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兄既是启东预备役营的预任军官,也是南通海关副关长兼南通海关缉私局局长。
理论上,大师兄完全可以不去,毕竟他是单位一把手。
韩渝可不敢告诉她是大师兄自己坚持要去的,只能敷衍道:“他是启东预备役营的副营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上级有命令,他必须去啊。”
“你呢?”
“我现在是海军预备役,海军预备役部队主要是执行海运任务,不擅长抢险救灾,就这么赶过去不但帮不上忙,反而会给灾区添乱。”
“你爸你妈和你岳父岳母都去了,你就不担心?”
“我担心有什么用,再说不是有葛叔嘛。”
“这倒是,有葛叔在,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老葛居然取代师父成了这个“大家族”的主心骨。只要有他老人家在,大家伙感觉天塌下来都不是事。
张兰觉得有些荒唐,沉默了片刻感慨地说:“咸鱼,葛叔这次去抢险救灾跟上次去湖北抗洪不一样。我刚给师娘打过电话,师娘说他一上午就筹了一千八百万善款。”
“这么多,他去哪儿筹的?”
“全是香港老板捐的,他认识好多香港老板!钱书记就是因为知道他能搞到钱,才亲自打电话请他出山的。不然那么多钱会直接捐了,会被南通统计成数字。请他继续做启东预备役营的高级专家,这一千八百万就是启东预备役营抢险救灾的经费!”
老家的父母官,一如既往地精明。
韩渝反应过来,意识到老葛这次的身份地位很可能远超十年前的抗洪。毕竟他老人家不但有手腕,而且有钱。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有钱的人肯定更受欢迎。
韩向柠则抢过电话问:“张兰姐,启东预备役营这次出征,启东出了多少钱?”
“启东这次也没少出,市里给启东预备役营拨了两百万。”
“南通呢?”
“五十万。”
“南通还是这么小气!”
张兰的消息比较灵通,介绍道:“差点忘了告诉你们,秦主任也去了,跟葛叔一起去的,他现在也是启东预备役营的高级专家。秦主任说市里不是小气,而是这次要去救援的队伍有好几支,每支队伍市里都要安排经费。并且要考虑到接下来的灾后重建,如果上级最终确定南通对口支援哪儿,到时候要花大钱。”
第1324章 后勤保障指挥部!
全国都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
消防和地方公安特警去了,今天出发的医疗队是第三批,铁路、通信等部门也都去了人,唯独海事局没接到上级命令。
岳局坐不住了,想到刘副局长昨天提到韩渝的老部队和老战友都在四川抗震救灾,海事公安局都已经动员捐款了,便让办公室给韩渝打电话,请韩渝来一趟局里。
韩渝本以为领导打算问奥运水上安保的情况,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没想到一见着局领导,局领导就问起灾区的情况。
“岳局,您问的这些新闻上都报道了。”
“我是问抗震救灾的情况。”
“情况不太好。”韩渝深吸口气,汇报道:“我岳母是四川人,用我岳母的话说,之前只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在前往震中的路上,她才知道川西的路更难。”
岳局一边招呼刚跟进来的刘局坐,一边问道:“有多难?”
“山石嶙峋,余震不断,本就跟麻花似的盘山公路遭到大面积山体滑坡,有些横卧在道路上的巨石上百吨,并且峭壁上随时可能掉落石块,不但车进不去,连人都无法通过。她和我爱人的舅舅,也就是她哥,跟我连襟、我小姨子等医疗分队的人员,只能背着药箱请向导带她们翻山越岭走小路进去。”
“你岳母和你连襟、小姨子都去了?”
“不只是她们,我爸我妈也在那边。”
“他们怎么过去的?”
“我岳母是四川人,这几年为了帮我们带孩子,一直没顾上回四川老家看看,所以前段时间自驾游回去的,没想到赶上了地震……”
韩渝简单介绍了下家里的情况,岳局惊呆了,不敢相信他家去了那么多人。
刘局对韩渝比较了解,不觉得有多意外,而是沉吟道:“启东预备役营是我们交通系统与启东共建的预备役营,就算这次去的主力是启东路桥公司,启东路桥公司一样属于交通系统。”
“是的,启东路桥这次去了十二台挖掘机和六台装载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跟武警水电部队、四川路桥等单位一起以最快速度打通道路。”韩渝想想又凝重地说:“那些被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毁的道路,一头连着时间,一头连着生命,必须尽快打通,毕竟有路才有希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