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安甚少出席此等场合,一则没有多少兴趣相投的友人,二则流水般的席宴,年轻的世家郎君与贵女聚在一处,存着相看的用意。
她并无此心,亦不想招惹麻烦,只接了一封马球赛的邀约。
这一日天气甚好,瑜安换了身轻便衣裙,吩咐人从库房中寻出了一只风筝。
“郡主,表小姐今日去赴了平南侯府的赏花宴。”丹泓道。
瑜安点点头,难怪晨起便未见过她。
手中的风筝正是新岁的贡品,绘的是绮燕,神态灵动。
借着春风,风筝腾空飞扬。
瑜安手中的风筝线张弛有度,附近得闲的侍女都三三两两聚到花园中,看郡主放风筝。
远处的亭中,萧询与靖平王议事,望见一只灵巧的风筝在天幕下翻飞。
春色正浓,枯坐于书房中也是无趣。
兵部拟来的条陈一式两份,呈在二人面前。
去岁福王世子勾结苍南军谋逆,余党未尽除,萧询已命亲随接掌福王封地。叛乱大体虽平息,却也牵扯出道台军诸多弊端。
大齐建朝伊始,高祖皇帝设三支道台军,数代下来,道台军主将势力日益坐大,招致动乱。
挟平叛之势,重整道台军军制势在必行。
年前因忙于收整叛军,扫清余部,兼之王叔返回青州,此事暂且搁置,只让兵部先行草拟改制之法。
王叔擅治军之道,朝中无人能出其右。
……
亭外护卫层层把守,高进估算着时辰,陛下同王爷已商议了半个时辰有余。
见二位主子起身,他忙迎上前去。
帝王回宫,由靖平王作陪穿过花苑时,渐渐靠向那风筝的方向。
春风拂面,绮燕的风筝忽地斜斜落下,不知出了什么岔子。
等萧询行至近前看清人影时时,瑜安已挽了衣裙,踩上树旁大石,借了力,轻巧攀上了树冠。
绮燕栖于树,在一树碧叶间格外醒目。
地面上的丹泓还握着半截断了的风筝线,正紧张地望向树间时,冷不防随众跪地行礼:“陛下万岁万福。”
“王爷金安。”
瑜安居高临下,透过树影望见了着玄色常服的萧询。
她试着踩在尚算粗壮的树杈上,扶着树冠,很快伸手够到了那一只风筝。
树叶随她的动作落下不少,萧询面色不豫,侍卫皆在,什么时候要她一个女儿家自己动手。
他上前几步,预备接了人时,瑜安却将风筝抛给底下人,顺着原路轻跃于地,稳稳当当。
除了裙摆沾上些痕迹,并无任何闪失。
“陛下万福。”
瑜安行了礼,神情轻松。
萧询有两分斥责之意,却是出于担忧:“不过一只风筝,何必如此冒险。”
瑜安应下,回道:“陛下说得是。”
态度乖巧,但萧询知道,她根本未听进去半句。
“陛下见笑了。”相较萧询的紧张,顾昱淮倒是淡然许多。
这孩子自小便是如此性子,这么些年都未改。他眸中含笑,打了圆场。
帝王御驾回宫,萧询揉了揉眉心:“朕记得,寿郡中今岁贡品,还有几只纸鸢?”
“回陛下,正是。”高进稍加思索,答话道。
“寻出来,送到靖平王府罢。”
“奴才领旨。”
……
“小叔叔寻我?”
用过晚膳,瑜安到了致清院中。
顾昱淮道:“明日我要去庆南军的驻地一趟。”
庆南军是北齐皇都四周驻扎的三支道台军之一,离皇都三百余里。
他未过多言明朝政之事,只道:“这两月,我怕是都不在京中。”
原本他无甚牵挂,巡视也好,出征也罢,偌大一座王府不过是个落脚处。
但眼下瑜安在府中,情形大不相同。
瑜安点头:“小叔叔安心去便是。”
军队驻地她自是不便前往,留在皇都无妨。
顾昱淮叮嘱了一番,两月光景说长不长。
“若有何事,便来信告知。”
他留了信鸽在府中,通信无碍。
“还有……”他欲再提一提君王之事,想了想,终归止了话头。
……
城北的马球场今日有马球赛事,瑜安在王府外与兄长碰了面,一同前往。
“靖平王出京了?”
“是,小叔叔上月月末走的。”
叶琦铭“哦”了一声:“如若在王府待着冷清,回来住两日也好。”
他难得休沐在京,自然想多见见妹妹。
“好啊。”
瑜安吩咐人传话,命丹泓收拾几件衣物送到魏宁侯府,马球赛毕便直接随兄长归家。
这一处马球场乃前代所建,到了本朝,由官府接下改建,久而久之,多供北齐勋贵子弟入场打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