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今年多大?”
“三十了吧,不是三十就是三十一。”
“她以前做什么的?”
“以前在港监局。”
“港监局是做什么的?”
“不知道,我好多年没见过她。”
张红梅扑闪着大眼睛,追问道:“那你表姐夫呢?”
姑姑家的人都有本事,向爱东真有点自惭形秽,要不是姑姑在电话里说着说着都快哭了,要不是爸妈也打电话非让去南通,他打死也不会来。
见女朋友一脸期待,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从来没见过,只知道他是公安,他们结婚时我奶奶和我爸去喝过喜酒。”
“你二表姐呢?”
“二表姐和二表姐夫都在医院上班。”
“也在南通?”
“嗯。”
再有几个小时就要见着表姐和表姐夫,向爱东真有点紧张,下意识掏出去年花了五个月工资买的手机,仿佛手机多少能给自己一点自信。
张红梅正觉得投奔有本事的亲戚没什么不好,外面传来敲门声。
二人吓一跳,急忙坐起来。
一个不留神,头撞到上铺。
“小同志,撞头了,没事吧?”
“没事。”
原来是乘警,向爱东把手机交给女友,赶紧掏出钱包,想拿身份证。
乘警看看他,再看看正一脸不好意思躲在他身后的小姑娘,笑问道:“小伙子,贵姓?”
“我姓向,我叫向爱东。”
“从哪上船的?”
“南京。”
“去南通?”
“嗯,警察叔叔,这是我们的身份证,这是我们的船票。”
“我不检查你们的身份证,也不检查你们的船票。”乘警微笑着拍拍他胳膊:“小向,你们这是第一次坐船吧?”
“是的。”
“也是第一次出远门?”
“是。”
“南通分局的韩局不放心你们,专门托人给我打电话。这是你们的行李吧,走,我们换个地方。”
向爱东吓一跳,忐忑地问:“去哪儿?换什么地方?”
乘警俯身帮他们拎起一个大包,笑道:“南通分局的韩局是你姐夫,我是你姐夫的同事,又不是外人,有什么好紧张的。走,我们先换个舱室,再带你们去吃饭。”
表姐夫是倒插门的,表姐夫是姓韩!
向爱东猛然反应过来,不敢相信表姐夫这么厉害,居然连客轮上的乘警都认识。这艘客轮是从武汉开过来的,武汉离南通远着呢。
张红梅则激动不已,以前见着公安就害怕,虽然没做坏事可就是怕,谁能想到竟有被公安以礼相待的这一天……
第980章 小表弟来了(二)
南通派出所管辖市区十几公里岸线,岸上辖区有那么多码头、货场和重点企业,管辖水域有四个大锚地,是分局治安和消防管理压力最大,同时也是分局民警最多的派出所。
包括所长在内一共21个民警,占分局近一半的警力,但依然忙不过来。所以分局领导和机关民警都要轮流下基层,参与执勤,弥补基层警力的不足,尽可能减轻基层民警压力。
今晚原本是董政委来所里参与执勤,考虑到要接小表弟,这一夜别想睡,韩渝吃完麻辣烫没跟学姐回家,直接赶到南通派出所跟董政委换班,跟值班民警老杨一起率领几个协警,按所里的工作安排对容易发生失窃的码头堆场展开治安巡逻。
一些不了解情况的群众总以为公安很清闲,白天都看不见人。
其实,公安干警,尤其基层民警,真的很辛苦。
夜里要值班、要巡逻,白天要办案或检查、开会,真叫个白加黑,五加二。
几个码头、货场巡了一圈已是凌晨两点半,发现一个翻墙进入四号码头,甚至打算在码头角落一个废弃的活动房里安家的流浪汉,盘查了下没发现可疑。
考虑到流浪汉居然想在活动房里生篝火取暖做饭,这是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只能帮流浪汉收拾东西,把流浪汉赶出了四号码头。让码头值班人员去找了把锁,先把活动房锁上,回头让他们领导想办法把没什么用的活动房拖走。
至于把流浪汉赶走,让流浪汉露宿街头,这是没办法的事。
流浪汉多了,民政部门管不过来。
换作以前,可以送进收容所先让其劳动,等查清楚其身份和家庭住址再想办法遣送回原籍。
可现在不是以前,人们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恶法”,强烈建议废止收容遣返制度。
法律界的很多人士甚至把矛头对准公安,认为收容遣返和劳教制度赋予公安的权太大,一个县级公安机关就可决定把人关起来,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两三年,都不需要经过法院审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