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叔叔永远只挑些轻松的告诉她。
顾家所有物件,在那场大火中尽数付之一炬。
纵然小叔叔重修了顾府,许多东西终归再难挽回。
“陛下从何处寻来的这幅画?”瑜安轻声问道。
“暗卫追查郑明珠下落时,一位姓李的画师送来的。听闻此画是他父亲所作。”
二十年前,年轻的李画师为一对夫妇作下此画。因他极为满意,在征得客人同意后,又临摹了一幅留在摊上,用以招徕顾客。
机缘巧合,就留下了这幅肖像。
画中女子的样貌,同郑明珠确有六七分相像。
她神情温柔,同瑜安记忆中的身影重合于一处。
“此画我可以带回去么?”
不是什么紧要之物,萧询颔首:“自然。”
瑜安仔细收好画卷,放回盒中:“多谢陛下。”
殿外,侍从通传道:“禀陛下,靖平王到了。”
这几日小叔叔在军中,瑜安想等他一道回府。
萧询与小叔叔去正殿议事,瑜安便留在这儿喝茶。
昭宸宫的书房,外朝机要并不多,书柜上还摆着萧询常看的闲书。
他们二人不知在商议什么,瑜安等得无聊,起身从架上挑了本书,打发辰光。
虽是史书,但言之无物,瑜安略略翻过就罢了。
她换了一本书,翻开时,才发现其中夹着的一张小画。
瑜安拾起,画上女子一袭樱粉色的衣裙,正在棋盘前学棋,神情专注。
是……她的画像。
窗边一株桃花灼灼盛放,人与花相映,竟有岁月静好之感。
瑜安认得其中景,那是代郡城中,她还留在萧询身边时。
她不会下棋,萧询闲暇时便教她。
她不敢拒绝,生怕露出破绽,勉力扮出一窍不通的模样。
可惜没把握好度,似乎笨得过头了些,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萧询却是无比的耐心。
他对她,几乎算是从头提点,没有一句重话。
代郡往事,瑜安本以为自己已尽数忘却。
画上落款的字迹是萧询手笔,宣和元年。
是他登基不久后。
瑜安默然许久,将画像好生夹回书页中,只作不知。
……
同小叔叔回府时,瑜安怀中抱着双亲的画像。
“怎么闷闷不乐的?”顾昱淮道,下意识以为,莫不是小皇帝欺负了瑜安去?
瑜安将画示与他,声音有些疑惑:“小叔叔,我同爹娘……真的一点都不像。”
顾昱淮骤然见到长兄长嫂的画卷,也是一怔。
反应过来,他旋即道:“这有什么。我同你祖父母,也是没有半点相像。”
天下孩儿,未必都肖似父母。
顾氏箭术一脉相承,可从来没人说三道四,他不是顾家的孩儿。
顾昱淮笑道:“再说了,你要像嫂嫂便罢了。若是像我大哥,还不知得多难看。”
“扑哧”一声,瑜安被小叔叔逗乐。
……
静颐院内,哭天抢地的郑明珠总算被郑媪好生劝下。
方才她陪着明珠去见靖平王,请王爷作主白日里明珠被嘉懿郡主所伤之事。
孰料王爷绝口不提,只让明珠安心在府中长住,与郡主好生相处,又命人送来大宗的礼物安抚。
这大半月来,王府一直锦衣玉食待着她们,各色好东西是流水般送来,郑媪料想靖平王已然核实明珠的身份。
她没有意外,明珠的身世经得起推敲。这些日子她一直纵着明珠在王府生事,也是想试探王府其他人的心思。
嘉懿郡主不是个忍让的性子,哪怕知晓自己不是王府亲生女,依旧有恃无恐。
这也难怪,毕竟她身后有一国之君做靠山。
郑媪并不奇怪帝王对嘉懿郡主的偏爱。只是她原本以为,依靖平王顾昱淮的性子,只要知道嫡亲的侄女儿在何处,必定会不计一切代价回护。
可现下看来,哪怕确凿的证据摆在他面前,他的态度依旧不够明朗。
看来这些年京中富贵,已经磨了他的心性。
他才从边关接回那个女孩儿不久,想必没有多深的感情。
郑媪以己度人,有齐帝在,这位嘉懿郡主的确于靖平王更有价值。
甚至于……嘉懿郡主本就是靖平王精心挑选带回,以献予齐帝,延续王府圣宠。
郑媪有此想法,苦于无人相商,只能先按捺在心中。
靖平王府上下人等口风严实无比,根本探听不出任何有用的消息。
郑媪转念一想,其实只要能留在王府,明珠拿不拿回郡主的身份无妨。
郑明珠不算蠢笨,郑媪委婉劝慰她道:“嘉懿郡主的身份是宫廷亲自行过册封礼的,你要体谅王爷的难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