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渝下意识问:“你们需要什么装备?”
“什么都需要,可以说现在什么都没有。”
“怎么什么都没有,我们有枪有防弹衣。”
“不够,或者说那些枪不行。”
“你需要什么枪?”
“好点的狙击步枪,好点的冲锋枪,好一点的手枪。”
“什么叫好点的?”
袁天赋转身看向来自武警机动师的祝卫林。
祝卫林犹豫了一下,苦笑道:“韩局,您是想办法采购了一支88狙,但88狙只能算精准步枪,不能算狙击步枪。”
见局长若有所思,袁天赋低声解释道:“主要是我军一直没有专职狙击手这个编制,这么多年一直是拿朝鲜战争精确射手的标准来要求的。没有专职狙击手,自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狙击步枪。”
“85式呢?”韩渝好奇地问。
“85式严格讲连精确射击步枪都算不上。”
“天赋,你在部队用的是什么狙击步枪?”
“我们团的狙击手用的是从俄罗斯进口的狙击步枪,比85式和88式好,但相比雷明顿还有一定差距。”袁天赋很想干出一点成绩,而想干出成绩必须要有精良的装备。
韩渝沉吟道:“雷明顿是吧,我回头想想办法。”
祝卫林见局长真当回了事,忍不住笑道:“韩局,如果能搞到雷明顿,那就想办法再搞几支MP5。”
“MP5,我也知道那是好枪,但不是我们想搞就能搞到的!”韩渝被几个部下大胆的想法给震撼到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
袁天赋觉得可行,趁热打铁地说:“我们不一定非要采购德国产的,巴基斯坦也生产MP5,人家有原厂的许可证,还出口到世界上好多国家。去年上级组织我们去巴基斯坦交流时我用过,质量很好。”
作为特警,谁不想用最好的装备?
来自消防支队的顾浩东忍不住笑道:“韩局,据说有些省市的公安局也进口武器,人家用的手枪都是格洛克!”
“雷明顿、MP5、格洛克,你们几个真敢想。”
韩渝笑了笑,想想又说道:“好吧,我回头打听打听,如果有条件就给你们装备。不过有句话必须说在前面,武器装备我会力所能及给你们提供最好的,但你们也必须给我训练出点成绩,至少要让上级知道你们确实拥有与这些精良装备相配的战斗力!”
第1234章 一警多用!
盛隆船业的船坞里有一艘散货船,船台上有两艘正在建造的集装箱船。中远川崎的船台上有一艘给欧洲船东建造的集装箱船,码头还靠泊了一艘正在舾装的滚装船。
机会难得,必须让袁天赋他们好好看看。
启东派出所早接到了电话,所长已跟两家大船厂协调好了,所长带他们去看,并且会请船厂的工程师给他们讲。
韩渝借这个机会赶到启东预备役营,探望刚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南通水利局防汛物资储备中心主任但依然在营区看仓库的刘德贵,以及依然在看烈士陵园的丁所。
启东开发区的烈士陵园直至今日都没“编制”,在开发区领导看来让老丁在这儿发挥余热,跟去附近找个村民没什么区别,反正工资不高。
两位老前辈见韩渝回来了格外高兴,放下手中的活儿陪韩渝喝茶聊天。还不忘给龙港米业副总经理老章打电话,让老章赶紧过来。
“咸鱼,你们分局的吴政委挺好的,没什么架子,看见谁都是笑眯眯的,有文化、有水平,像他这样人怎么在武汉时不受领导待见?”
“而且很热心,小鱼说你们局里的民警协警无论有什么事找到他,他都会想办法帮着解决!”
两位长辈对老吴同志的评价很高,应该是老吴在“万里长江第一哨”编纂会议上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同志欣赏老同志很正常,并且两位长辈没真正做过领导也没在机关干过,有些事真不懂。就像基层干部总觉得越大的领导越平易近人一样,却不知道在大领导手下干的那些人是什么感受。
这儿没外人,韩渝忍俊不禁地说:“刘叔,丁叔,事实上不只是武汉的领导不喜欢他,我们南通的领导一样不喜欢。比如政法委陈书记,又比如南通港集团的许总,看见他就烦。”
刘德贵不解地问:“怎么可能?”
“他有点不把自个儿当外人,人家不能跟他客气话,只要说了他就会当真。同时,他又比较好面子,无论谁找到他,也无论请他帮什么忙,他根本不会去想能不能帮上,总是喜欢大包大揽,然后左一趟右一趟去麻烦相关领导。一两次没什么,次数多了,领导自然不会喜欢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