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引进了多少外资,出口了多少,创汇多少,总产值多少,平摊到每亩工业用地上的产值多少,一条一条都要达到相关规定。
国务院又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对土地使用情况展开大清查。
之前获批的工业用地多少,接下来只能用多少,不能打擦边球,一样不能像以前那样先上车后买票。
也就是说像龙港米业那样投资几百万的“小企业”,今后别想在开发区落户。
吴老板的船厂虽然在投资上不符合在开发区落户的最低标准,但符合开发区的产业规划,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企业还可以继续引进。
总而言之,接下来的招商引资工作要以引进外资、产品以出口为主,或者总投资在两千万元以上并且产值要达到相关标准的企业为主。
沈副市长和苗主任汇报完招商引资进展,叶书记不是很满意,敲着桌子强调道:“同志们,工程建设要争分夺秒,招商引资工作更要跟上。我们要在三年内把港区创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力争在八年内把港区创建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接下来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是,我们全力以赴。”
“光全力以赴不够,我们思想还不够解放,步子也迈的不够大。”
叶书记看了看刚才做的笔记,环视着众人道:“光宇同志刚才说去上海招商,去过多少多少人,先后跑了多少多少趟,左一趟右一趟的跑,这不是既浪费车旅费也浪费时间么。”
沈副市长低声问:“叶书记,你是说……”
“市里在上海没有办事处,港区招商局完全可以在上海设一个,安排专人常驻上海招商!”
叶书记顿了顿,接着道:“招商办事处可以说是我们启东的对外窗口,港区财政局马上成立,港区很快拥有一级财政,资金也不是特别紧张。可以考虑在一个比较好的地段,买两层楼作为招商办事处。”
钱市长点点头,附和道:“现在投资虽然大点,但有利于港区乃至全启东的招商,再说买下来也是我们启东的固定资产。”
“好的,我明天就安排人去上海找地方。”
“再就是产业规划,都说靠水吃水,我们现在不但要靠水吃水,也要靠港吃港。”
叶书记抬头看向坐在角落里的韩渝,问道:“韩渝同志,内河水运和海运的情况,全启东没有人比你更熟悉。我和钱市长想听听你的想法,你认为我们有什么优势,结合我们的实际,能招什么样的商?”
居然有我的事,我是公安啊。
韩渝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钱市长意识到小伙子有点紧张,笑道:“小韩,我春节前出席过教育系统和劳动系统的座谈会,启东职中的校长说他们以前办过海员培训班,还请你去讲过课,你说说我们能不能在航运上做点文章。”
对待年轻的同志不能像对待老同志那么严厉,叶书记也露出了笑容,微笑着鼓励韩渝大胆发言。
韩渝缓过神,问道:“钱市长,你是说成立海运企业?”
“我们启东有航运公司,你就是航运公司的子弟,你说我们能不能在启东航运公司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叶书记,钱市长,各位领导,这几年的船是越造越多,越造越大,长江水运竞争激烈,海运的竞争一样激烈,想让启东航运公司转型从事海运很难。”
“难在哪里?”
“首先在资金实力上,建造一条万吨的海轮对我们启东都很困难,可从事近海运输的万吨以下的散货船太多了。我们启东航运公司的管理又跟不上,在海运上甚至都没经验,怎么跟人家竞争。”
生怕市领导不相信,韩渝举起例子:“我在上海海运局学习了四年多,上海海运局是真正的大型海运企业,就是因为管理跟不上,在客运业务上是一年不如一年,近海运输也不怎么赚钱,全靠租的那十几条远洋集装箱货轮维持。”
“我们能不能以启东港为母港,搞远洋货运?”
“隔行如隔山,我觉得我们自己搞很难。”
钱市长追问道:“有没有相对容易一些的?”
见小伙子若有所思,叶书记干脆很直白地笑道:“只要能赚到钱,只要能创汇,做什么都行。你结合我们的实际,想想有没有这方面的路子。”
“刚才提到海员培训,我们或许可以试试以启东职中为基础,依托南通港监局,联合南通航运学院,把海员培训真正搞起来。到时候就能自己投资成立或引进几家船务公司,专门搞海员外派。”
“能创汇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