发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