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候,他的实力必然是最弱小的,既然如此,正好借着机会,好好的跟这位高永昌打一打交道。在辽国内部多一个势力,就能够让那辽国与女直多损耗一分。怎么算,对于大宋都划算,毕竟他们打生打死都是在那辽国的地盘上。哪怕是三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大宋都可以安然无恙的看着热闹。不过,仅仅只是看热闹那肯定不行,必须得帮上那高永昌一把才对。干这样的事情,已经亲手在那扶桑岛上扶起了一个扶桑国的高璋而言,绝对属于是老手。王舜臣、韩世忠等几位没有过这份经历的将军们,很快就从刘锜、方腊等人的口中知晓了高璋曾经的骚操作。直接就让这几位萌新震惊到有点无以言表,看着跟前这位粉嫩斯文的神童状元。当真不愧是能够以十一之龄得中状元的传奇,怪不得官家如此宠恩于他。光是他对付外敌的那些本事与操作,让人不得不庆幸,幸好这位小权臣是大宋的。“刘使君……”高璋目光扫过在场的诸位统兵大将,目光最终落在了已经得授节度使的刘法身上。大宋规制,能够得授予节度使的武将,可以算得上是走上了武臣的人生巅峰。随着那西夏的灭亡,刘法、刘仲武、种师道、姚雄等七名大宋名将因此而得拜节度使。而他们能够有今日,也正是因为得到了高璋的亲睐与重用。自然也让年纪轻轻的状元公,在大宋军方的名声,已经都刷到了崇拜级别。所有大宋武人都很清楚,这位神童状元能得过人,而且行事果断,并且不会贪没属下的功勋,也不嫉贤妒能。追随他的大宋将军们,只要老老实实服从的,就一定会有机会建功立业,升官发财。“末将在。”刘法站了出来,看向了跟前又摊开了一张大宋的地图。而高璋的手指头,落在了大宋东部沿海地区上,这才转头朝着自己望了过来。“欲助高永昌,就必须早做准备,想要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及时往援,至少能保住他的性命。”“那就需要一支精锐之师,驻军于此,随时等候本官的军令,一旦有事,便可渡海直逼辽东……”倘若有外人在,或者又会惊诧莫名,哎呀,高枢密你怎么能贸然地向辽国国境内发起攻击。而高璋到时候,就会用从高永昌的手中拿到的国书,狠狠地抽在这厮的脸上。看清楚,老子只是帮助大宋的藩属国,至于那里是不是辽国的疆域,那是辽国与高永昌之间的矛盾,关我仁义大宋鸟事?怎么的,不服气?呵呵……现如今你边军都撤走了,你真以为吐口水就能让我大宋卑躬屈膝的屈服?老子早就眼巴巴地等着你跟金国那里掐得死去活来,才好暗戳戳戳你腚眼来着,怎么可能怕你。……北国的春天已经来临,但是严寒仍旧是那样的凛冽,可这怎么也挡不住他高永昌建国的热情。在一干热情似火的臣民们的请求之下,登基为帝,国号大元。时至今日,距离他成为大元天子已经过去了数月的光景,自己的地盘虽然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夺取了辽东一带不少的城池,但是高永昌的内心还是有些犯虚。毕竟自己能够占据那辽国的东京道首府辽阳城,依靠的是臣中生乱。自己麾下三千骑兵,如今已然随着越来越多的渤海人以及各族的投奔,膨胀到了足足有五万人马。就是武器装备缺口有点大,不少的大元国将士,手中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至于铁甲那就更加的不可能。顶多也就只是多穿上几件皮袍子作甲,以木板来制作盾牌。这也是为何高永昌在建国之后,虽然连战连胜,攻城掠地,可是内心非但没有平静,反倒越发惶恐不安的原因所在。自己当初脑子一热,就想造个反,结果还真让自己给整成了。可这也是因为那金国牵制住了辽国主力大军的原因所在。而现如今,高永昌收到了消息,正在南边的沈州作战的大军久攻那沈州城不下。而据抓到的意图潜入城中的辽国细作有言,辽国已经调兵来援,怕是最多数日之后,便会进抵沈州。虽然不知道援军兵马数量,但是长时间的作战,已经让大元国有点难以支撑。而随着那沈州久攻不下,高永昌的内心亦是越发不安起来。毕竟一边是那强大到认真起来,伸一根手指头就能够捺死自己的大辽国。除了大辽之外,还有那个居然能够连连击败大辽,已然令辽东诸州县闻风丧胆的金国。那位金国国主完颜阿骨打手底下可是一群骄兵悍将,实力兴许略微强过自己一些,倘若与对方联手。那么那么自己的安全上,也就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还不必担忧腹背受敌。所以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高永昌派遣得力心腹为使,出使金国。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回来的信使显得十分的沮丧。因为那位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并不愿意与大元国结盟。“那完颜阿骨打有言,除非我大元国去帝号,向金国称臣,不然,金国绝不会襄助于我大元。”听得此言,大元国满朝文臣都有些炸毛了。这帮子金国蛮夷,居然还想要骑到老子大元国的头上拉屎不成?“陛下,臣愿意率一万精锐,讨平那狂妄的金狗,定要让他知晓,我大元兵威。”几名大元国的武将纷纷开始鼓噪起来。好在这个时候,又有人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既然那金国妄自尊大,对我大元如此无礼狂妄,那就没有必要与他们交道。而我大元,若要寻找臂助,那为何不寻一座实力更加强大的靠山?”高永昌看到了自己的副丞相,汉人何智站了出来,大声言道。一句话,就让一干人等都闭上了嘴,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而高永昌麾下的丞相鲁昆不悦地眯起了两眼。“不知何丞相口中的靠山,是哪一国,难不成,是那高丽?”何智呵呵一笑,十分从容地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那高丽国弱兵少,时常还受各诸犯边洗劫,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有胆与那辽国相持?”“何爱卿,你就莫要卖关子了,速速告诉朕,有哪一国,可为我大元的靠山,助我大元抵御辽军?”“自然是那兴师一举平定西夏国,与那辽国相争百载,不落下风的大宋。”“……”第七百七十二章 说服“宋国,何爱卿,你与宋国有交道不成?”“臣若无把握,焉敢在御前开口,那岂不是欺君大罪?”高永昌听得此言,看到何智那副信心十足的表情。顿时两眼一亮,哎呀,没想到自己的臣工里边还真是能人辈出。鲁昆看到那何智得到了陛下夸奖,心中甚是不爽,站了出来提出了质疑喝问道。“宋国与我大元隔海相望,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是我大元愿意结盟又能如何?”“难道说我大元受辽国袭击,宋国能派遣援军助我不成?”“当然可以,只要我大元愿意为宋国之蕃属,宋国定然能助我大元江山稳固。”“金国就欲让我大元臣服,为其蕃属。而今你居然……”“诸位,那些女直部落联盟弄出了一个金国,实力不过与我大元相若,让我大元臣服于其,自然是不可能。”“可是那宋国疆域万里,兵强马壮,与那辽国相争百载不坠下风,而今又灭掉了西边强大的西夏。”“那可是辽国派遣大军,仍旧折戟而反的一块硬骨头,也为宋国所灭。”何智今天在这朝会之上,可谓是杀疯了,有理有据,侃侃而言,一干大元臣工。从最开始的并不看好,到渐渐地觉得何丞相所言,颇有道理。而且何智说的也很对,宋国与辽国相争百载,互为仇寇,可谓势不两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