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的颗粒拿在手中成米黄色,凑近了闻,微微泛着谷物的清香。
看不出成分是什么,撒在食槽当中,小鸡小鸭们都格外的喜欢。
确定新养的小家伙们不会蹦到外边,随意霍霍自己的土地。
唐晓福抓了一把饲料,这才出了空间。
唐老大喝了药之后沉沉睡去,王姨生产之后脱力,坚持清理完身上的血迹,也睡熟了。
唐晓福简单炒了个鸡蛋,拌了个凉菜,让老两口吃一下,劝着二人休息片刻。
这大半天的功夫又是喜,又是悲,老两口到底上了些年岁。
这会儿十分疲惫,嘱咐唐晓福一定要看好唐老大,这才回到屋里休息去了。
地里边的活计耽误不得,唐老二下地浇水去了。
趁没人注意的,唐晓福将饲料切了一点喂鸡鸭的野菜,喂给后院的母鸡们。
意外的后院的母鸡们都十分喜欢,扑扇着大翅膀,咕咕的不断,着实不一会儿。就吃了大半盆。
唐晓福观察了一会儿,确定自己家宝贝的母鸡们没事,听到前院的动静,连忙提起两分精神来到前院。
赵向北手里边提着几根大骨头,两副猪肝,满头大汗的回来,古铜色的脸上也微微泛红。
这猪肝煮粥,大骨头炖汤,都是补气血的,稍晚一些,你做来给大哥吃。
唐晓福点点头,接过他手中的猪肝大骨头,去井边打了凉水镇着。
到了一大茶碗的凉开水,放在赵向北身边,又用凉水浸湿了帕子。
哎呦,这一头一脸的汗,快喝点凉开水,消消汗。
第43章 手擀面
赵向北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碗水,随意的摸了摸下巴。
我跟村长家的大儿子,一起去了趟县城报官,府衙差役已经去田家村拿人了。
唐晓福狐疑的挑眉:铁峰哥,不是在县城当差吗?今天怎么回来了?
赵向北放下茶碗:今儿也是意外,原是他沐休在家,带着村民河边打水,双方发生冲突,如果不是碰巧大哥在那,伤的就是他,这个事儿,他当然不能轻轻放过。
唐晓福点点头:你没有跟他们去田家村吗?
赵向北尴尬的挠挠头:一屋子又是老又是小的,又是哭又是嚎的,我最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
田老三那个好赌混人,年迈的父母苦心耕种。
家中夫郎点灯熬油做针线,赚的一点银子,都被他偷偷拿去赌博,回家竟然还打人。
如今被抓了,对那家子没准还是件好事。
这事儿虽然能这么想,但是话却不能这么说。
唐晓福语音一顿,转移话题说道:你饿了吧,我给你煮碗面吃?
赵向北点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想吃你上回做的凉面,酸甜爽口。
唐晓福挑挑眉,满口答应:行,再来道尖椒剔骨肉。
嗯嗯,我给你烧火揉面。
赵向北乐颠颠的跟在唐晓福身后,进了灶间。
赵向北一双粗糙的大手,摁压着盆里的面团,毫不费力的感觉。
唐晓福特意放了一点盐在里面,这个要面条吃起来更加筋道顺滑。
手脚麻利的捞出盆里的大骨头,剔一下一小盆瘦肉,放了一点点酱油和盐腌制。
又去后院小菜园掐了几根小尖椒,两根黄瓜,几根小葱。
回来的时候赵向北的面已揉好,指唐晓福挥着人将面板擦干净,铺上不面擀成面饼,切成细丝。
赵向北手起刀落刷刷刷几下细白的面条,铺满了整个案板,唐晓福忍不住深深大拇指。
刀功不错呀,你不会做饭,刀工却这般好,可是以前学过。
家里之前做手擀面的时候,唐晓福都是亲自切。
有一次发现赵向北刀功极好,切的面条。不仅细而且大小均匀。
简直喜出望外,自那以后再做面条,赵向北就变成他的劳力了。
