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八零裸婚日常 > 笔下求生-(99)

笔下求生-(99)(2 / 2)

陈茶到底是钱榆村的村长,第二天一遭就重新赶到了防汛屋,村民们已经转移了一大半了。

她看人们那憋屈样就知道程樘定是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

程樘昨天回去后还是闹着陈茶卸任,他们一家一走了之。

这次程樘是真铁了心的要不管钱榆村了。

陈茶百般哄劝也没用,只得道:程樘,咱们做生意的最将就诚信。我虽对钱榆村没好感但是我既然答应了当一年的村长我得做好了。这是工作是承诺跟喜好无关。再说,我还没有等到害你的人落网,我不甘心!

最后妥协的是程樘。

张晓萌的月子都还没做完就得转移了。

好在她还能回娘家继续坐月子。

就这样张晓萌还是哭成泪人,抱着陈茶不肯撒手:茶茶!我家砖房才盖好!我刚住进去呜呜!

盖一栋砖瓦房,两千多块钱。

很大一笔巨款!张晓萌连聘礼钱都掏出来垫上了。

搬进去住了还不到两个月就得搬走,而且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陈茶也十分惋惜,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谁也无能为力。

如果黄河水一旦漫过护河堤,钱榆村注定一片汪洋。

这里都是土坯房,被洪水冲过的话,就没了。

所以很多人都是哭着离开,李兰他们才会依依不舍家里那些零零散散值钱的不值钱的。

滴滴答答的小雨还没停,又平地起了风。

护河提上碗口粗的杨树被风吹得呼啦啦响,下方的榆钱树大部分都已经看不见主树干了。

时间每过一个小时,水位都会涨一截,短短三天直接临近了护河堤的边缘线。

护河提下游的百姓们越来越焦虑,自动自发加入到运沙装沙袋的行列。

老弱妇孺们再也不作妖了,谁都意识到这一次怕是真要危险了。

陈茶更是把整个小卖部的食物和劳保用品全部捐给了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线上里除了相关部门的防汛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当地驻军。

只可惜,人力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渺小。

第六天,在一场暴雨的加持下黄河水终于还是漫过了护河堤。

数百公里的护河堤都是差不多的高度,已经是最高的位置了,实在没法再加防。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河水呼啸着扑过护河堤冲向下面数十个村庄。

这是货真价实的天灾。

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了有心无力。

大雨足足下了三天才停歇。

这三天里还有上游下游无数人在努力尽量减少这场洪水带来的损失。

只是作用微乎其微。

等雨过天晴,陈茶跟几个钱榆村的干部率先赶到了钱榆村后面的护河提上。

整个钱榆村都泡在水里,零星露出几个屋顶,其中就有小学校和谭新建家的新房。

至于其他人家,甚至都看不见房子了。

别说村民们,就连村干部都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洪水并没有区别对待,临近几个村子也没好哪去,刚露出的护河提上每隔一段都站了一片人,对着被淹没的村庄哭天抹泪。

镇上这几天没少组织开会,大型的抽水泵早早就买来准备好,雨一停就开始泄洪。

连当地的消防人员也全部出动。

好在黄河县近海,从东到西,几十公里各个村依次架好大型抽水泵接力往海里抽水。

抽水用的管子比陈茶的人都粗一截。

等黄河水在多方努力之下泄掉露出村庄的时候,又是个把星期过去了。

陈茶跟程樘以及很多村民,再次站在钱榆村后面的堤坝上,望着两侧,都是一脸沉重。

入目之处,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曾经的钱榆村虽然穷破但好歹看着生机勃勃,如今房倒屋塌,四处是断垣残壁。

陈茶家那十余亩桑树看起来被泡的半死不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救活。

水稻田里的秧苗被冲得七零八落。

倒是还剩下一大半比较坚韧没被冲走的,奄奄一息,不知道还能不能救活。

整条护河堤上,各村百姓绝望的哭声飘出数十里。

他们的家没了。

他们的地也没了。

黄河水冲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虽然陈茶损失也很重,比起其他人她跟程樘不算伤筋动骨。

他们北镇的新厂房马上完工了,正好搬过去。他们家今年生意的重头戏是北镇那三千多户的集体装修。

可陈茶是一村之长,她得对这一村人负责。

但,这种全村毁灭性打击也不是她一个凡人能负责起的。

市县镇三天两头开会。

经过各方总和评估。

部分离海近泄洪及时,洪灾略轻的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原地新建村。

部分离镇上很近,受灾略轻的上游村庄,村里砖瓦房比较多的,进行集体修复。

唯独钱榆村这样的在地势最洼、屋子最破、受灾最重的几个村庄需要择址重新建村。

也就是说旧村直接不要了,到镇上给新划的村宅基地上重新盖房。

而这片土地最终选在了黄河以北。

作者有话说:

洪灾瞎编的,不是真实事件。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网络上看的,有知道出处的可以告诉一声。

第116章 、灾后重建

这已经是各级领导能想到的做到的给百姓造成损失最小的办法。

也是各镇各县区财政上还能勉强负担的办法。

以后在黄河两岸, 架一座浮桥。这样,百姓们离原耕地只有几十米的距离,能继续种地, 毕竟不是每年都有洪水。

同时乡镇上宣布今年明年免去受灾村庄的公粮以及提留款。

不过房子得村民们自己盖,镇上跟市里分别给拨一部分补助款。

这样的话相当于百姓们自己掏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钱就能盖房子了。

拿钱榆村来说, 新村的房子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随便盖, 这一次是统一规划统一施工。

按人头比例盖房, 宅基地统一大小, 房子只分三间和五间,但必须都是砖瓦房。房子的大小高矮还得统一。

之所以下这个文件, 倒不是领导层不知人间疾苦。

主要洪水过后,村里唯一矗立着的房子就是村里寥寥无几的砖瓦房。

像钱榆村东边的村子, 人家村里大半数都盖了砖瓦房,所以这次洪灾过后,除了小部分村民需要重新盖房, 其他人家只需要重新修补一下还能继续住,相对钱榆村来说,损失小很多。

所以为了未来的安全着想, 无论是市县财政还是重灾村的村民们,都勒紧下裤腰带,统一修成砖瓦房。

算下来, 每家只需要掏个千八百块就能盖一栋砖瓦房了。

吃低保的特困户不用自己掏钱。

这很划算的一件事。

陈茶跟程樘商量要不要盖五间砖瓦房。

程樘疑惑道:我以为咱们以后不会回来住了。盖房子做什么?

陈茶:

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是,户口在这,祖坟在这儿, 即使搬走了一年到头总得回来几回吧?

程樘想了想, 也没反对。对他们来说千八百块钱已经不是个大数了。

盖房的事由镇上统一组织施工, 也不用自己操心。

******

七八月对陈茶跟程樘来说, 是忙到连睡觉都奢侈的两个月。

陈茶村务缠身,要组织修建屋舍,补种庄稼。

耕地里种的玉米或者黄豆是救不了了,到现在地里泥水都还没过膝盖。

但是水稻可以试试。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哥哥,红血管 直播快穿:请攻略那个黑化男主 一诺,换我追你 腹黑律师不好惹 掀饭桌!炮灰真千金摆烂后不惯着了 恶毒养女翻身记[年代] 枕边小神偷:王爷,请你慢一点 伴君如伴猫 穿成一个男贵妃 妃常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