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穗编得并不高明,叶琦铭挂于剑上却很是相配。
兄妹二人间从不必言谢。
虽则身处异乡,双亲兄长远在徐州,可二十五岁的生辰,叶琦铭并不觉得遗憾。
……
才一夜的光景,叶校尉身边有个漂亮小娘子的消息几乎已经在校场传开。
见过的人吹嘘得天花乱坠,那模样,那身段,真真是顶尖的美人。神女一般,却叫人生不出丝毫亵渎之心,只远远看上一眼都觉满足。
有好事者问到叶校尉面前,不知何时能喝一杯喜酒。
叶琦铭没好气道:“那是我妹妹。”
“妹妹?”
问话的是与叶琦铭一同往胶东剿匪的刘校尉,叶琦铭含糊道:“义妹,自小一起长大的,也上过战场。”他语气中不无骄傲,“我妹妹的箭术,在我之上。”
他没必要在此事上骗人,刘校尉抱拳:“从前没听叶兄提起过。误会,误会了。”
叶琦铭只是笑笑,没有多计较。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消息传的速度实在太快,总有混淆之人。
“陛下。”
西山兵营由宁国公赵成管辖,他随在帝王身侧,陪着巡视整座兵营。
“军中的闲话,多了些。”萧询淡淡道。
第50章 追妻第三月——和亲郡主
回城时瑜安便不与萧询同路, 而是等休沐的二哥一起策马而回。
“比一比?”叶琦铭勒住马缰。
“好啊。”瑜安爽快应下,她同小叔叔说的便是今日回府。
雨后的天气极为舒爽,兄妹二人默契十足。骏马疾驰在官道上, 一前一后,二人将护卫远远甩开。
一日的路程有些紧凑,二人午时只在路旁的茶肆稍作歇息。
军中赶路是常事,叶琦铭不必提, 瑜安更不是娇气的性子。
今日无雨, 黄昏时分, 北齐皇都的城门已遥遥在望。
瑜安也瞧见了等在城门外亭中的小叔叔。
顾昱淮将时间算得颇准,果不其然瑜安未乘车驾。
“王爷安好。”叶琦铭翻身下马, 行晚辈的礼数。
顾昱淮淡淡应了一句,尔后道:“走罢。”
守城的将军远远见到靖平王坐骑, 特意过来请安, 兵士恭敬放行, 未多耽搁时辰。
除此之外,瑜安却发觉城门口盘查较之往日格外严苛些。
她问出心中所想,顾昱淮为她解惑:“下月初,南陈使团入京。”
瑜安旋即了然。当今天下大势, 北方齐梁对峙, 南方则是诸国林立,其中以南陈势力最盛。
去岁南陈递了国书,主动与北齐交好, 并定下使臣出访。开春后使团动身, 算算日程的确快到了。
看来北齐皇都很快便有一场热闹。
叶琦铭这一趟值守毕, 先行回魏宁侯府休整,同妹妹在池画巷前分手。
他与靖平王告辞, 顾昱淮从袖中取出一物,隔了些距离掷与他。
叶琦铭顺利接了,是一枚木制的令牌,其上只有一个“顾”字。
“多谢王爷。”他愣了愣,随后道。
有这枚令牌,他去靖平王府寻瑜安应该容易许多。
顾昱淮微一颔首,无需多言。若遇上何事,凭此信物他自会相助。
……
“去了趟西山兵营,瞧出什么没有?”用过晚膳,顾昱淮道。
瑜安只是自己的猜测:“若要开武举,最好的自然是从各州郡中筛选,平民子弟皆可参与方不违初衷。不过因是第一次开武举,还是徐徐图之为宜。从兵营子弟中选,世家反对的声音更少。”
所以西山兵营萧询是必去的,带上她同往,不过是因二哥生辰凑巧罢了。
“我记得,西山兵营主将乃宁国公赵成,是陛下的心腹。”
在小叔叔面前,瑜安无需避忌,侃侃而谈:“与大梁不同,北齐尚武。朝中几大世家皆随齐高祖征战天下,子弟拥有世袭的官位荫封。可惜几代下来,虽有像世子赵凌这般的翘楚,但大部分都有德不配位之嫌,于国无益,空享俸禄,上不了战场。”
北齐厚待武将是惯例,所以小叔叔甚至能以军功封王。
“朝中开武举,初衷是从平民子弟中选拔将才以任武职,明面上百利而无一害。只是却触动了世家利益。新的实职授给能者,还要有虚职供养世家子弟,二者之间如何平衡,是陛下该考虑的。陛下调魏国公世子往平州,想必有安抚魏国公府之意。”
魏国公府得了实在的好处,便少争执。
“不过有一点,要提防冗官冗兵之害。”
世家的位置不能动,新的官职要增添,对国库是不小的负担。好在明帝在时国库有些积攒,萧询改税制也是为了开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