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
“孙工,没别的办法了,赶紧在水上放线,准备抢筑子堤!”
……
工程船队在执行抢护任务,后勤保障船队依然锚泊的在“基地”。
王书记和赵江收到前线的消息,沉默了。
韩工得知女婿正带着一支队背水一战,欲言又止。
沈副市长接到黄远常的电话吓一跳,楞了好一会儿才凝重地说:“这不只是背水一战,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
老葛掏出打火机想点烟,可手却不由自主的颤抖,点了三次才点上。
他一连抽了好几口,看着窗外的滔滔洪水,低声道:“席工说军委命令长江两岸的部队全部上堤,现在堤上的一线部队已达到了17.8万,是自1949年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流域最大的一次用兵。”
沈副市长岂能听不出老葛的言外之意,缓缓的坐下身,忧心忡忡地说:“事到如今,只能背水一战!”
“别担心,咸鱼他们一定不会有事的。”
“嗯,肯定不会有事。”
沈副市长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非常担心。
一支队的工程船队上有六十多个启东子弟兵,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点什么事,回去之后怎么跟人家的亲属交代?
他想到了韩向柠、想到张兰,想到了已调到上海的韩宁,立马抬起头拿起固定电话,飞快拨通了一支队水上总指挥吴海利的手机。
“沈市长,不好意思,我有点忙……”
“吴处,我知道你们很忙,我只有一句话,赶紧让人问问冬冬有没有上岸,如果冬冬跟咸鱼上岸了,立即给我把冬冬叫上船!”
吴海利愣了愣,猛然意识到沈副市长担心什么,急忙道:“是!”
不让人去问问不知道,一问大吃一惊。
前面八百多米长的子堤漫水十几处,子堤溃口两处,部分堤段被江水淘空,随时都会塌陷决口。
60师的两千多名官兵已跟洪魔殊死较量了两个多小时,有战士被脚下木板上的钉子扎穿了脚心,有战士摔倒在石头上膝盖都露出了骨头,有战士因为连日奋战晕倒了。
冬冬正跟132团2营的三个卫生员一起,在梁晓军的指挥下用担架把伤病员往船队这边抬。
第706章 争分夺秒!
为加快构筑“登陆场”的速度,也为了以最快速度把渡口所需的物料运到漏点处,吴海利命令浮吊船把运输船队所运的石料和沙袋笼不断往“登陆点”堤段外的水里抛投,抛投完外面再往大堤内侧吊。
石头不值钱,但对现在的荆州而言却很宝贵,遇到一般的险情都舍不得用。
现在顾不上那么多,当几条运输船里只剩三分之一的石料时,再让驾驶员把船开前面去协助解放军官兵和民兵们堵管涌漏点。
船员们的棉被全征用了,因为裹着棉被堵漏效果更好。至于接下来几天晚凉时盖什么,回头再说。
与此同时,钟副市长也从对岸调来了三船石料和六船稻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粮食很宝贵,可现在一样顾不上那么多,想保住长江干堤只能调用一切能调用的物资。
这时候,韩渝跟着钱师长走进窝棚里的指挥部。
钟副市长看到韩渝到了,终于稍稍松下口气,急切地说:“韩队长,你来的正好……”
韩渝顾不上听他说,拿起破方桌上的纸笔,俯身一边画着一边说道:“钟市长,我刚看过现场,我认为想确保万无一失,只有抢筑一道围堰。”
“行,你是专业的,你说怎么抢筑?”
“从这儿修到这儿,把管涌口围起来,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放线,我们的土方施工分队和土方运输分队最多再有十五分钟就能投入战斗。”
韩渝一边在手绘的图上标注着,一边接着道:“所以我们现在要兵分四路,大堤临水侧的漏点要继续堵,漫溢和溃口的子堤要争分夺秒加高并堵住,鉴于堤内积水太多不利于土方施工,要抓紧时间组织人开挖排水沟,与此同时进行土方作业。”
钟副市长问:“围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修筑好?”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挡住水,工程质量不是不重要,而是没时间考虑那么多,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组织力量以最快速度修起来围起来!一支队已经到了,二支队正在来的路上,再有两个小时应该能投入战斗,总长600米的围堰我们大概需要五个半小时能修筑起来。”
“好,就这么定,钱师长,要不我们分下工……”
有了相对稳妥的抢护方案就知道怎么干了。
临时成立的军地联合抢险指挥部在短短五分钟内就开始行动了,分为堵漏、封堵加高子堤溃口、排水和抢修围堰四个小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