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些也不怕朕听了生气,皇后听了烦心,”上皇勉强笑着打趣太后道:“太后要做老师,也得看学生有没有这个兴趣罢,杨娘子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郑太后倒未曾注意到这一点,杨徽音不过入神瞧了片刻,就被太上皇发现,连忙起身行礼告罪,她稍有些局促:“娘娘生得太美,斗胆看入了神,御前失礼,万乞天恩见谅。”
她其实更想看一看圣上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作为妻子,了解他和他身边人比以前更多更近一点,结果看着看着,竟然有些失礼地入神。
杨徽音自问本身也不算太保守的女子,只是讨好婆母上还是采取了固有谦卑温和的态度,其实太后所说的一切她都很感兴趣,甚至还想继续听下去。
太后并不虚伪客套,还讲了许多皇帝小时候的趣事,有些趣事依照圣上的性子,恨不得一辈子不教她知道。
太上皇抿紧了唇,并未说什么,太后却莞尔:“三郎惯是严苛,这有什么,一把年纪还能被人夸赞,我高兴还来不及,说起来当年,皇后还曾错认我做姐姐。”
“你总是有理的,”太上皇想要反驳些什么,最后也忍下了,淡淡道:“回去罢,也该用晚膳了。”
郑太后本来就很喜欢瞧见年轻的男女,对马上要成为自己儿媳的小姑娘印象也不错,她望了望外面犹晴的天,“皇帝他们玩起来哪还记得时辰,宵禁前能不能赶回来还是两说,留皇后用膳好了。”
太后赐膳,当然不能推拒,杨徽音想了想圣上白日里的话,正是心鼓咚咚,她也情愿晚些回去,柔声谢了恩,但是在长辈面前,也没有打算尝一尝长信宫小厨房手艺的想法,只预备一会儿接替宫人,侍候太后用餐。
然而才不过又等了一刻钟,天色刚刚有些暗,紫宸殿便来了一队送猎物的内侍,说是请太后尝一尝皇帝与长公主新得的鹿肉和野雉。
顺便接杨徽音回紫宸殿去共用晚膳。
太后愣了愣,但到底也是从这个年纪走过来的,如何不明了皇帝这时候的孝顺,哂笑了一声,侧过头和杨徽音感慨道:“果然是年轻夫妻,一刻也不愿意分开,你随他们回去,正好尝尝新鲜味道,上皇这两日持斋,晚膳寡淡得很。”
“夏日里正好用些清淡的菜品,”杨徽音的脸慢慢浮起一层绯红,她推辞道:“我留下来侍候娘娘罢。”
郑太后却以为她是在自己面前不好意思,矜持害羞,反而催促,含蓄道:“这有什么,咱们往后相见的日子还长,你现下回去,也能劝谏皇帝少进些鹿血,省得自己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