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永’就这么被敲掉了‘金饭碗’,企图攀高枝而上当受骗的乡干部羞愧难当。其中两个乡干部还被拔出萝卜带出泥,因为以权谋私、大搞农转非,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王记者有多厉害,韩渝不止一次见识过,不禁叹道:“王记者是不怕得罪人。”
“他不只是上了人民日报之后不怕得罪人,他很早就不怕得罪人。”
老韩喝了一小口汤,又说道:“几年前有个假记者,说假也不是很假,好像是跟上面有点关系,在皋如招摇撞骗,甚至侮辱妇女,被群众押送到了派出所。
王记者那会儿已经被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录用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去采访,写了一个长篇报道。
结果那个假记者很快就被放出来了,不但声称要去省里上访,还雇人打印了几百封控告信四处散发,甚至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恐吓他。
王记者怎么会害怕恐吓,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在南通日报的两个记者配合下,冒着酷暑,去假记者所在的乡开展全面调查。
地方的一些干部生怕得罪省里的大官,一不安排住宿,二不提供真实情况,他和两个记者每天都是自己掏钱,可在乡政府食堂里买到的都是残羹剩菜。
晚上住的地方更简陋,睡在一个村里的一家蚕药厂的木板铺上,蚊虫叮咬,夜不能寐。没地方洗澡,就去河边冲一盆凉水。夜里好不容易睡着了,还有人去敲门恐吓。
但王记者就是不信邪,在当地正直的干部群众帮助下,终于掌握到了那个假记者行骗的更详尽的材料。那个假记者意识到麻烦大了,跑去跟他们下跪求饶,恳求王记者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王记者怎么可能放过他,一回到南通就跟南通日报的两个记者,合写了《‘陈记者’行骗续篇》的长篇通讯,不但见了报,报社还加上了‘编者按’,那个假记者终于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王记者曝光过的事情太多,老韩如数家珍地说了近一个小时。
其中好几个曝光的事向帆也是第一次听说,感叹道:“王记者这是笔锋所向,群丑现形啊!”
韩向柠认识王记者,也知道王记者很厉害,但没想到王记者会这么厉害,喃喃地说:“无冕之王,这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韩渝深以为然,一边帮丈母娘收拾桌子,一边感慨地说:“他每次采访我们的行动都很拼,这次采访我们武装护航,甚至把照相机放到一边,跟我们一起抓水匪。”
第196章 “釜底抽薪”
都说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可真到分别的时候,韩渝心里很难受,韩向柠更是泪流满面。
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随着悠扬的汽笛声,白申号客轮缓缓开出了白龙港码头。
韩渝站在护栏边拼命的挥手,能清楚地看到张兰姐也在挥手,挥着挥着把正捂着脸哭的韩向柠拉了回去。
这一切邵磊都看在眼里,等巡查完自己负责的舱室,走到甲板上拍拍韩渝的肩膀。
“邵哥,忙完了?”
“忙完了。”
冬天江面上冷,旅客们都呆在各自舱室里或过道上,很少会来甲板上吹寒风。
邵磊回头看看身后,犹豫了一下问:“咸鱼,你是不是很久没跟林小慧联系。”
韩渝愣了愣,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前段时间不是休假么,不光休假还参加了所里的行动,忙得没顾上。”
“不只是忙吧?”邵磊反问了一句,笑道:“当断则断,不联系也好。”
有了对象就忘了从小一起玩大的邻居,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韩渝无比尴尬,竖起皮夹克的领子,忍不住问:“邵哥,你怎么想起问这些的。”
曾经的小咸鱼变成了小伙子,之前那个踩缝纫机的小娘居然成了模特,参加完模特大赛的决赛之后竟又回了服装厂,而港监局的那个小娘竟然成了咸鱼的女朋友……
时间过得真快,这一切变化真大。
邵磊感慨万千,遥望着沿江派出所的趸船说:“林小慧前几天给我打过电话。”
韩渝下意识问:“她给你打什么电话。”
“托我帮着买船票。”
“她要回启东!”
“她说她要帮厂里回启东招工,我说现在船票紧张,而且她们厂在七宝镇,跑十六铺码头去坐船太折腾,不如去长途汽车站坐汽车。”
邵磊笑了笑,补充道:“她说她喜欢坐船,说等招聘到人坐汽车回去,好像她们厂里会包一辆客车来接。”
韩渝很想问问邵磊,林小慧有没有说别的,但话到嘴边始终没问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