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1 / 1)

('

“嫂子回娘家待产,他一个人怎么跑船。”

“他跟他小舅子说好,他小舅子上船。”

跑船很危险,也很累。

尤其遇到没装卸机和搬运工的码头,几十吨货都得自己一点一点搬上岸。

韩渝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姐,听说国家可能会不许水泥船再在江上跑。”

韩宁大吃一惊:“我们有证!”

“如果政策下来,有证一样不让跑。”

“两条船花了八九万,说不让跑就不让跑,这不是朝令夕改么。”

“我是说有可能。”生怕姐姐说出去,韩渝解释道:“反正有这方面的风声,好多个体户都在换船。”

韩宁急切地问:“换什么船?”

“换铁船。”

“水泥船怎么办?”

“卖了呗。”

韩渝深吸口气,接着道:“现在卖还能卖上价,赔也赔不了多少。等政策下来,水泥船就是个水泥疙瘩,到时候卖给谁?”

韩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苦着脸道:“可咱爸帮韩申买的船还欠银行贷款呢。”

韩渝无奈地说:“现在不卖,将来损失更大。”

“买水泥船都借了好几万,换铁船要借多少钱啊!”

“不一定非要跑船。”

“不跑船他们能做什么,不跑船银行的贷款拿什么还?”

让跑了大半辈子船的父母和只会跑船的哥哥改行是不太现实。

韩渝权衡了一番,抬头道:“反正是借贷款,不如把两条船都卖了,再多借点换条大点的铁船。四个人上一条船,能有个照应。”

“借那么多钱,怎么还啊。”

爸妈帮弟弟借了四万多,韩宁都睡不着觉,一想到要借更多钱换大铁船,顿时愁眉不展。

“慢慢还,谁让咱家只会跑船呢。”

韩渝顿了顿,接着道:“我现在参加工作了,可以帮着担保,可以帮着还。”

“不要你担保,也不要你帮着还。”

“为什么。”

“爸妈说了,你现在是干部,工资虽然不多但旱涝保收,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现在要还贷款,等贷款还掉要帮韩申在岸上找地方盖个房子,不能让韩申将来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那样呆在船上。”

“不管我了?”

“你好意思要他们管吗?”

韩渝咧嘴笑道:“不好意思。”

孩子多了,有多少钱也不够用。

韩宁觉得计划生育非常有必要,低声道:“他们不是不想帮你,是确实没这个能力。以后你只能靠自个儿,拿到工资省着花。

听说现在不分房子,如果你们单位集资建房,赶紧在岸上弄个房子,不然将来连女朋友都找不到。”

以后要自己管自己,这相当于分家!

姐弟三个,姐姐小时候最苦。

哥哥小学毕业就回船上干活,现在自立门户,依然在江上跑船。

只有自己小时候没吃过苦,对这个家也没任何贡献……

韩渝很愧疚,低声道:“姐,我不要爸妈帮,等爸妈年纪大了,我接他们上岸,给他们养老。”

第25章 “衣锦还乡”

姐姐姐夫走了,一切恢复正常。

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干完活回所里不用再烧饭,炊事员老钱不忙时还会来船厂帮着打打下手。

老钱六十一岁,瘦瘦的,爱干净,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说话慢声细语。

胸口的袋子里还别着枝钢笔,给人感觉很文绉绉的,像个老师,不像是个烧饭的。

他是个没家的人,之前一直住在四厂供销社。退休了可以去敬老院,但他不愿意去。

要不是四厂派出所的丁所长推荐他沿江派出所来烧饭,他已经去帮人家看鱼塘了。

韩渝实在想不通像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打光棍,见吴老板捧着水晶杯走了过来,好奇地打听起老钱这个人。

只要是四厂人,谁没去过供销社。

吴老板对老钱比较了解,抬头看了看远处的沿江派出所,解释道:“钱大福虽然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但解放前他家是地主,成分不好,贫下中农家谁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后来怎么不找个老伴儿,现在又不讲究什么成分。”

“可能一个人过惯了吧,再说他以前虽然成分不好,但当兵回来之后就安排到供销社烧饭,没怎么吃过苦,爱干净,有点讲究,可能看不上不讲究的农村妇女。”

“他有亲戚吗?”

“有两个外甥,姓陶,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只知道叫陶大、陶二。光棍儿好像会传染,陶大陶二也没寻到小娘(没娶到婆娘),一个养牛耕田,一个在看笼网,将来都要去敬老院。” ', ' ')

最新小说: 在她幸福的影子裡,我被他用到壞掉 女神的全职兵王 仇家之子(短篇高H) 惭愧 精神病与杀人犯(1v1) 自慰手淫摘抄笔记 从夜的命名术开始 旧时新忆 白玫瑰/沉香屑 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