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之下。
淳安县内却并不平静,连日的粮价战搞得百姓苦不堪言,刚下跌下去的粮价,没有李渊洛的出手调息,又开始上涨。
“少爷,如今粮价又涨起来了,现在已经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斗了,该收手了吧?”
杨致远身旁的小厮问道,这些日子他们可是没少收购粮食。
杨致远一点儿不服输,李渊洛能靠着成山的粮食来一手操纵淳安县内的粮价,他为什么不能呢?
就算淳安县内的粮价崩盘了,可还有周边呢,这些县内更好操作,都是知府刘宋的人,能给他们杨家行方便。
此时,厅内坐着的并非只有杨致远一人,还有淳安县内的一些小地主们,光靠着他杨致远一个人,力量终究有限。
来时带的银子也不够,可这些地主家境也算殷实啊,杨家能跟他们合作,是他们的荣幸!
杨致远放下手里的茶杯,淡淡笑道:“诸位意下如何?”
“哈哈哈,杨少爷以为呢?这粮价可是还没涨到最开始的高度,说不定还有上涨的机会。”
“是啊,淳安县也不止我们一伙人在收购粮食,那些外来的客商也在收购,不过我相信他们肯定没有杨少爷消息灵通,到时大可让他们来接盘!”
“好生歹毒的计谋,不过……我喜欢哈哈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没有要收手的意思。
这就是人的贪欲作祟了,总以为还会再赚。
杨致远嘴角微微抿着笑笑,“各位都是淳安县的聪明人啊!”
听着杨致远的吹捧,众人皆是面露喜色,却有人担忧道:“杨少爷,我倒是不担心粮食砸在手里,我周家代代是淳安县地主,粮食多些也无妨,可……再涨下去那些泥腿子还能买的起几石粮?”
一语点醒梦中人,厅内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对啊,涨不涨价是由他们说了算,可若是没人买,那也没用!
“各位不必担心!”杨致远声音高昂,站起身来,环视众人,“各位都晓得家父跟知府大人是何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