赵向北切丝的手一顿,半响摇摇头,又点点头。
小时候家里看的人看的严,整日的下地劳作,别的什么也不会。这用刀的手艺,是在服兵役时,跟一个老兵学的。
唐晓福鼻子微酸,深深吸了一口气,握紧小拳头。
没事,以后你帮我切菜,我做好吃的给你吃。
赵向北重重地点头,眸子中都是感动。
唐晓福的脸火烧火燎的热水开,连忙将面条下锅,躲开赵向北灼热的视线。
啊!水开了,下,下面条。
在灶台边忙碌的唐晓福,并没有看到赵向北眼中一闪而逝的狡黠。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面条煮熟。
唐晓福放里面一些葱花,蒜片儿,倒入酱油和醋,最后点上点芝麻油和辣椒油。
切上一些黄瓜丝,微微一拌。
黄瓜的清香,辣椒的辛辣,刺激得人口水直流。
这会儿剔骨肉也腌制停当了,热锅凉油,剔骨肉下锅,倒入青辣椒丝。
放对蒜片,迅速翻炒,再放上一点盐,辛辣的味道瞬间盈满整个灶间。
闻到喷香的味道,赵向北肚子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殷勤地拿着盘子,站在唐晓福身边等着乘菜。
唐晓福把肉炒尖椒盛出来,朝赵向北得意里的一摆头。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拿碗筷,吃饭呀。
诶!小福你也吃点吧。
赵向北憨憨地一笑,屁颠颠跟在唐晓福身后,去葡萄架下吃饭。
一筷子酸辣爽口的凉面,再配上一口辛辣的肉炒尖椒,吃的赵向北是头不抬眼不睁。
这碗面条没下去呢,忽然门口传来了唐老二的叫喊声。
哎呀,真香啊,真香啊,福哥儿,是你又做什么好吃的了吗?
唐老二这个楞头青,跑到葡萄架下,看到凉面和菜就走不动道了。
咕咚咕咚的咽口水,看着唐晓福嘿嘿傻笑。
福哥儿,肯定是你做的面条真香,二哥都肚子饿了。
唐晓福被这憨货弄的哭笑不得。
饿了还不去拿碗筷来吃,再慢一步,可就都向北被吃光了。
唐晓福又起身去后院,摘了两个水灵灵的小黄瓜。
还好他当时准备饭的时候,想到唐老二可能回来。
多准备了一些面条,两人也绰绰有余。
两个爷们儿都是大肚汉,几筷子下去,大半盆凉面被吃了个一干二净。
肉炒尖椒,连盘子上的油,都被唐老二那韩火拌面条吃了。
末了,他打了个大大的饱嗝,瘫在石凳上。
舒坦,诶?家里还有肉呢?
唐晓福泡了一大壶出茶闻言,扑哧一笑。
是向北特意买来的大骨头。我看上面的肉颇多,就剃了点下来。
这会儿大骨头早就被唐晓福,放在瓦罐之中,小火慢慢熬。
那块猪肝也用碱搓洗过一遍,正在水中泡着。
只等一会儿唐老大醒了,就熬粥给他补补气血。
唐晓福将米下锅,猪肝切成小块,放至瓦罐中。
为了去腥放了几片姜,这个才半合着盖,小火慢炖。
二哥那个憨货,被唐晓福打发回屋休息去了。
一会儿还要跟唐老汉去地里,不好好休息一下,人也受不了。
赵向北坐在唐晓福边,帮他看着瓦罐儿的炉火,不时的添减木材。
你也忙了一天,又跑了县城,也去歇歇吧。
赵向北摇摇头:这点活不算什么,我陪你。
赵向北的黑眸之中,带着融融的暖意。
唐晓福忍不住心脏砰砰跳,连忙错开眼神。
翻弄瓦罐里的,周连忙转移话题。
我准备以后每个月给姆么五百文做家用。
赵向北所谓的点点头:应当的。那路正好碰到现场一个老太爷过寿,卖了70两银子,不用省着想买什么就随意花用。
银子还是攒着吧,以备不时之需。
唐晓福有些不好意思,却又不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