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向柠不解地问:“他以前的工资都用来集邮了,买房子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买房子的时候他开始打算卖掉点邮票,后来想想舍不得,就跟老家的亲朋好友借了两万,又跟银行贷了几万块钱。”
“这么说他手头上有好几万块的邮票?”
“肯定有啊,他在部队干了那么多年,在部队时的工资全砸在集邮上。”
韩向柠沉默了片刻,冷不丁问:“三儿,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委屈什么?”韩渝被问的莫名其妙。
“人家都有兴趣爱好,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因为我买房子,要跟我一起还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什么兴趣爱好都不能有,更不用说像小鱼那样玩电脑。”
“想哪儿去了,我本来就没什么兴趣爱好,再说这日子过的不算紧。”
“你真这么想的?”
“骗你做什么,我才不羡慕他们的。”
韩渝不觉得委屈,韩向柠却觉得这些年委屈他了,怀着无比歉疚的心情搂着他道:“三儿,等我们把买房子的贷款都还了,到时候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儿旅游就去哪儿旅游!”
“行,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带菡菡去。”
……
二人憧憬着无债一身轻的美好未来,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徐浩然的摩托车停在楼下,二人上楼一看,徐浩然果然坐在客厅里跟韩工一起看电视聊天。
“浩然哥,嫂子和军军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她们跟你妈一起去看电影了。”
韩渝这才注意到丈母娘和女儿不在家,放下头盔、手套,脱掉开小轻骑时穿的军大衣,坐下问:“爸,今晚你们喝酒了?”
韩工抱着茶杯笑道:“喝了点,葛调和你师娘晚上也来了,你们回来前刚走。”
“今天有什么喜事?”韩向柠禁不住问。
“葛调今天‘跨缺’,浩然和小芹想带他‘跨缺’,可他们白天要上班,中午那点时间来不起煮寿面,我和你妈就以你和三儿的名义带葛调‘跨缺’,中午吃的寿面,晚上一起搞了点酒。”
“跨缺”是南通特有的风俗习惯,相当于过生日,但又有特殊意义。
老辈们认为49岁、69岁、79岁等生日相当于一个坎,这个生日不能在自个儿家过。以前子女多,一般都是女儿女婿把过这些生日的老人带回自个儿家庆祝,要跨门槛,相当于这一关跨过去了,跨过去便能健康长寿。
总之,对长辈们而言这虽然是个“闲生日”,但跟50、60或70岁的“整生日”一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想到这些,韩渝苦着脸问:“傍晚我给家打过电话,你怎么不早说,早说我就回来吃饭了。”
第862章 江洋大盗
“是啊,带葛调‘跨缺’这么大事怎么不通知我们。”韩向柠深以为然。
韩工笑道:“我是上午才知道的。”
韩工话音刚落,徐浩然就解释道:“三儿,柠柠,不是韩叔不通知你们,是葛叔不让通知,他不想影响你们工作。”
没能参加老葛的“跨缺”宴,韩渝有些遗憾。
徐浩然觉得说重要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毕竟说到底就是个“闲生日”,干脆聊起工作上的事。
之前以为走私犯罪侦查局的情报工作就是要跟江上几个执法部门和沿江各单位搞好关系,请人家帮着留意走私线索。
干着干着才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是能收集到线索,但南通跟广东、福建沿海的情况不同,公然从事水上走私的极少。
并且真正的走私大案不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走私,而是高智商犯罪,通过虚报价格、虚报进出口货物的名称,甚至通过伪造单据等方式走私。
“我现在的工作重心放在报关行、货代和进出口企业上,在海关的时间比在局里多,每天研究分析各种单据,研究的头晕脑胀,搞的像个会计。”
徐浩然嘴上这么说,但流露出的神情充满成就感。
他找对了方向,知道轻重缓急,韩渝打心眼里为他高兴,饶有兴趣地问:“有没有收获?”
“有,上个月通过这种方式发现两个企业有问题,把线索移交给了侦查科,王科组织力量深挖细查,发现那两个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确实存在问题,昨天正式立的案。”
“那平时去不去江边了?”
“去,每个星期我都要抽半天时间去江边转转。”
相比岸上的高智商犯罪,韩渝更关心江上的情况,笑看着他问:“江边有没有收获?”
“暂时没有。”徐浩然突然想起件事,说道:“三儿,我在江边走访时发现,这两个月锚泊在江上过夜的货船经常发生失窃,经济损失最大的被偷走了三万多块钱现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