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什么事,我……我就是打电话问问的。”
“问什么。”
“没什么,好久没见了,打个电话聊聊的。”
支支吾吾,肯定有事。
韩渝抬头看看学姐和陈子坤,笑问道:“方哥,到底什么事,又不是外人,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方国亚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鱼支,你们都换警衔了?”
“嗯,已经换好几天了,你们没换?”
“经警只有肩章,没警衔。”
“是吗,我真不知道。”
“就算经警授衔,上级也不可能给我授衔。”
“为什么?”
方国亚看着早上刚接到的文件,苦笑道:“港务局成立经警支队是根据八零年《关于建立经济民警的实施方案》的规定,人民警察授衔是九二年开始的,而且上级有明文规定,港航机构中的消防队队员和守护队的人员不评定授予警衔。”
文件打架很正常。
至于民警授衔,现在是越来越正规。
据说前段时间上级又下文,要求做好清退合同民警的收尾工作,对之前招收的合同民警进行清退。
韩渝意识到他是被昨天的事刺激到了,昨天在三号码头,经警跟保安似的只能靠边站。
港务局的工资待遇比长航分局好很多,如果算经济账,方国亚跳槽不亏。
但他是军转干部,穿了那么多年制服,突然间变成了国营企业的干部,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儿。
韩渝沉默了片刻,故作轻松地劝道:“方哥,授不授衔对你而言没什么区别。要做的依然是那些工作,工资也不会涨一分,以前是干部,现在依然是干部,就算连经警服都不穿又怎么样。”
“话虽然这么说,但回头想想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没什么遗憾的,你现在多少钱一个月,在分局时一个月拿多少钱?有得必有失,没必要患得患失。”
“事已至此,只能这么想了。”
聊了一会儿,方国亚率先挂断电话。
能听得出他很后悔调走,可这个世界上没后悔药。
陈子坤觉的很庆幸,如果没及时“迷途知返”,这会儿估计会跟方国亚一样后悔。
第425章 二叔的茧被抄了!
小鱼回了武汉,堪称载誉而归。
因为在长航南通分局带队实习期间参与水上严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南通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带来实习的六个学员也被长航南通分局各记了一个嘉奖。
值得一提的是,小龚也跟小鱼一起去了武汉。
这是分局安排的,去参加长航公安局组织的民警培训,要不是实在走不开,连韩渝都要去。
严打斗争接近尾声,白龙港又恢复了平静。
韩渝跟陈子坤进行了分工,一个主要呆在趸船上,负责协助港监执法,水上消防救援。一个主要呆在白龙港客运码头,在维持售票室、候车室秩序,以及跟客轮乘警队交接的同时,负责收集江上的违法犯罪线索。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分局让汇报严打期间的成绩,说是上级要评功评奖,要对严打期间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白龙港派出所由于人少,之前虽然办过好几起大案,但都不是单打独斗的,陈子坤忙得焦头烂额,要先跟分局刑侦支队乃至水上分局和启东公安局沟通,要“统一口径”,不能同一件事报上去自相矛盾。
韩渝则像没事人似的,修船,开船,带娃。
下午四点半,刚从江上回来,正准备抱抱小菡菡,学姐就让给远在思岗老家的二叔打电话。
“什么事这么急?”
“二叔家不是养蚕么,蚕茧收购站的收购价低,还扣秤,他就把茧卖给了贩子。结果贩子收的茧被良庄的公安特派员给抄了,他知道你认识卢书记,赶紧给你打电话。”
“李特派的病好了?”
“没有,李特派一直在南通治疗没回去,二叔说的是刚上任的特派员。”
“贩子收的蚕茧被良庄的公安特派员查抄了,他着什么急?”
“他没拿到钱,当然着急!”
韩渝不解地问:“良庄的公安特派员跑丁湖去抓收蚕茧的贩子?”
韩向柠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你先给他回个电话。”
做公安就怕遇上这种事,帮忙打招呼违反原则,不帮忙家里亲戚会骂。
韩渝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学姐的二叔打电话,这部电话是老丈人花钱安装的,初装费一千多,主要是担心老太太一个人在家有什么事联系不上。
等了大约一分钟,电话里传来二叔的声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