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飘荡着细雨寒风,十一军骑於坡道上全力疾驰,急促的蹄子纷踏得泥水飞溅,於道上拉出长长的一道白雾。
风声在耳,扑面而来的冻雨直刮得人阵阵刺痛,领头的青年军尉伸手拭去眼中雨水,提枪在灰茫茫的水雾里凝神对着左右地势扫视,忽闻後方一人大喊:「森哥!」呼声於蹄震起落中略显得断断续续,「敌??在右林!」军尉依言向右方望去,果见山陵高坡处频有黑影闪动,追兵竟是从密林险道追袭过来。
军尉扬声高叫:「跟紧!出林去!」长枪平指,急从左侧窄路转向阔地,後方答应了一长阵随之偏向左坡。奔驰着、奔驰着,每一步蹄声都是生存的延续。众骑疾奔过了山弯,坡势渐缓,大道连接的溪口木桥已可遥见,军卫回身观望,坡尽处、树林外,一队队黑甲紫巾不知其数的敌骑自陡坡林间飞泻而下,虽散乱未成阵式,这般骑术已十分惊人。迎着雨,眼中忽尔发寒,猛然醒悟:敌取高处,侧风,是弓骑!立时将长枪横举,提气向後急喊:「左翼!平一字,散!」随骑应声:「散!」各自向左侧分驰,旋即远处一阵绷响,顺风而出,箭矢穿林破雨而来。
一骑中箭坠倒,连人带马滚翻於泥水之中,邻众连连高呼,军尉向後急吼:「救不了,别停!」呼叫声间又一小队黑甲骑兵直从林间穿越,斜路截至,当先一人铁盔覆面,壮硕魁梧,挺起大枪飞驰来刺。军尉挥枪向旁大喝:「纵队!过桥!」留下号令後立时回身接战,双枪交锋,两马并列狂奔,敌将身强力大,紧追不舍,连番刺袭,军尉频频抵御却毫无还击之机,激斗间只震得腕臂发麻,但觉那覆面盔下的眼神似在发笑,无论枪技骑术都散发着霸绝的傲气。
铁枪又横扫而来,军尉勉强斜杆挡住,见枪尖却是连缩带转,挟着笑意自间隙迎面刺到,侧头急避,利刃斜出穿透了肩甲,敌将笑喝:「中!」双臂发力,顺势yu将头颈一并抹削下来。势急,军尉瞪大双眼徒手接住枪杆,那锋刃离颈边仅毫发之差,当下左手夺枪、右手虚刺,但感对方正yu拉扯收退,挺枪对准敌骑的马颈奋力贯去。战马中枪在急奔中吃痛滚摔,猛将随之被掀飞在地,其後紧追上来的两骑回避不及连马带人在Sh滑泥水中撞作一堆,顿时阻下了攻势。
军尉大口喘息着,险中得胜,犹自心悸,连拍坐骑急转回去寻本队。雨水沿臂带血而下,左肩负伤,只得以夺下的敌枪作为兵器。再得奔行不远,见溪口已在眼前,身後却又是蹄声大作,震踏如雷,黑衣紫巾的敌骑为数不知多少,犹自山林坡道间如崩石巨浪般不断涌出,杀意隆隆,直迫向一座孤桥。
军尉疾驰到桥头,遥见部众皆已过岸,心里略宽。溪涧地势甚狭,石多湍急,水声澕澕不绝,陈旧的木桥窄小难容大队通行,急策马奔越了桥心,回望敌势迫近,随即在马蹬站直了身子,长枪斜举打讯高叫:「开弓!扬旗!」号令在溪谷远远传去,对岸随之呼应:「扬旗!」山石高坡、窄桥尽处,无数的青sE军旗於强风微雨中纷纷竖立,隐伏的两队弓手自岩壁树丛里起身拉弦。敌骑追b将至,军尉驰过桥後收势转向身後那黑鸦鸦一片满怀杀意的狂涛,运起混身气力以枪平指大喝:「封桥!三轮箭,放!」
「三轮,放!」「放!」复令传开,弓响,顺风,箭矢随雨,直将赶至桥上的骑兵连连S翻滚倒,大队奔袭但凡收止不及的自向冲撞,跌落溪涧只摔得阵阵人嘶马鸣,一时之间前後不能相顾,混乱难抑,岸边受阻的兵众只能愤恨怒骂,呼喊救人,遥望着那孤桥尽处渐渐远去的身影。
碰的一声,军尉径入大帐,将破损的肩甲丢在桌上。左肩伤得不轻,鲜血延着左臂淌流,伴着雨水一路滴落,帐中军士见了赶忙上前以刀割下一片衣角包覆伤口。随行的一众人等紧接着跟入帐来,军尉急问:「少了谁?」各人面sE凝重,彼此相望,才喏喏地轻声回应:「阿财、小李、狗子六,还有??大张。」帐中顿时为之寂静,唯彼此的鼻息起落。军尉沉默了一阵,见帐门走进来四名浑身Sh透了的赤衣护卫,转问:「信使呢?伤着没有?」护卫之後随即走出一人,除下遮雨的披肩与覆面巾,露出垂挂着象徵信使身份的金徽令牌,将衣角拧了拧水,径自向着帐中火盆走去取暖。
寒雨Sh冷,众人亦不自觉地在火盆旁围了一圈,一名赤衣护卫见大帐内并无座位,无处可以歇息,上前探问说:「啧!王都信使入营,怎还不奉上酒水?」军尉听了转与帐中军士面面相觑,回说:「没酒,只有水。」当即吩咐旁人:「去给信使备水。」一军兵即自地上起身,取陶碗至瓦罐中盛水递了去。信使接过水碗饮了一口,顿时皱起眉头,「嗯?凉的?」四名护卫被敌军追了一日,没有热酒心里正不痛快,不悦地说:「啧!快取衣来吧,这雨太冷了!」信使无奈递回水碗,问:「你们将军呢?」军尉接过碗自饮了一大口,回答:「Si了。」
