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齐齐看向张红艳。
作者有话说:
昨天定措时,我意识到一件事。我一直以为我每天新增加的收藏都是靠我卡点蹭玄学来的。
结果昨天没玄学,好像也涨了??
于是我就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要不挪到零点更??
第74章 、努力生娃
张红艳头发被程鼓扯开, 此刻凌乱的披散着,头顶一大块光秃秃的一根头发都没有。
陈茶恍然大悟,难怪张红艳平日里都是把前面的头发往后梳, 原来是为了遮秃头顶。
对任何女人来说,这无疑都是致命打击。
张红艳小心翼翼守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就这么公之于众, 尖叫一声, 捂着头冲了出去。
当年她本订了婚, 就是有一次跟当时的未婚夫一起出去, 不小心被未婚夫看见了头顶才被退婚。
后来被逼无奈算是远嫁给了穷程鼓。
再后来等程鼓无意间发现她秃头时,两个人连孩子都生了, 程鼓也只能帮她一起掩饰。
他们谁没想到秃头顶的事会在这种时候暴露,简直雪上加霜。
有这样的婆娘, 程鼓也跟着没脸,这会儿脸青一阵白一阵,恼极了张红艳以及程樘两口子, 连带着也恨李敏,可这会子自己占了下风,连怎么脱身都不知道。
李敏对程鼓也很失望, 挥挥手,罢了!我跟你本就只有一半血缘关系,从今以后你没我这个姐我也没你这个弟弟, 你走吧!
这是要断绝姐弟关系。
程鼓眼里闪过一抹慌色,但是当着这么多人被李敏下了面子,程鼓总不能求她, 一句话不说就跑了出去。
******
午饭是在李敏家吃的。
分了三桌, 男人们坐在客厅的大桌上, 女人们坐在卧室开了一桌, 小孩子们在院子里坐了满满一桌,也方便他们玩乐。
大家都默契的不再提刚才结束的那一场闹剧,纷纷说些闲话家常。
李敏直接把陈茶给的那对金耳环戴在了耳朵上,拉着她坐在自己身边,对她的重视不言而喻。
吃过饭是切蛋糕环节,偌大的蛋糕盒子掀开,露出里面的双层蛋糕。
顶层一片各色奶油玫瑰花,下层外圆上用果酱写着:妈妈,59岁生日快乐!
陈茶看清上面的字,傻眼了。
陈茶:说好的六十大寿呢?
不过也算歪打正着,如果只是过普通生日,陈茶大约不会选这么贵的礼物,也就不能那么打张红艳的脸了。
李敏有话想跟陈茶说,便又盛情挽留他们在家里留宿。
陈茶和程樘有事想求他们,痛快地留下了。
吃过晚饭,所有人都离开了,就连李敏的小女儿王之画也去上夜班走了。
只剩李敏两口子和程樘两口子。
四个人围坐在客厅的茶几前,李敏拉着陈茶坐在沙发上,姑父和程樘拿了板凳坐在她俩对面。
李敏轻拍了下陈茶的手,孩子,姑姑谢谢你!
