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想,可这是大海,不是长江,想在一望无际的海上找着那两条渔船谈何容易。”
“现在只能拼运气。”
“早知道会有这么多人偷渡,早知道上海海警和大仓的那些老朋友会半路上杀出来,我们出港前应该去龙王庙烧烧香。”
“咸鱼,别开玩笑了,赶紧想办法吧。”
海上跟岸上不一样,很多事急是急不来的。
韩渝再次看了看电文,确认至少在黄海海域没别的船接应那两条偷渡船,干脆把电报放到一边,躺下来呵欠连天地说:“大仓的那些老朋友没什么好担心的,等他们做完出海前的准备,从浏河港赶到偷渡船只有可能航经的海域,最快也要今天下午四五点。”
方志强没想到他居然又躺下了,问道:“上海海警呢?”
韩渝闭上双眼,若无其事地说:“他们倒是离得近,那两条偷渡船这会儿又在他们管辖的海域,我们就算想赶过去也来不及,不过他们想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样没那么容易。”
想在茫茫大海上搜捕两条渔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
方志强苦笑着问:“这么说全凭运气。”
“赶紧去睡会儿,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打持久战?”
“我们按计划行动,天亮之后按原计划往北搜寻,一路搜到山东海域,能搜捕到最好,搜捕不到只能返航。”
“行,你是副支队长,你说了算。”
“别闹了。”
韩渝翻了个身,想想又问道:“二师兄,石所的情况怎么样,这会儿好点了吗?”
提到非逞强出海的石胜勇,方志强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地说:“他晕船晕的厉害,小鱼说他的晕船反应比王政委当年都强烈。不但苦胆吐出来了,连眼泪鼻涕都出来了。
余叔觉得让他这么吐下不行,船一靠上佘岛的小码头,就让我和小鱼把他送上了岛,这会儿正在岛上的卫生室挂葡萄糖,天亮后的行动他是参加不了。”
韩渝坐起身问:“他上岛了?”
“嗯,总不能由着他吐吧,再说能吐的他都吐光了,再吐真会吐坏身体的。”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他如果不参加行动,天亮之后不上船,我们搜捕完之后岂不是要回来接他!”
渔政船的“母港”在三灶港,天亮之后往北搜寻,搜寻完之后肯定就近回去,要是专程过来接老石同志,意味着要多烧油。
方志强反应过来,不禁笑道:“放心,我们用不着回来接他。”
韩渝问道:“那到时候他怎么回去?”
“海军有补给船,岛上的军官说补给船大后天会过来,到时候让石所坐补给船回去。”
“人家的补给船能把他送到白龙港?”
“这肯定不可能,只能把他带到上海的基地,到时候让他自己坐车回去。”
“他愿意吗?”
“愿意,不信你上岸问问他,他现在看见船就害怕。”
老石同志这是第一次出海,能想象老石这会儿有多难受。
韩渝对老石同志表示无限同情,躺下笑道:“我还是先睡会儿吧,等天亮了上岸看看他。再说这是上海第一哨,不是谁想上岛就可以上岛的,让他在岛上好好休养两天吧。”
想到石胜勇下午在局里逞强的样子,方志强禁不住笑道:“岛上风景不错,空气也好,确实比较适合休养。”
第416章 优势还在
天亮了,起风了。
海在呼啸,风在怒吼,海水被波涛和狂风蹂躏着,前浪引后浪,后浪推前浪,浪拍云,云吞浪,绞成一团,你撞我,我碰你,像冲锋的队伍鼓噪着、呐喊着,前仆后继地往这边扑来。
渔政船虽然靠泊在小码头,下了锚,系了好几根缆绳,依然宛如一片树叶,任由巨浪摆布,时而被抛弃,时而被摔下,感觉船都要翻了。
值班船员根本站不稳,必须紧攥着扶手,所有能挪动的东西全在随着毫无规律的晃动在被甩来甩去,茶杯、笔记本等小东西早滚落的到处都是。
转眼间,又有一股巨浪拍来,激起一丈多高,驾驶室玻璃上全是海水,完全看不见外面。
从来没晕过船的小鱼都有了晕船反应,头晕脑胀,胸闷难受。见韩渝要上岛看石胜勇,立马拉开舱门顶着狂风追了出来。
这个时候下船很危险,韩渝吓一跳,回头喊道:“小心点,抓紧了!”
“知道了!”
“别过去,从我这边走,离缆绳远点。”
“好的。”
缆绳一旦绷断会抽死人的……
小鱼缓过神,急忙顺着韩渝手指的方向翻过栏杆,踩着绑在船舷上的轮胎跳上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