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时有蝉鸣,隔着若隐若现的纱帘,苏靖之目光已锁定了卫晩岚。他自从视力恢複后,目光敏锐更胜从前,引得唐团暗地里啧啧连连,狗粮吃得腮满肚满。
“见过王爷,唐将军。”
执掌书墨的小官立刻要去通禀。
苏靖之摆手制止,背着手遥望帘内,让小官自行去了。他这样子突然来到卫晩岚跟前,会不会引起小晚的喜悦?
小晚经常会抱怨自己太忙,刚刚解毒,要好生调养身体,要多陪他吃吃喝喝看看风景。
他听进去了。从此各项事务忙完后不干别的,专陪小晚,跟小晚玩。
于是苏靖之嘴角又挂起抹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笑容。
唐团再遭暴击,更加没眼看。
议事厅纱帘外,蝉声里混合着礼部尚书孟希及的醇厚嗓音,也就是那位因为亲政典礼,被皇帝连续折腾到快要崩溃的大臣。
孟尚书的条理清楚地陈词:
“陛下为宗庙社稷、江山后继,恳请早日举行大婚以定国本,为本朝皇室开枝散叶。”
“……”
脚步站在帘外,摄政王有一瞬间身体僵硬。
第124章 王爷接朕散会
“微臣等恳请皇帝大婚!”
“为宗庙传承江山社稷开枝散叶。”
中书省哗哗啦啦地跪下一片。
因为隔着半透明的纱帘, 看不清楚里面的景况,反而显得这大批朝臣伏跪在地的场面更加地壮观。
苏靖之喉结滚了滚。
熟铜束腕之下,露出的那只左手, 正毫无意识地渐渐收紧, 有青筋浮现在手背。
卫晚岚已经十八岁了。
其实亲政典礼那天, 正好是卫晚岚的生辰。
朝中大多数官员自是不清楚皇帝的生辰八字,苏靖之清楚, 自从他被先皇选中辅政的时候,他已经为了解新任君主, 事先去天禄阁读过了小晚的金匮。
十八岁在大魏,还算没有成年, 行不得冠礼。
然而皇族民间,多有男子在冠礼前成婚生子,卫晚岚现在实权在握,正是娶妻延续皇族根脉的时候,大臣们更是唯恐再出现先皇那般前例,皇帝无嗣,被迫以幼弟继承基业。
卫晚岚还在长安的三亲六眷可都被他除尽了……再找谁来继承江山???
君主十八岁大婚不算过分。
甚至是势在必行。
而唐团听到帘幕内这番话时,跟着僵硬了瞬,想得却是截然不同的方面。
这些文官可真讨厌!
唐团绝对不相信,整个中书省就全部都看不出老大对小皇帝有情意的,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想逼小皇帝成亲!
成亲好啊, 小皇帝成亲, 他们就能往后宫塞人, 还能变成外戚,一人得道猫狗升天, 小皇帝妃子们再生下几个男男女女,皇子帝姬各有仰仗,方便他们再进行下一轮皇位争夺游戏。
虽说唐团想得有些极端了。
但他作为摄政王的死忠党,深知摄政王跟小皇帝之间有深重羁绊,简直讨厌死了衆文官——老大跟小皇帝彼此那麽好,有没有崽,真的是很大问题???
纱帘那端气氛有点僵持。
一直没听见声音。
衆臣似乎正在长跪不起。
唐团对文官这套“你不听我就跪到死”这套厌烦透顶,欲闯议事厅,打断这场对小皇帝赶鸭子上架催婚的闹剧:“属下解救陛下出来。”
胳膊被摄政王按住。
唐团动作骤停,擡起眉毛不解:“……老大?”
他疑惑,大为不解,老大是怎麽了,居然允许他们荼毒小皇帝?
难道不是应该沖进去,霸气十足地告诉这帮文官,这是要跟自己共度余生的小皇帝?
苏靖之不发话,唐团未敢擅自行事。
但唐团其实不知晓,苏靖之早已悬起心神在听,他很想知道卫晩岚对于成婚生子,到底有何想法?
如果卫晩岚想成家纳妃,他不排斥大婚,那麽他们那种彼此间的“喜欢”就停留在玩伴,苏靖之虽然会悲伤难耐,也会继续待他如初,但他也会重新审视一番对卫晩岚的情感策略。
他深爱着卫晚岚。
但他绝对不愿做让卫晚岚为难的事情。
……这是个探听小笨蛋心意的好机会。
苏靖之屏起呼吸。
纱帘内君臣沉默,静得落针可闻。
约有半盏茶工夫的静寂。
卫晩岚浅浅打了个哈欠,龙爪爪捂着嘴:
“结婚这麽大的事情,朕还想跟摄政王好好商量,让摄政王跟朕一起决定。”
这并非明确的答案,衆臣哑然。
礼部孟希及连忙追问了句:“陛下,帝王婚娶之事,当由皇室尊长负责操持,如何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