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安排挺好。”
“陈局也是这么认为的。”
“老王,你们这是打算搞长江南通全线全覆盖,长航分局知不知道,齐局有没有什么想法?”
“他们能成立长州、启东和东启等派出所,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沿江的几个区县组建水警中队?要说想法,他们肯定是有的,但涉及到很严肃的治安管辖权,并且光靠他们也管不好二百多公里水域的治安,我们不可能考虑他们高不高兴。”
“咸鱼夹在你们中间肯定很尴尬。”
“这是没办法的事,江上治安这些年都是我们维护的,除非上级要求,我们绝不可能因为长航分局设了几个换汤不换药的派出所就把辖区让给长航分局。”
长航分局现阶段确实没那个能力管好江上的治安。
再说这是神仙打架的事,不是哪个区县公安局长能过问的,何况自己是“退下来”的人。
周慧新微微点点头,随即笑看着他问:“老王,咸鱼现在还打算辞职去跑船吗?”
“我没问,沈市长也没点破,不过看样子他应该不会辞职。”
“你怎么知道的?”
“他之前想辞职不是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主要是出于经济压力。今年,不,现在已经是98年了,反正开发区干部的奖金、补贴和招商引资提成,是参照对岸几个开发区制定的,据说他现在的收入比你我高,而且高很多,能大大缓解经济压力。”
王文宏微微一笑,补充道:“考虑到干部工资太低,好多单位都在发补贴和奖金,港监局今年也在改革,向柠的奖金补贴也不少,等去年十二月份的工资和全年的奖金拿到手,他们两口子基本上不用担心没钱还房贷。”
现在的干部工资确实很低。
一个月三四百块,哪里够用。
江边船厂的那些电焊工,一个月都拿上千。
据说林小慧厂里的那些缝纫女工,计件工资最多的也能拿上千,所以好多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干部待遇。
周慧新暗暗感慨要是没得癌症,如果继续当局长,接下来也要搞奖金加依法创收提成制度,不然光靠荣誉很难激励基层干警,毕竟荣誉不能当饭吃……
王文宏突然想起件事,忍不住说:“周局,你怎么把许明远调回局里当刑侦大队长,他和张兰也买了商品房,而且不像咸鱼和张江昆有家里支持,如果在开发区工作,他一年能多不少收入。”
“我知道他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但我一样要考虑到工作。”
“可是……”
“没那么多可是,老王,你是从启东公安局走出去的干部,应该知道许明远是局里这些年重点培养的刑警。培养了这么多年,并且他搞刑侦确实有一套,这个大队长不让他当让谁当?”
周慧新反问了一句,接着道:“至于经济上的困难,我相信只是暂时的。而且他跟吴仁广的时间比跟徐三野的时间长,可以说他既是徐三野的徒弟,更是吴仁广的徒弟!
江上的工作重要,但对我们启东公安局而言刑侦工作更重要。我事先跟吴仁广沟通过,吴仁广说的很清楚,没人比许明远更能胜任刑侦大队长。至于他家的经济压力,吴仁广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相比余秀才、张钧彦、咸鱼和小鱼,许明远真算不上徐三野的徒弟。
再想到许明远在吴仁广手下干了那么多年,王文宏不禁笑道:“想培养个优秀的刑警是不太容易。有吴仁广在,许明远和张兰的经济压力也确实用不着担心。”
第532章 给你五十
启东艇是一条老旧的小艇,实在没什么看头。
韩渝这段时间非常累本来不想去的,但一起去慰问启东艇的官兵是叶书记点的名,甚至被叶书记当作一种奖励,他不能不识抬举,只能跟着去。
慰问完“启东海军”回到三河,本以为工作关系并没有调离公安局,今后依然在公安局领工资,结果石胜勇说工作关系虽然在局里,但工资关系已经转到管委会。
这算什么操作,符合相关政策吗?
不过开发区本就是个“怪胎”,现在的机构设置本来就不是很符合规定,韩渝只能听石胜勇的赶到管委会党政办。
别人的工资奖金早发了,就他因为随市领导去慰问“启东的海军”没领,党政办副主任帮着代领的,看着工资条和信封里厚厚的一沓钱,韩渝既高兴又有些不敢置信。
沈副市长正好在家,他干脆拿上工资敲开沈副市长办公室门,问沈副市长是不是搞错了。
“没搞错,就应该这么多。”
“这也太多了,拿这么多钱符合规定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