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宸宫殿内暖融融地点着炭火,叶瑾舒换了樱粉的宫裙,坐在萧询的位上读信。
兄长已到胶东,与赵凌驻于胶兴城中。因是奉旨讨匪,胶东刺史礼遇有加,一应地形图早已奉上。听闻朝廷大军至,山中贼匪连连受挫,近来龟缩不出,城外百姓暂得平顺。
洋洋洒洒几页信纸,叶瑾舒看出兄长身心顺畅,远胜于困顿在北齐皇都。
这一封信还是萧询转交于她,倒是安了她的心。
萧询立在书案后练字。叶瑾舒望去,他今日只着月白锦袍,束白玉冠,少了几分天子威仪,恍惚间竟让她有岁月静好之感。
她叠好信纸,去书案旁为萧询磨墨。
“海晏河清,岁岁安宁。”
萧询提笔,望身旁女子容颜明媚。
这样安宁的岁月,唯愿可以一直守候。
……
晚间的榻上,被褥堆于一旁,叶瑾舒摆了一张小几。
她近来喜欢打双陆,邀了萧询对坐两旁同玩。
投骰全凭运气,少看谋算。
叶瑾舒手气极佳,一连胜三局,赢下萧询三百两银,徒留萧询对着棋盘无可奈何。
“再来一局。”
萧询起了兴致,从少年时起,他便未碰触过这等娱具。虽是简单,远不及围棋精妙,但别有一番乐趣。
叶瑾舒深谙见好就收之道,悠悠收了三百两的银票:“困了,该歇下了。”
萧询:“……”
二人很快收拾了床榻,叶瑾舒睡去里间,萧询吹熄了烛火。
殿中沉入昏暗,只不过么,若想安眠,为时尚早。
寝衣翩然落地,一室旖旎。
第22章 新年
今日除夕,宫廷夜宴依萧询吩咐,即设于朝宸宫。
除夕宴惯例是后妃陪宴,只不过萧询后宫无人,又无子嗣,显得格外冷清些。
叶瑾舒记得宫册中所载,萧询的祖父齐顺帝在时,除夕宴常设在明华殿,最盛时有一百一十二位嫔妃作陪,无论位分高低皆能列席伴驾。
顺帝子嗣繁盛,大多折于夺嫡纷争中。
这对北齐来说,抛开动乱倒是件好事。
如若不然,单是供养这些王爷,又不知要耗费多少国库。
大梁一直苦于党争,武将夺权,君主御下猜疑不断,北齐则有藩王之患。
“在想什么?”
写字的君王忽而出声,叶瑾舒反应极快:“想晚间穿哪件衣裙罢了。”她眸中带了一点笑,“陛下觉得呢?”
“都可。”萧询的确觉得无甚要紧,他的瑜安云鬓花颜,衣裳反而是次要。
不过这话听来,难免让人以为敷衍。
叶瑾舒也不在意,看了看外间天色,先行告退回宫更衣。
萧询颔首,临走时她还顺走了萧询写的两张福字。
旁的不提,萧询的书法极好。若是不做君王,说不准还能靠卖字画为生。
长庆宫内,温嬷嬷带人捧了五六身衣裙供叶瑾舒过目。
毕竟是新年,叶瑾舒望去,最后择选了一件海棠红绣连珠团花锦纹的对襟长裙。
圆桃服侍娘娘换上后,温嬷嬷暗暗点头。海棠一色娇妍,衬得娘娘面容如玉,容色倾城。后宫暂无主,衣着装扮上娘娘无需避忌。
叶瑾舒瞥了眼剩下的几套鲜妍衣裙,她先前未见过,想必又是尚服局新送来的。
按照二品妃位的定例,其实已然超出不少。
“娘娘受陛下宠爱,尚官六局也想献一点心意。”温嬷嬷替她整理着袖摆,这个道理叶瑾舒自然明白。
横竖费的是萧询后宫用度,没有她也会有旁人,她何必替萧询节俭。
梳妆毕,差不多就到了去朝宸宫的时辰。
膳房一早便为今日的夜宴做准备,一切已预备妥当。
因萧询不喜歌舞,叶瑾舒亦然,晚间的舞乐便撤了。
除此之外,虽是只有他们二人用膳,其他一应君臣规矩倒没有马虎。
帝王桌案上冷热膳食点心一共三十六品,她面前则是二十八品。
叶瑾舒看了看,其中有几道是膳房专为了她的口味而做,算是破了定例。
二人的桌案隔着些距离,一时都无话。
玉馔珍馐一道道由侍女呈上,总算让殿中没有那般沉闷。
叶瑾舒忍不住想,前两年她还未入宫时,难不成萧询都是一人过的除夕。
纵是天子,也不能让臣下在除夕团圆之际伴驾。
每逢佳节,思乡之情尤甚。
双亲尚在徐州千里之外,二哥也不在身边。说来好笑,兜兜转转陪她今岁过新年的,竟然是她以为不复相见的北齐太子萧询。
家中新年远不及北齐宫中排场,可那份热闹与爱意,无可匹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