「Si了?」信使愣了一下,阵前大将亡故,非同小可,与护卫相望无奈再问:「那麽,副将呢?」「也Si了。」军尉一面卸除Sh衣血甲一面说:「副将以下,正副督统、随营军参,都已Si了。」一名赤衣护卫诧异反问:「那你是何人?」
「勇征军锐锋营右军尉,姓魏,名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信使亦疑问:「右军尉?那你在这中军做什麽?」魏森回望了一眼,说:「因为中军里能掌兵的全都Si啦!」走近案台,打开木匣,自锦布内取出一柄银灰sE的三刃尖锥来,正是主军令符。魏森持锥在手低沉地说:「前、左、右三军已全没了,还活着的都在这儿。现在官级中能当头的,就只剩我了。」信使与护卫呆立相互瞧了瞧,全没预想营中会是如此情况,一片哑然无语。「唉!」信使眨了眨眼,忽发感叹,「就是!想历来接掌锐锋营的将军,总没几个长命的。」此话一出,魏森年少时的经历顿时在眼前闪过,面露怒sE,左右侧军兵也愤而上前。「喂喂!」两名护卫挡在信使身前,厉sE说:「信使冒Si前来,你们没衣、没酒、没座,不合礼规吧?」「冒Si来?」一名军士亦有火气,伸指喝问:「撒你个的!刚失了四个弟兄,连屍首都找不回,你说是谁冒Si接应你来?」「你敢?」身着赤衣的王都护卫品级本就高於众军,正为之恼怒。
「好!好!自己人,都别吵啦!」信使绕开二人,只对魏森说:「这嘛??情非得已,既然你是中军主官,那麽,这王令就交给你了,我也好完成差使。」不待答应,随即自贴身囊袋中取出一只金带细筒,双手高捧过头,恭敬地向西面躬身行礼。礼毕,信使这才提声说:「承天道,奉王命,锐锋营将军??嗯不是??右军卫接令??」「得令!」魏森随口应了,未待其话完上前一把抓过令筒,便即在火盆上熔去蜡印。信使大惊,与护卫彼此顾望,行令多年,还未曾有人敢不行跪礼径自将王令夺去。
开了蜡封,魏森取出布卷对着火光翻来覆去瞧了个遍,焦急不耐,不一会儿又将信卷递还给信使说:「呐,我认字不多,还是你来念吧!」信使赶忙侧头回避,急退步说:「不不!按王律,信使职在传讯,不得窥探军情!」魏森手持布卷,转对着赤衣护卫说:「不然你来念!」护卫们亦偏过头不敢直视,万没想到这兵营里竟然一点礼规都没有,脸上尽是压不住的厌恶。魏森见没人接应,大声说:「营寨七次受袭,三军覆灭,这里能识字的都Si光了,没人啦!」转问四周军士:「你们还有谁读得懂吗?」帐内无声,只有碳火碎响。
「嘿!撒taMadE!我说你就快念吧!」帐内一军士冷冷地向信使劝说,「大夥冒Si得来的王令,没人读懂,岂不值得?」信使无奈四望,帐内帐外一众目光都在等着听令,护卫们各自Y着脸,亦只盼着能及早交差,唯有怯怯地回说:「好吧。」冒着触犯王律的大罪,接过布卷,吞咽一口唾沫,开始对着魏森念读:「天威万福,王恩广泽,蒙神使眷顾,我军勇健,今承奉大义??」长长一大段宣扬王威的颂词只听得魏森极感焦燥,想到营地三面被围,为得此王令今又折了四名弟兄,乏药、缺粮,直感到心烦意乱,信使口中一连串文邹邹的不知何意,待到了卷末,仅听懂了最要紧的四句:「??地处机要,不得弃守,整军备防,原地不动。」语罢,信使便将布卷高举过头,向西面行礼。
「什麽?」魏森浑身发颤,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静待後文,「不得弃守?原地不动?然後呢?」信使答:「令毕,没了。快谢恩吧!」「什麽?没了?」魏森瞪着大眼望向信使,「没了?」瞳中如霜,一时间众皆无声,魏森冷冷地问:「那麽,援军呢?」
信使忽而被那般僵固的神情吓得略退一步,再看了一次布卷,「原令如此,这写着??」魏森张臂暴喝,一掌拍在桌案上,厉声再问:「撒你妈的!援军呢?」四名红衣护卫见状纷纷手握刀柄,尚未出鞘,唰唰响声中帐内军士已满是兵器在手。信使受惊,吱吱唔唔地说:「没没!王令没提到??」魏森推开两护卫当前一把将布卷抢下,疯也似地前後乱翻,「怎麽?没派兵?没补粮?没退令?」信使不知如何回应,魏森忽探手揪住信使领巾大声直吼:「我们连发十一次急报回王都,十一次!撒你个巴子的!王没收到?」左肩的血水再次流落至臂上。信使慌了,「我、我不知道!」魏森急怒攻心,眼里泛着血丝,喝说:「你来你来!」揪起信使衣襟扯着直向帐外走,四名红衣护卫急叫喝阻拦,却尽被左右军士们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