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七年,高考方案改了四五次,老师都搞糊涂了,更别说学生。
韩渝觉得很荒唐,沉默了片刻问:“浔浔怎么想到考军校的?”
韩申被问得有些不是滋味儿,苦笑道:“三儿,他虽然是我儿子,但他从小到大一直以江昆和你为榜样,现在又加上了冬冬。他说国防科技大学是最好的军校,只要能考上就能做军官。”
大哥说的这些,韩渝能理解。
浔浔的小时候,姐姐姐夫家过得最好,之所以能过那么好,是因为姐夫当过兵。再后来他这个叔叔奉命拉队伍组建启东预备役营,全家人几乎都成了预备役军官,浔浔当然羡慕。再后来冬冬考上航校,成为海军飞行员,浔浔更羡慕。
虽然都是家人,但也分大家和小家,相互攀比很正常。
老韩一样能理解孙子,冷不丁说道:“考军校挺好的,至少将来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爸,对别人家的孩子而言是挺好的,但浔浔不一样,他成绩那么好,有机会上更好的大学就应该上。”
“国防科技大学不是最好的军校吗?”
“国防科技大学是最好的军校,但毕业之后与普通军校的毕业生相比没多大优势。浔浔真要是想当兵,完全可以先搏一搏,看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真要是能考上,等将来毕业了再去当兵,肯定比直接上军校更有前途。”
“大学毕业之后能当兵吗?”
“能啊,可以走特招,只要身体健康,视力也没问题,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在部队很受欢迎的。”
韩申打心眼里希望儿子能考清华北大,等的就是韩渝这句话,急切地说:“三儿,浔浔在上晚自习,你嫂子去学校接了,等他上完晚自习回来,你帮我好好劝劝他。”
“行,”韩渝就知道他希望浔浔上名校,笑道:“想献身国防有好多方式,不一定非要考军校。我等会儿好好劝劝他,他应该能想通。”
孙子的问题解决了,就剩孙女了。
老韩端起酒杯,低声问:“三儿,菡菡这段时间的成绩怎么样?”
老爷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渝被问得很尴尬,敷衍道:“还行,这段时间有进步。”
第130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长航公安系统这次调整的干部比较多,多到政治部送干部上任都忙不过来。韩渝一直等到6月7号,才等来了上级领导。
南通分局这次与兄弟分局不一样,不但政治部黄主任亲自来了,连长航局人事处都来了一位副处长。
分局召开中层干部大会,韩渝主持会议,先请长航局人事处的领导宣布任命老吴同志为长航公安局副巡视员的文件,然后请黄主任宣布南通分局党委班子成员的任免。
老吴同志以长航公安局副巡视员身份兼南通分局政委。
免去盛宝成政治处主任职务,改任南通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从治安总队调来的毕义杰,担任南通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命原东启派出所长李克平为南通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
请毕义杰和李克平发言,然后代表分局党委表态,最后请领导讲话。
正常情况下大会开完要开小会,研究分局领导班子分工,但黄主任太忙,宣布任免就要走,韩渝只能跟老吴一起率领班子成员给领导送行。
把领导们送到渡口,回分局的路上,韩渝亲自开车,扶着方向盘笑道:“政委,恭喜。”
“不就是提了个副巡嘛,一个月也多拿不了几个钱,有什么好恭喜的?”老吴同志嘿嘿一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说:“韩局,黄主任是很忙,但也不至于连吃个晚饭的时间都没有。我估计他是不喜欢我,不想看到我,在南通一分钟也不想多呆。”
我以为你不知道呢!
韩渝不禁笑问道:“政委,你以后还回不回武汉了?”
“该回就回,难道我会怕他们?”老吴同志反问了一句,眉飞色舞地说:“以前我都不怕,现在提副巡更不会怕。不过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想想真可惜,认识你太晚了,不然早点跟你家韩局一起去上海买商品房,就能跟你们一样把全家的户口都迁过去。”
“蓝印户口的政策说取消就取消,现在有好多人后悔当时没买。”
“我当时不知道,所以不存在后不后悔。”老吴同志想想又笑道:“我和我家老罗想好了,等退休之后去上海跟你做邻居。我也跟我孙女说了,让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海的大学。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总窝在武汉有什么出息,只有去上海才有前途!”
聊到考大学,韩家今天有大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