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啊,对对对,咱家当然能认得出来官家独创的瘦金体,这有问题吗?”
吴尚书看着那一脸懵逼,一副傻子般口歪眼斜的杨中官,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杨中官你可知晓,这是一位年才十一岁的考生答卷。”
此言一出,杨戬脑中闪过了官家对自己的叮嘱,立马脸色再变,一副惊喜交加的模样。
“你的意思是,这些考生之中,果然有一位年轻人会写瘦金体?”
“……杨中官你此言何意?”这下子,吴尚书可真有些抓狂了。
难不成,陛下拿他的字体交给自己瞻仰,又让心腹宦官杨戬入考场。
这一切,不仅仅只是他口中所说的那些理由那么简单。
“杨中官,你最好跟本官解释清楚,你入贡院的目的是什么?
还有,你方说那句‘这些考生之中,果然有年轻人会写瘦金体’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看到吴尚书那副气极败坏的表情,杨戬不由得心中一动。
怎么办?现在吴尚书让自己说,应该说些啥,怎么才能够打动这位吴尚书。
这着实相当考验杨戬这位官家身边心腹奸宦的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
好在杨戬再过来之前,就已经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心中已经整理出一套话术。
现如今临机决断,直接拿来用,也不是不行。
杨戬发出了一声长叹,这才无奈地坦白道。
“也罢,既然吴尚书你都已经看到了贡院考生之中有人会‘瘦金体’,那咱家也就不再隐瞒了。”
“其实这事吧,说来话长……”
“……”吴尚书看到杨戬一副长吁短叹的模样,恨不得扑上前去挣着这货的脖子让他痛快点。
但见杨戬先是鬼鬼祟祟地打量了左右,这才小声地解释起了原因。
也就是在差不多两个多月之前,官家开始做起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他见到了一位谪仙,谪仙告诉官家,说是他日后会遇上一位有大机缘的国之栋梁。
官家追问是谁,谪仙并未说明,只说你们有缘自会相见。
不过道祖还是给了官家一个机会,许官家一个机会,在梦中见那年轻人一次。
“于是,官家便在梦中见到了那位年轻人,可惜却看不清楚面容。”
“官家想要为了在以后,自己能够一眼就能够认出这位谪仙指认的才俊。”
“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自己独创出来没多久的瘦金体传授给那位年轻人。”
“并且与那位年轻人约定,让他参加科举。”
“而且谪仙告诉官家,此子绝非凡俗之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这话自然是要为高璋现如今那不高的文化水平打好背书。
“……”吴尚书目瞪口呆地看着跟前神采飞扬侃侃而言的杨戬。
在这个封建迷信相当严重的时代,杨戬口中说出来的这个故事。
再加上现在自己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才开蒙三年,年仅十一岁的高璋所写出来的瘦金体,由不得他不相信这神奇的故事。
听着杨戬之方,看着那份策问,吴尚书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
“居然是天上的谪仙向官家举荐的国之栋梁,难怪,难怪那高璋能作出这等文章……”
“这,这篇文章怎么了?”杨戬下意识地追问了句。
“本官亲眼所见,那高璋亲口承认,这篇精采绝伦的文章,就是出自他手。”
“???”
第六十一章 我不相信,除非你们立字据
“精彩绝伦?吴尚书,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杨戬的嘴,直接夸张地咧到了极致,足以塞下一个拳头,半天才口歪眼斜地反问道。
咱家虽然身体残疾,但是脑子绝对绝不残疾。就这水平,你居然说精彩绝伦?
吴尚书忍不住脸色一板,瞪了杨戬一眼低喝道。
“本官像是那种喜欢开玩笑的人吗?”
“你知道不知道,这篇策问,虽然行文十分幼稚。
甚至有些地方不通文墨,但是却足可解决如今我大宋武备废弛之痼疾。”
杨戬看着板起了脸,语气也十分严谨甚至郑重的吴尚书。
看了一眼天空,总有一种晴天白日见了鬼的荒诞之感。
“啊?那小子,啊不……那位高衙内,他还有这等本事?”
吴尚书打量着这位表情充满置疑的杨戬,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杨中官你这是在置疑本官的眼力?告诉你吧,这篇文章,可算得上是本官数次主持科举以来极为难得的佳作。
剖析问题最为精妙,入骨三分。解决问题之法独辟蹊径,但足可解我大宋从仁宗年间至今的武备废弛之痼疾也……”
杨戬摇了摇头,满脸难以置信。这叫啥,天无绝人之路吗?
“看来,官家的梦,居然是真的。”
原本觉得那高璋也就是一个嘴皮子又甜又溜道的小孩子罢了。
得蒙上天垂青,让官家于梦中授他瘦金体书法。
可现在,这位博学多才的礼部尚书,居然认为高璋是一位难得的经世济民大才。
那岂不是说,自己丢掉了官家郑重交给自己的那枚好宝贝,由此担惊受怕老半天,完全就是演戏给瞎子看?
吴尚书看到杨戬在那里呆若木鸡,一副神游物外的表情。
也懒得再跟他聊下去,抄起了那份试卷,回到了那高璋的跟前。
看到试卷终于回来,高璋赶紧抄起仔细打量半天,生怕这位吴尚书嫉贤妒能,搞坏了自己的答卷。
“不用担心,本官没有弄坏。你好好安心做题便是。”
听到了这话,高璋砸了砸嘴,忍不住指了指自己那份答卷,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
“二位考官,不知学生这份答卷,能否通过科举省试?”
听到了高璋居然问得如此直白,吴尚书与那陈侍郎相视一笑。
哪怕是昔日那些参加进士科的天才人物,怕也不敢直接跟考官当面讨论这种问题。
果然,这还真是个天真的孩子,想法实在是太过简单。
吴尚书笑眯眯地抚着长须。“倘若本官觉得,凭此策问,可过省试,你当如何?”
看着吴尚书与那陈侍郎这两位成年人脸上那轻松的表情。
高璋脸色微黑,想调戏老子是吧?
“倘若学生能凭此策问,可过省试,那接下来,学生自然就休息了。”
“……”吴尚书听得嘴角一歪。“难道你就不想更进一步?”
高璋想了想,觉得还是实话实说。
“我还是个孩子,能过省试,想来都会很引人瞩目,所以低调一些,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倘若凭此篇策问,不能过省试,你当如何?”
“那还不简单,再作一篇呗。”高璋双手一摊,满脸的理所当然。
就好像,凭他的才华,顶多两篇策问,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似的。
这直接就把吴尚书与陈侍郎给梗的半天作声不得。
“这还真是个孩子……”
陈侍郎嘴角忍不住扬了起来,打量着这个高太尉之子。
虽然高太尉是个靠玩球幸进的奸佞之臣,但是眼前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却是无辜的。
至少他的聪慧与才华,这些都假装不来。
而吴尚书目光闪烁半天,朝着陈侍郎低语两声。
陈侍郎两眼一亮,转过了头来,朝着高璋露出了一个类似狼外婆的笑容。
“你既然那么自信,不如,让本官在剩下的题目中,替你挑一题。”
“倘若你也能够在这篇策问答卷里言之有物,那么,本官与吴尚书,都可保你能过省试。”
“真的?”高璋顿时两眼一亮。
吴尚书一脸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当然是真的,难道堂堂礼部尚书与礼部侍郎还能联手诓你一个小娃娃不成?”
高璋眼珠子一转,空口白话的,谁知道真假,看到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顿时有了主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