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南陈使团到来后,本就热闹的世家间更是流水宴席不断。清涵郡主纵然爱热闹,四下里赴宴难免觉得疲累。
“还是你好,成日里能躲清闲。”
除了宫廷推不掉的席宴,她就没见瑜安赴过谁家的帖。
北齐这一代没有公主,清涵郡主作为康王嫡女,宗室贵女之首,皇室对她的期许自然不同些。康王妃疼爱女儿,但对其礼仪规矩的教导从未有过懈怠。
两个女孩儿说话间,软轿到了翠微宫外。
昌王与顺颖郡主作为宴会的主人家,已在正殿中。安王和裕王也先她们二人一步到。
彼此见过礼,清涵郡主唤了两声堂兄。
明帝子嗣不多,安王和裕王皆是妃妾所出。安王年长,王妃是明帝在世时亲自为他定下的。
“嫂嫂今日怎未一同前来?”清涵郡主好奇道。
“她啊,昨日随岳母去千佛寺礼佛去了,过几日才回来。”
安王笑容温煦,也对瑜安一颔首。
瑜安与这两位王爷不大相熟,不过从裕王眉目间,还是能看出同萧询有几分相像,只是神色更为温和。
侍女给二位郡主新沏了茶水,是南陈特有的花果茶。花香与茶香交融,馥郁清香。
几个年轻人凑在一处,开始虽有些拘束,相处一阵后殿中渐渐也放松起来。
没有人想去看戏,清涵郡主便组了局想打叶子戏。多出两人,昌王主动相邀一人弈棋。
安王笑着道:“嘉懿郡主如何选?”
清涵郡主一心扑在叶子戏上,顺颖郡主同昌王是堂兄妹,让这两位主家在一旁对弈也不妥。
便看瑜安心意,想要玩叶子戏或是下棋皆可。
瑜安想了想,今日不愿多费神:“打双陆如何?”
佳人开口,昌王无有不应。
侍女备好一副新的双陆棋,瑜安同昌王换去了东侧的桌案上。
双陆棋多凭运气,掷骰子看点数就好。
至于叶子戏那一桌,因南北规矩有些差异,顺颖郡主入乡随俗,上家的裕王还耐心为她讲解。
斗双陆若无筹码就少些乐趣,昌王陈旭备了一枚双鱼佩,瑜安想了想,干脆取了一锭黄金。
陈旭笑道:“郡主当真省心。”
他眉目生得俊逸,自带一股风流。瑜安知晓他是南陈国主第五子,因母族出身高,生母又获帝宠,一贯很得南陈国主喜爱。
就是不知,他对储位作何想。
瑜安只管掷骰子,南陈的夺嫡之争与她无关。
“五点。”
轮到昌王陈旭,却是掷了一个“一”。
两相比较,瑜安点数大,便是她先手。
双方各有十六枚棋子,先将棋子尽数移到终线者得胜。
扔了十几轮的骰子,能走的棋子与线路渐渐增多。
瑜安手气不错,棋路走得很顺。
只要看淡胜负,双陆棋就颇为轻松,比不得一旁的叶子戏拼杀。
“郡主请。”
陈旭虽落后,但唇畔一直带着笑意。
与美人打双陆,本身就是趣味无穷。
叶子戏走了两三圈,殿外内侍唱和,陛下驾到。
殿中几人俱起身相迎,行过礼数。
瑜安同萧询对望一眼,虽说上次两人不欢而散,再见时倒也没有多少尴尬。
殿中又因帝王的到来拘谨一会儿。
萧询没有加入局的心思,只单单去看瑜安打双陆。清涵郡主早有所料,继续组了叶子戏。
又掷了几轮骰子,不知怎的,萧询一到,瑜安手气急转直下。原本还领先陈旭几布,慢慢风头逆转,最后竟叫他后来居上,胜了这一场。
输出去一枚金锭瑜安还不心疼,神色复杂看了萧询,觉得是他破了自己的运道。
……
南陈的菜色偏向甜口,偶尔尝一次还觉无妨。
听闻今夜掌勺的厨子是原先在南陈宫廷侍奉多年的,因昌王出宫建府,南陈国主特意命他跟随。
用过晚膳,清涵郡主本想继续娱戏,忽觉一阵不好。
她同侍女耳语两句,有六七分确信自己是来了葵水,寻了个府上有事的借口先行离席。
昌王和顺颖郡主送了客人,回来叶子戏的桌上正好能补上清涵郡主的缺。
最后兜兜转转,剩了瑜安去陪帝王打双陆。
萧询一副政事清闲的模样,坐在黑子那一侧。
瑜安接了骰子,想起萧询的双陆棋还是自己教会的。
骰子摇动间,瑜安今夜的风头实在太差,一连输了萧询三盘。
二人仍是以金锭作筹码。
瞧着第四盘双陆棋,陛下十四枚棋子过了终线,已然胜利在望的情形,高进忽然想到,这莫不就是情场失意,赌场得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