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路并不难行,还未到黄昏时分,她已站到了寺门前。
寺门掩映在两株三人合抱的榕树间,“千佛寺”三个大字古朴而又劲逸,匾额上已有几道细细的裂痕,但无损其庄重。
有小沙弥早已等候在此,引嘉懿郡主入寺歇息。
以往每年秋天,靖平王都会来寺中礼佛,祭奠亲族。故而寺中专意为靖平王府辟了一处禅房,就在后山。
小沙弥引着路,絮絮叨叨说起这些琐碎小事。
禅房一进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山中别有一番雅趣。
顾瑜安择了东厢房来住,原本便是计划在这寺中住上一两日。
檀佳在屋中整理行囊,平淮绕着院子检查一圈,神情严肃起来。
相隔不远,那一处院落有重兵把守,等闲人靠近不得。
“贵客是昨日来的。”小沙弥只知这一点,余者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不妨事。”瑜安道。佛门清净地,如此大费周章的来客,身份必定不寻常。
话虽如此,瑜安没有什么探究的心思。
在禅房中休息了半个时辰,小沙弥来引郡主去拜见千佛寺中的法镜主持。
“师傅刚诵完晚经,现在宝殿中。”
夕阳的余晖洒落寺间,倦鸟归巢。
大殿中,法镜主持好似沐浴在佛光中,“笃”“笃”的木鱼声回荡在寺间。
“主持。”瑜安合十行礼。
昔年顾家族人亡故,正是法镜主持应小叔叔所求,为他们超度了亡魂。
法镜主持在寺中已过半生,身披旧裟,望着面前年轻的女施主,神情慈悲。
他与顾王爷乃忘年交,一年一年,他见证着那家族覆灭、失魂落魄的少年,逐渐长成一代战神,居功至伟而主不疑。
许是王爷心诚感动上苍,佛祖赐了亲人重回王爷身边。
“明日老衲会为施主开济善堂,还请施主今夜好生歇息。”
千佛寺中为顾家人设灵祭奠,即使先帝下旨重修顾府祠堂,王爷依旧年年来寺中祭念亲族。
“多谢主持。”瑜安诚意道了谢,未多搅扰主持清修。
……
沿着来时的路往禅房去,人间四月,后山的桃花灼灼盛放。
瑜安存了些赏景的心思,不过要去往后山,虽有小径,却因那处院落的贵客而封行,须得绕路。
她不免遗憾,今夜怕是赶不及了。
转身之际,忽听得一道熟悉的声音:“郡主请留步。”
层层暗卫退开,见到朝宸宫的总管,瑜安算是知晓比邻而居的那位贵客是谁。
天边霞光绚烂,为绮丽桃花更添一抹艳色。
此处乃绝佳赏景之所,桃花花瓣飘落,恍若仙境。
“你在此处作甚?”萧询望向专心赏花的人,开了口。
瑜安依言答了,不过此话,她倒是更想问萧询。
大抵是猜到了她的心思,年轻的君王道:“朕来寺中请一道愿罢了。”
推行新税制在即,以两税代租庸调,已万事俱备。
瑜安点了点头,没有多接话,并不过多关心萧询之事。
“陛下,郡主。”
脚步声近前,御前的侍女奉旨取了一件天水碧的斗篷来,萧询道:“山风凉,若要赏花,还是加件衣裳。”
侍女上前,瑜安谢绝了他多余的好意:“不必了,也到了回去用斋饭的时辰。”
“也好。”萧询颔首,“往这边走。”
他起身带了方向,回身看她。
走亦不是,留亦不是,瑜安犹豫片刻,还是抬步跟上。
斜穿过一条小径,饭菜的香气渐渐浓郁。
坐在寺中的小饭堂,小沙弥为二人端来了饭菜,原本是已装了食盒,准备送去他们院中。
他们面前的菜色一般无二,一碟蒸豆腐,一碟葵菜烩茄子,一盅冬瓜汤,虽都是些素菜,但寺中烹饪得极好。
山中泉水蒸煮出来的米饭,带着桃花的香气。
豆腐鲜嫩下饭,烩菜的酱汁亦不错。
只不过瑜安从不喜茄子,先将葵菜挑了几筷子出来,将茄子拨至一边。
差不多吃了七八分饱,她盯着碟中剩下的茄子,佛门圣地,浪费蔬食终归不妥。
犹豫的当口,对侧的君王却取走了这半碟烩菜。
大约是在军中待过,萧询于饮食上没有她想象的那般挑剔。
用过饭,二人同行一段,各自回禅房。
“陛下,”高进入屋请示,“是否要起驾回宫?”
天色已暗下来,若要下山须得快些。
“不急。”萧询淡淡道,“再多留一日便是。”
第37章 狼狈
瑜安从济善堂出来时, 下起了绵密的小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