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家乡不受战火的蔓延而战,为亲人而战。
原本只是十余名乡兵在这里听,可是随着高璋那有理有据的分析,还有他那清脆而又悦耳的嗓音。
吸引了正在这运河堤岸上乘凉的将士们,朝着这边汇拢而来。
十余人,几十人,甚至过百人,密密麻麻地聚拢在这段运河堤岸边上。
高璋向来不知道什么是怯场,看到人越来越多,他的嗓音也就越发地嘹亮。
听得那些乡兵、禁军士卒们也频频颔首不已。
而此刻,去船上寻高璋未果,知晓他微服巡访的几位指挥使此刻正屁颠颠地朝着这边快步赶来……
“前边那里怎么回事,聚拢了那么多的士卒,难不成……”
一名都头看到了前方的那越来越多的士卒聚拢在河岸边,不禁脸色一变,回头朝着那许指挥使和另外几位将军大声招呼道。
许指挥使一看那里怕是没有一千也得有七八百人,脸色开始发白。
“肯定是在那边,快,快点,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我的小祖宗……”
而此刻,近千名禁军、乡兵都围拢在些,满脸新奇地看着这位锦袍华服的小娃娃在这侃侃而言之际。
终于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很快,人群分出了一条道路,让那几位披盔带甲的将军出现在了那片不大的空地上。
随后,这些禁军与乡兵,就看到这几位衣甲鲜明的将军们快步来到了那位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娃娃跟前恭敬地行礼。
瞬间,过千士卒顿时骚动了起来,而一直呆在距离高璋不远处的那位乡兵头子,直勾勾地看着那上前将那几位将军扶起来的翩翩少年。
此刻,他们的脑子全都乱作一团,这个孩子是谁?这个长得又好看,说话又好有道理的孩子,莫非……
随着那窃窃私语之声越来越大,眼看着人群越来越骚动,高璋干脆招来了富安。
将那紫袍披到了身上,玉带扎上,又将官帽的两根帽翅也插好戴到了头上。
毕竟这些可都是显示自己身份的装备,这个时候再不拿出来,谁会相信自己?
示意对方蹲下之后,自己直接坐到了富安的肩膀上,用骑大马的姿势,立于牛高马大的富安身上。
这才双手朝着四周一礼,吐气开声。
“诸位叔伯,现在,小子自我介绍一下,我便是朝廷委任的两浙路巡抚使、宣抚制置使,姓名高名璋……”
“你就是那个神童状元高璋?!”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发出了兴奋的吼叫声。
“正是本官。”高璋用力地点了点头,朗声答道。
下一刻,原本只是有点骚动的人群瞬间就沸腾了起来,直接就把高璋看傻了眼。
好在那些士卒虽然很兴奋,可好歹没有一拥而上,还是都纷纷兴奋地喊着状元公。快来看状元公,活的,居然比我孙子还小云云。
直接就把高璋给整不会了,但好在赶来的那些将军们的亲兵清出了一条通道。
高璋就干脆继续骑着富安,朝着四周拱手抱拳,慢慢地由着富安托着自己朝着人群外行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嗓门的禁军士卒忍不住高声叫嚷起来。
“状元公,你真的要跟我们一起打反贼吗?”
“要是那些反贼杀过来,状元公你会留下来吗?”
此言一出,原本还显得十分喧闹的人群,瞬间变得悄无声息。
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这位名满天下,名誉极佳,骑着随从大马的翩翩美少年。
“我高璋奉天子诏平定江南贼患,焉有见贼而逃的道理?
在此我高璋对天立誓,我愿与诸将士,共进同退,若违此誓,天打……”
誓言都还没有说完,人群再一次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状元公,我等愿追随状元公死战!”
“我等原追随随状元公死战!”
一人,十人,百人,千人一声声犹如惊涛骇浪一般的怒吼,震得堤岸都在瑟瑟发抖。
远处朝着这边赶来的乡兵、禁军士卒都纷纷地大声附和,足可令天地色变。
看着这一幕,高璋用力地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拳头,一下,又一下地伴着这些士卒们的喝呼声高举。
第四百三十六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神童状元
不论是那些披盔带甲的将领,又或者是杨都知与方百花,全都呆愣愣地看着这位坐在亲随肩头。
频频高举起拳头,眼眶已然发红的神童状元……
神童状元高璋,原本真的在这里,居然是就在所有人身边。
看着这位还是个孩子的状元郎,以骑大马的方式,出现在了堤岸边上。
几乎所有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禁军、乡兵士卒都特地赶来看上一眼。
毕竟十一岁就金榜题名的状元郎,可是有科举以来唯一的一位。
这么年轻的文曲星,谁不想看上一眼。
富安感觉自己的腰都快要断了,当然不是公子的体重所导致的。而是那些纷纷拥挤上前来的禁军乡兵的士卒过份的热情。
让那些保护他与公子的士卒频频挤压之下所造成的后果。
好在离开了那段堤岸之后,高璋坐到了马背上,继续一路勒马缓行,等回到了码头,足足耗费了大半个时辰的功夫。
当听闻这位名满天下的神童状元要与大家一同平定朱氏之乱,并且要与一众士卒同进共退之后。
直接就让这些原本心有惴惴的禁军、乡兵将士们的士气大涨。
而大营里边的话题,也不再是议论贼军如何,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位面如冠玉、俊美无双的神童状元郎。
而他那番鼓动激励将士们战斗的话,自然而然地也被传播了开来。
……
“士气可用,军心可用,想不到状元公您这么出去走上一趟,居然能够起到这么大的效果。”
许指挥使看着那些仍旧聚集在码头眷恋而不肯离开的将士们,扭头看了一眼仍旧立身于甲板之上,频频挥手的高璋,忍不住感慨地道。
“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之前,并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罢了。”
高璋看着那一张张纯朴而又憨厚的笑脸,幽幽地发出了这样一声轻叹。
这话,让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他的脸上。
杨都知张口欲言,最终还是悄悄地咽下了想要脱口而出的疑问。
而那些诸州将领,用一种疑惑的目光打量了高璋两眼。
很想说,怎么可能不知道,当兵吃粮拿饷,再境界高一点,自然就是封妻荫子,还能有什么为何而战。
不过想到这位状元公乃是文曲星,说出来的话,兴许也就只有那些读书人才能听得明白,大伙也很识趣地没有追问下去。
都是好几十岁的人,谁乐意听你一个小娃娃说教?
“许指挥,你来寻本官,可是有事?”
在那船舷站了足有一柱香之后,这才转入朝着船舱行去的高璋揉着发酸的胳膊开口问道。
“状元公,那朱氏贼军目前已然驻军于两州交界之地,兵马约有五六千之数。”
“而且还派出了侦骑,怕是意图要探明我军真实实力。”
“五六千人……那就是打不起来。”
高璋砸了砸嘴,不禁有点蛋疼,朝着那杨都知看了过去。
“状元公放心吧,战书已经送过去了。只是效果如何,咱家着实也不能确认……”
“无妨,正好让咱们的援军,好好休整休整,毕竟刘将军他们也着实够辛苦的,等等吧,反正本官给了那朱勔五天的期限。”
“他但凡是有点脑子,就肯定不会真的等到五日之后,才率主力来与我军交战。”
“状元公所言极是,那接下来我军该当如何行止,还请状元公示下。”
一名将领恭敬地朝着高璋一礼问道。
“趁着还有时间,好好的训练训练,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