陈茶刚想张口,被李敏摆手打断,她指了指程樘,对陈茶道:虽然你们是两口子互相帮扶是应该的,但,作为他姑姑,我该谢你,你也当的起。我那俩弟弟弟媳妇怎么想我管不着,但是我是真心心疼程樘这孩子的。我跟他娘关系好
李敏姑姑唠唠叨叨说了些陈年旧事,无非是当初她跟姑父日子过得多艰难。
尤其是农忙时,顾得了地里就顾不了孩子,顾得了孩子就得饿肚子。
别看农忙就那么十天半月,那也足够要人命了。
李敏那时候年轻,经事还少,被累到经常崩溃大哭。
觉得老天爷专挑穷人欺。
她前脚才一叉一叉地把小麦穗铺开,后脚就下雨。她连忙又堆起来,可天又放晴了。
一连几次,李敏十分受不住,直接蹲在场院里哭。
是程樘娘拖着病体,给她做饭帮她带孩子。
程樘娘一直病弱,属于走一步喘三喘的主。所以哪怕只是做几天饭,带几天娃对程樘娘来说也是需要拼命的事。
这恩李敏不能忘。
说到最后李敏抹了眼,我要知道张红艳会这么对樘子,当初再难我也该把他接到身边来。
李敏家日子也才好过了没几年,程樘小时候他们家也是特别难,姑父常年出差,她一个人种着几亩地带着三个孩子勉强能糊口。
后来跟着姑父来市里住大院,分了一间屋子住五个人也是很难。
等换了大房子,程樘也长大了,想着再叫他过来又没本事把他也弄到油田上去只在家玩,程樘也会很难受,便一直等机会。
却没想到临了还被张红艳坑这么一遭。
程樘开口:姑姑,我没事,都过去了。
李敏瞪他:天大的事你也说没事!还好你因祸得福娶了个好媳妇回来。
这次程樘不否认,没说话,就是唇角上扬,眼睛里闪着光。
是的,若他跟陈茶的缘分是那五年罪换来的,他愿意!
李敏想起什么,把耳环摘下来非要还给陈茶,这耳环顶村里地多的人家一年收成了,你拿去退了。你们俩才开始,钱得细着花。我一个土埋脖子的人用不着戴这么好的首饰。
陈茶当然不肯要,往回推李敏的手,姑姑,我们赚了点钱,这是孝敬您的,您就戴着吧!
程樘也开口:姑姑,收着吧!
姑父见状开口问他们:你二伯娘说你们成万元户了?
程樘点点头。
姑父十分惊讶,随即乐了,拍拍程樘肩膀,你小子可以啊!才半年不见就混成万元户了。
程樘少有人夸,不太自在地摇摇头,运气好。
李敏一听十分好奇,问陈茶他们做什么一年赚到了万把块。
陈茶简单的说了下这两个人这大半年的所作所为,顺带提出了程樘的计划以及需要的帮助。
姑父屈指敲着茶几思索了很久,在三脸期盼中缓缓摇头,这种开拓新版图的事轮不到我们这种快退休的老头子,实在想不出认识的人谁在那边。
陈茶和程樘都有一点失望,但都没表现出来,求人帮忙本就求的是个缘。
倒是李敏姑姑不死心又追着姑父打问半天,老二家开车四处跑,会不会认识北镇那边的工人?
二女婿是运输队的,经常四处跑。
姑父一敲茶几,道:说不定他认识!等他出差回来问问。
陈茶有些感慨,这世界上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油田单位福利高待遇高,但是相应的,付出也真多。
有很多职业的工人是常年不着家的,比如年轻时的姑父,还有他们现在的二女婿。
******
虽然姑父不认识北镇油田那边的人,但是帮了他们另外一个忙,带着他们去买车,推荐了一款性价比较高的轻卡,载人拉货跑市区都凑合。
陈茶和程樘请姑姑和姑父吃过午饭,两个人就开着新车打道回府了。
陈茶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问程樘:你有驾照吗?
程樘摸了摸鼻子,有是有,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用。
前几年汽车不允许私人买卖自然也没驾校,考驾照都是单位组织那种。
在西北那会儿,到了秋收需要开拖拉机也需要货车拉粮食,单位组织学驾照的时候他也跟着学了个。
陈茶也懵,那回头问问,不行你再考一个。
结束这个话题,陈茶开始摸着内饰唉声叹气。
十万块还没暖过手又没了。
这卡车大几万,买原材料花了一部分,还留了点准备用在北镇那边。
程樘安慰她:没事,回头我再给你赚回来。顿了下,又补了一句,下次买辆轿车。
其实程樘一直心心念念想买一辆轿车,不为别的,就寻思两个人来市里上夜校的时候,能让陈茶不淋雨不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