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很反感牛滨打着他们的幌子“收编”启东的那些倒腾手机的小老板,但对打击销售水货手机不是很积极。
他们都见过世面,知道外地,尤其南方,水货手机堪称烂大街,人家都不管,你为什么要管?并且现在查处走私案件都归口到了海关和走私犯罪侦查局,不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
正因为如此,王炎那次来南通才会说出牛滨又没开歌厅舞厅那番话。
总之,他们只会私下里帮着留意,除非支局按办案程序请求他们协助,否则他们绝不会出面得罪人。
这有点像当年打击倒卖外汇券。
要说违法,肯定百分之百违法,可有些地方真不管,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韩渝沉默了片刻,问道:“海关不是去启东查过吗,还查获了几十部水货手机,后来是怎么查处的?”
徐浩然放下笔记本,无奈地说:“手机查扣下来了,案件交由税务部门查处,估计也就罚点款。”
“涉案金额达到三千元就可以追究他们的责任,怎么能移交给税务部门?”
“他们只是销售涉嫌走私的手机,又没从事走私。”
徐浩然深吸口气,耐心地解释道:“查获的那几十部手机,是人家从特区的一家电子城进的货,有收据,有商户的联系方式乃至详细地址。也就是说人家只涉嫌偷税漏税,跟走不走私没任何关系。”
韩渝不解地问:“为什么不顺藤摸瓜,去查查批发水货手机的商户?”
“三儿,你去特区看看就知道了,强华北电子市场里全是批发零售水货手机的!让海关和税务部门怎么顺藤摸瓜,怎么深挖细查?”
看着韩渝欲言又止的样子,徐浩然又苦笑道:“我打电话问过明远,他说太多了,查不过来。而且特区与香港的交流那么频繁,每天都有上万香港人走免检通道过关,人家把手机当二手机卖掉流入市场,如果一个人卖一部一天就是一万部,让海关怎么查?”
“堵不住?”
“明远说那边出现了一个新行当,叫作‘水客’,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很多香港‘水客’通过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各种电子产品携带入境,卖给收货的人牟利。”
“这么说牛滨的手机如果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我们就拿他没办法?”
“没证据,想认定他走私很难。”
“好吧,他真会钻空子的。”
“那这事接下来怎么弄?”
韩渝权衡了一番,说道:“想认定他走私很难,但想收拾他不难。海关能查他一次就能查他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他的手机卖场销售涉嫌走私入境的手机,海关就可以去查扣,就可以跟上次一样把案件移交给税务部门,让税务去查他的偷税漏税!”
徐浩然提醒道:“海关不可能总盯着他,税务部门也不可能听我们指挥。”
“这么说的话,只能采用第二个办法。”
“什么办法?”
“欲使其灭亡,先让其疯狂。我们先按兵不动,先想办法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涉嫌走私的手机,从他那儿流入我们南通。然后顺藤摸瓜,悄悄搞清楚他的手机来源,只要能逮着他的上家,就能把他绳之以法!”
“三儿,你下定决心收拾他?”
“他所图不小,甚至到处拉关系想把老领导老同事变成他的保护伞,换句话说是想把那么多老领导老同事拉下水。他居心叵测,不收拾他收拾谁?而且,我这是帮大师兄清理门户!”
第897章 “以退为进”
悦来镇前书记王发财被纪委双规,在启东引起了巨大震动。
石胜勇在四厂担任派出所长时,曾跟时任四厂镇长王发财共过事。今天一早,跟其他与王发财有过交集的干部一样,被纪委请去谈了两个小时话。
张益东调任启东公安局长时石胜勇已是副局长兼开发区分局局长,对石胜勇以前的情况不太了解。
见石胜勇被纪委找去谈话,担心副手被牵连,把刚从市委回来的石胜勇叫到局长办公室。
“张市长,纪委只是找我了解王发财在四厂工作时的情况,没别的事。”
“没事就好。”
张益东见石胜勇不紧张,终于松下口气。
石胜勇能理解顶头上司的心情,轻叹道:“直到这会儿我都不敢相信曾经工作非常努力,也非常有能力的王发财,竟在四厂建筑站改制时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建筑站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侵吞了五十多万本属于镇里的资金。
我那会儿虽然在四厂做派出所长,但跟他打交道不多。当时派出所穷的快揭不开锅,照理说镇里应该帮着解决点经费,我找过他好几次,他都说没钱。后来去建筑站化缘,建筑站经理也说没钱,原来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