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问题是,堤外堤内的水位落差高达十四米,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按常规办法抢护管涌险情,就要不断加高围井。
如果水渗的慢,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抢护。但现在江水不是往堤里渗,而是通过地下砂层的缝隙经管涌口往堤里涌!
我们既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修筑出七个高达十四米的围井。这个道理很简单,就相当于不可能用沙袋垒一个高达十四米高的烟囱。”
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能听懂。
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战士似懂非懂。
不过懂不懂现在不是很重要。
韩渝环视着他们,接着道:“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我们已成功修筑了一道六米多高的新堤。刚开始作业时要修施工便道,要修撤离通道,所以速度比较慢,但接下来土方作业的速度和效率会加快。
而大家接下来要做的是,用沙袋顺着现有新堤外侧的缓坡,从堤脚往堤顶一层一层往上垒。要横着放,不能竖着垒,要确保上面一层压住下面一层,接口处也要错开。”
吴连长大致听明白了,下意识问:“营长,是不是像砌墙那样用沙袋往上砌。”
“对,就跟砌墙差不多。”
韩渝点点头,接着道:“现在的围井已经快扛不住了,地方上的民兵兄弟正在尽全力确保涌进来的水不至于漫溢出围井。
他们会给我们再争取一个小时,所以大家的任务是在一个小时内把这堵六十五米长、六米高的沙袋墙砌起来!”
“是!”
“全体都有,带上铁锹,跑步前进!”
“7排,跟我上!”
目送走空降兵,韩渝把对讲机频率调到后勤保障组频道:“葛局、杨教,我韩渝,收到请回答。”
“收到,什么事?”
“收到,韩书记请讲。”
“葛局,附近不是有好多群众不想背井离乡跑到大堤了上吗,你立即去问问县领导,能不能组织群众过来帮着灌沙袋,就说十万火急!”
“好的,我这就去找黄县长。”
“杨教,立即组织三连全体人员过来灌装沙袋。”
“是!”
第628章 没有队伍可学习借鉴
压路机直到现在都没运过来,即便能运过来暂时也用不上了。
管涌险情发展太快,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把新堤往高处修筑。
两个土方施工班组从两头同时施工,1号自卸车把土方运到新堤上倾倒下来,1台装载机和2号装载机就上去把土推平,用铲斗和车轮简单压实,然后趁自卸车去装土的空档下去帮着运沙袋,在对面施工的班组同样如此。
132团2营3连的官兵全成了“瓦匠”,用铁锹把地面整平,再把装载机从堤上倾倒下来的沙袋平着往上垒。
坡是斜的,想垒的紧实要用铁锹对斜坡进行修整。
刚开始干有点生疏,干着干着就顺手了,一车沙袋倒下来,不到五分钟就能垒完。
安公县政府办的胡主任见沙袋供应不上,确切地说是三台装载机有更重要的任务不能专门用于运送沙袋,当即动员不愿意撤往安全区而是跑到大堤上的附近村民帮着灌装转运。
在堤下忙碌的大多人没救生衣,但现在完全顾不上了。
险段能不能守住暂且不说,因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为正在往安全区撤离的上万群众争取时间!
韩渝不能无视堤下官兵和群众的安全,当即让负责水上指挥的顾主任安排船员送来十几根缆绳,顺着新堤的缓坡放到下面,一旦前面的险堤坍塌决口,在堤下抢险的官兵和群众便能顺着缆绳往上爬……
就在他心急如焚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海军的潜水员到了,一共来了九个人,是由一位海军中校带队的。
外行指挥不了内行,黄县长早默认韩渝是总指挥。
海军中校只能在老葛带领下来向韩渝报到,请韩渝布置任务。
“总指挥同志,我们来了八个潜水员,但只有四套装备。”
“中校同志,你们来的正好……”
韩渝顾不上回礼,简单介绍了下所面临的险情,随即把他带进指挥部帐篷,递上两份姚工测绘的河床图。
“中校同志,我们怀疑漏点在江底的这几条深沟里,如果你们能尽快找到漏点协助我们堵上,哪怕只找到并堵上一两个,都能帮我们在岸上的抢护争取到宝贵时间!”
“这一头离江堤很远。”
“我给你们准备船,我们的船长船员水上航行经验丰富,他们会尽全力保证船只保持水上静止状态。”
潜水员要做的工作比在堤下施工的官兵和群众更危险。
韩渝想想又翻出一份姚工在范队长和小陈协助下测报的水情:“我们的船上拥有最先进的水下测绘设备和水利勘测仪器,他们会给你们提供最新的水流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