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我给柳贵祥打电话。”
……
韩渝刚挂断电话,徐浩然就忍不住问:“三儿,赵局和柳支都拿那个水贼没办法,你又能有什么办法?”
“我虽然没什么好办法,但我应该能帮上忙。”
“怎么帮?”
“从赵局刚才说的情况上看,水贼应该是本地人。”
“可赵局也说过,他们请几个区县公安局帮着排查过。”
“重点就在这儿。”
韩渝坐下来喝了一口茶,解释道:“几个区县公安局警力都很紧张,人家一个比一个忙。如果是命案,人家肯定会帮着拉网式排查。但这不是命案,只是一系列盗窃案,人家的重视程度肯定不一样。”
徐浩然猛然反应过来:“人家帮着排查了,但排查的不是很仔细?”
“江上的治安跟岸上的治安是紧密相连的,想搞好江上的治安离不开岸上同行协助,想搞好岸上的治安一样需要我们这些水警配合。他们两家平时跟岸上同行打交道少,平时不烧香,有事找老张,人家怎么可能把他们的事当自个儿的事。”
“你出面就不一样了,人家会给你面子!”
“什么面不面子的,主要是我跟人家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相互之间比较熟,关系也比较好。”
沿江几个区县去年都有子弟兵跟韩渝一起去湖北抗洪抢险,有些子弟兵甚至是后来从启东“引进”的,几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都要感谢韩渝,能想象到几个区县公安局的领导一样要给韩渝面子。
并且正如韩渝所说,他跟几个区县公安局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就算不找几个区县的局长,找分管领导和江边几个派出所的所长都行。
徐浩然有一段时间没见着王局了,笑道:“三儿,明天没什么事,我跟你一起去水上分局。”
“好的。”
韩渝点点头,接着分析道:“水性好的人不少,但寒冬腊月能下水的人可不多。天气这么冷,江上冰冷刺骨,正常人下水之后最多五分钟,就会被冻得浑身麻木。”
一直保持沉默的韩工抬头道:“那些冬天在河里摸鱼的不怕冷。”
“那些人也怕冷,他们是穿着‘水靠’下河的,不穿‘水靠’他们一样扛不住。”
“这么说有可能是会冬泳的人。”
韩渝笑道:“这样的人太少了,只要认真查,应该不难查也不难抓,关键是要有证据。”
第863章 江洋大盗(二)
上午九点,一辆黑色桑塔纳沿抗洪时修筑的便道,从沿江公路拐上长江大堤。
正值枯水期,大堤距江面很远。
大堤外侧的缓坡上长满杂草,杂草里有许多汛期带来的垃圾,往南是一大片芦苇,随风飘摇。再往南的江面上,锚泊了三条百十吨的内河货船,应该是等着划江去对岸的小码头装货的。
更远处的主副航道一如既往繁忙,一艘目测至少两万吨的货轮正溯流而上。
在江边工作,甚至要在江上执法,认船是一项不用刻意学都能很快掌握的基本技能。
虽然那艘货轮的前桅顶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徐浩然停好车仔细看了看,就知道那是一条巴拿马籍的外轮,并且有引航员在船上。因为其船艉悬挂了巴拿马旗,同时加挂了代表引航员在船上的“H”旗。
一起坐车过来的赵红星更关心天气。
他一下车就紧紧了皮大衣的毛领,搓着手笑道:“坐在车里没什么感觉,一下车才知道天有多冷。”
“赵局,今天冷吗?”长航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柳贵祥问道。
“天气预报说今天最低3度,这还不够冷?”赵红星回头看向刚钻出轿车的韩渝和边检站参谋长李军,带着几分自嘲地说:“我都四十好几了,不能跟你们这些小伙子比。你们血气方刚,不怕冷很正常。”
长江南通段这些年治安一直不错,可江上近期竟发生的连环盗窃案,不但打了水上分局和长航分局的脸,也打了南通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脸。
就在一个月前,一艘锚泊在检验锚地等候进港的外轮也发生了失窃,并且是在边检站按惯例安排官兵监护的情况下发生的,影响极为恶劣。
边检站联合水上分局登船调查过,可以排除“内鬼”作案。种种迹象表明,很可能是水上分局和长航分局正在查的“江洋大盗”干的。
正因为如此,李军一听说韩渝要牵头水上分局和长航分局联合侦办,就主动加入了这个非官方的“专案组”。
在水上分局的会议室里研究案卷,不如实地看看。
于是,有了今天的江边之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