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子来那么多外地员工。
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也不通,小姑娘还好,小伙子们血气方刚,如果不加以重视,很难说会不会跟本地员工打架。
叶书记和钱市长考虑的很全面,韩渝正暗暗感慨市领导有水平,李副部长话锋一转:“不过他们的思想工作做的再好,我估计灾区那边早晚都会有意见。”
韩渝惊问道:“有什么意见?”
“湖北来的小娘一个比一个水灵,长的比我们启东的小娘俊俏,据说有不少本地的小伙子在追求人家,有些甚至都跟人家谈上恋爱了。小伙子能留下几个不知道,小娘估计有一半不会回去了。”
“哈哈哈哈。”
“你居然笑的出来。”
“我们这边的小伙子都很勤劳,对小娘都很尊重。相比人家的老家,经济条件也不错,那些小娘情窦初开,愿意跟他们谈很正常。”
男女平等在启东真不是一句口号。
启东人对女同志也不只是尊重那么简单,这一点跟上海的男同志比较相似,不存在大男子主义,妻管严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李副部长很想调侃韩渝就是启东男人最“杰出”的代表,怕小韩处长简直怕到骨子里,但只能想想不能说出来,憋着笑道:“至于来打工的那些小伙子,过来工作生活了近两个月,基本上也搞清楚了我们启东的情况,据说已经有几个脑子活、胆子大的辞职了。”
“他们搞清楚了什么情况,他们为什么要辞职?”
“本地的小伙子要么上学,要么都去江对岸打工。上海、苏州、吴锡、常州那边的工厂比我们这边多,工资待遇比我们这儿高,人家想多赚点钱,辞职去江对岸打工很正常。”
启东人口其实不少。
之所以出现用工荒,一是因为启东人重视教育,事实上不只是启东重视,整个南通都很重视,家家户户都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
再就是距上海、苏州和吴锡等经济发达的地市太近,确实学不进去、确实不想上学的都去人家那儿打工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韩渝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李副部长又笑道:“王书记还有一个工作,那就是协助市里接收安置三峡移民。从湖北回来之后他跑遍了所有乡镇,建议市里把三峡移民安置在开发区和四厂。”
“为什么?”
“启东不排外,事实上很包容,但启东人都说本地话。并且你们启东人只知道赚钱,不知道享受,能想象到三峡移民来了之后很难融入。开发区和四厂企业多,就业机会多,外来人员也多,现在去开发区都要说普通话,三峡移民来了之后相对容易融入一些。”
“什么我们启东人,说的好像你不是启东人。”
“我本来就不是启东人。”
“差点忘了,你是山东人,你老家在山东。”
正聊着,手机响了。
韩渝掏出手机看了看来电显示,连忙歉意地笑了笑,走到一边接听。
“柠柠,什么事?”
“葛叔和师娘回来了,这会儿在白龙港,我马上过去,你也赶紧过去!”
“他们不是在首都吗,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有事,有急事!”
“什么事这么急?我在人民医院呢,要等应征青年体检完才能回去。”
“十万火急!你又不是医生,你呆在医院做什么,再说医院那边又不光你一个人,赶紧去白龙港。”
韩渝惊愕地问:“十万火急?”
“都快闹出人命了,电话里说不清楚,等到了白龙港你就知道了。”
“好吧,我这就回去。”
十万火急!快出人命!
这可不是小事,韩渝一刻不敢耽误,赶紧请李副部长安排武装部的车送。
城区距白龙港不远,不到半个小时,就赶到了白龙港客运码头家属区。
老葛和师娘果然回来了,学姐和张兰姐也是刚到,正在宿舍里跟师娘说话,老葛坐在韩渝以前的宿舍里抽闷烟,表情有些尴尬。
韩渝打发走武装部的司机,走进宿舍急切地问:“葛叔,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你们是怎么回来的!”
“我们坐飞机回来的。”
“到底怎么回事?”
“你……你……你师娘身体不太舒服。”
韩渝吓一跳,紧盯着他问:“有没有去医院检查?”
老葛犹豫了一下,苦着脸道:“检查了,昨天上午在首都检查的。”
这些年好多人患癌症。
师父当年就是因为癌症走的。
韩渝越想越害怕,忐忑地问:“检查出什么了,医生怎么说?”
老葛实在羞于出口,可不说又不行,只能掐灭烟头一脸尴尬地说:“没大碍,医生……医生说你师娘怀孕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