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兄既不能说生他养他的老妈不好,一样不能说张兰的不是,夹在两个女人中间很为难,别看在事业上挺顺,可在家庭里却过得苦不堪言。
韩渝不想看着小龚两头为难,半开玩笑地说:“其实调回去也挺好,杭州有西湖,杨州有瘦西湖,我和你嫂子过几天带菡菡去杭州旅游,你要是决定调回去,我们将来就能去杨州玩。”
“还真是,”小鱼乐了,哈哈笑道:“小龚,你要是调回去,我将来一样可以带小鳄鱼去找你玩!”
杨州是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
小龚是在农村长大的,老家虽然离杨州城区不算远,但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去杨州,一直有个杨州梦。
现在有机会调到杨州市区工作,他当然想调回去。
事实上他早想好了,只是担心师父不高兴,现在见师父这么说,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犹豫了一下道:“韩局,鱼支,我家那位也想去杨州,我岳父岳母都很支持。”
小鱼倍感意外:“有没有搞错,你老丈人到底是不是启东人!”
“怎么了?”小龚一头雾水。
小鱼扔下牌,振振有词地说:“启东人只会去上海,怎么可能想去杨州。”
启东人是喜欢上海,也都想去上海工作生活,但前提是要有那个条件!
相比留在启东,或者相比去南通,杨州可能更具吸引力,毕竟杨州有那么多名胜古迹,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底蕴,有那么多美食,南通有什么,南通什么都没有。
启东人最看不上的城市绝对是南通,而且没有之一。
韩渝能理解小龚爱人和小龚岳父岳母的选择,不禁笑道:“人各有志,既然全家都想去,那你调回去。”
“韩局,我怕让你失望。”
“我怎么可能失望,调回去之后好好干,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你干得越好,我们越有面子!”韩渝笑了笑,想想又意味深长地说:“不只是我和鱼支有面子,连邵院长脸上都有光。”
小鱼也意识到小龚决心已定,不想再聊这个话题,眉飞色舞地说:“咸鱼干,聊到邵院长,我前几天才知道你们学校现在可厉害了。”
“有多厉害?”
“现在可能是全中国最大的高级船员培养基地,学驾驶和轮机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福建有个全国做的最好的船务公司,为了培养高级船员,专程来南通跟你们学校合作。高考不是考完了吗,现在就开始招生,要开办‘隆海班’,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将来全去人家那儿就业。”
“是吗?”
“而且全是外派,出去干一年能赚几十万!”
第1153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人各有志,小龚果然调走了,调动手续办理的很快。
徐浩然唏嘘不已,觉得这小子傻。
许明远可能调动的次数比较多,觉得这很正常,一见着韩渝就笑道:“刚开始我不了解情况,以为真是那个祖籍杨州的领导帮的忙。后来问马关才知道,系统内调动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很难,毕竟这是往杨州调,又不是往上海和南京调。”
韩渝今天是来借车的!
菡菡不但放假了也毕业了,大学本科才四年,她幼儿园也上了四年,下半年要上一年级,就是小学生了。
韩工和向主任因为要在上海带她,加之上半年闹非典,很久没回思岗看老太太。
明天周末,韩向柠休息,打算全家一起回去。
人多,要带的东西也多,没辆车不方便。
换作以前,可以用单位的车。事实上现在用也没人会说什么,但作为分局党委委员要带头遵守公安机关五条禁令,不能带头公车私用。
借汽车不是借别的东西,如果是跟人家借,韩渝打死也开不了这个口。
大师兄和张兰不是别人,尤其张兰,当年总是借用小轻骑,小轻骑一样是机动车辆,在那会儿真跟现在的家用小轿车差不多。并且她借走之后总是拖着不还,有时候还要倒贴油钱。
风水轮流转,轮也轮着借他们的车开开了。
韩渝把玩着车钥匙,转身看了一眼非常舍不得但又不好意思不借的张兰,笑道:“小龚在我们南通干的很好,表现很出色。参加过九八抗洪、海关总署组织的南海轮战,甚至参加过三军渡海登陆作战演练,荣立过好几次二等功和三等功,如果我是杨州海关缉私局的局长政委,遇到小龚这样的民警,我一样会欢迎他调过去。”
车借都借出去了,想反悔都不行,毕竟这是欠人家的。
张兰觉得做人要大气,不再想车的事,而是好奇地问:“咸鱼,你说是小龚调到杨州,将来的发展可能比留在南通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