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自古婆媳关系难处,但是李氏性子虽然泼辣,却是个难得的宽厚人,
只看王仪在唐家能够那般任性。就可见一般,
一路上唐晓福都怕李氏故意为难团哥儿,不想两人相处的颇好。
两人都提着篮子,但是脚程却快,不一会儿,就将唐晓福远远甩在身后。
这俩一老一少一路上聊着里野菜怎么吃,什么季节吃最好,倒是相谈甚欢。
唐晓福苦哈哈的在后面,紧赶慢赶追,累得满头是汗。
奈何原主身子不好,常年没有下地劳作,脚板子和双腿确实不如人家好使。
团哥儿自幼一个人讨生活,各项技能都精通,对着山上的东西也熟悉的不得了,一行人七扭八拐,竟然真的踩到了不少野菜,
在团哥儿的指点之下,李氏意外挖了一些草药。
虽说不像人参那般值钱,但是处理干净之后卖到县城的药铺里面,也能换个百十文钱。
这下可把李氏乐坏了,看向团哥儿眼中就带了些满意。
是个吃苦耐劳,性子贤惠的。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小哥儿了,但是有主意,跟他家那个憨货老二,倒是良配。
团哥儿自然知道李氏的来意,脸颊红红,但却依旧大胆的说道:唐二哥老实本分,是个能干的人。我知道自个儿出身不好,但是您放心,周家那边不会再扰了,您这边的安宁。日后我,我定当和唐二哥一起孝敬您二老。
尽管人性子爽利,但到底是个未婚的小哥儿,说出这话也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
不管在啥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果不是团哥儿家情况特殊,又怎么能轮到他一个小哥儿,亲自争取自己的亲事呢。
前些日子,唐老二说了意中人以后,李氏就专门找人在村庄打听了一下团哥儿,再加上今天一路上的了解,李氏对团哥儿,倒是满意了起来。
笑眯眯地摸出几块饴糖塞在团哥儿手中,拍了拍他的手背。
我听说你前些日子认了吴嬷嬷做干亲,有个人能为你出出主意也好。他现在就是你的长辈,等过几日我同吴老么么聊聊你们的事情。
这看来就是给了准话,团哥儿脸上惊喜之色一闪而逝,连忙朝着李氏福了福礼,干起活来更加勤快了。
果不其然,第2天的时候,就拿上三五个糖瓜,到吴老么么家院子里面聊起了亲事,
唐家虽说在村中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但是家里面出了秀才,家境殷实,自然不少个趋之若鹜的。
吴老么么也是真心疼爱团哥儿,这才与他结了干亲,对他的亲事,自然也是倍加注意,
唐家是个宽厚的人,李氏欣赏团哥的性子。
双方一商定就按照村里常规先订婚,再下聘,纳吉等诸事,将婚期定在冬季。
唐老二这憨货,知道这件事后乐得眉开眼笑。
周寡妇倒是不甘愿,团哥儿就这么嫁出去。
几次上唐家吵闹,狮子大开口的想要彩礼。
唐老汉是个做事规矩,板正的人,既然是正正经经给家中儿郎娶亲,自然也不会因为团哥儿家中无人,而委屈了他。
李氏跟吴老么么商量好的彩礼,自然是放在团哥儿自己手中。怎么会轮不到周寡妇沾染半分的。
一直只见唐老二跟团哥儿订婚的消息,在村中传的沸沸扬扬,
有恭喜的,也有笑唐老二傻的,但是看到团哥儿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张精致好看的小脸,不少爷们暗叹可惜,
又羡慕起了唐老二。
日子这么平平顺顺的过去了,空间中那个神奇的蓝色种子终于成熟。
唐晓福收获之后得到了一个冰蓝色的镯子。
作用就是有三次机会,可以在任意地方造出水源。
而且冬暖夏凉,带着镯子十分舒适。
空间中出品的物件都是宿主绑定的,除非他更改信息主动送给他人,否则这物件带在手上,也是绝不可能丢失的。
对于这晶莹剔透宛如水晶般的蓝色镯子,唐晓福是喜欢的不得了。
戴在手腕之上,将之前那有防护作用的手串转送给了赵向北。
这手串还剩两次保护作用,三次放毒,赵向北时常上山打猎,总会途遇猛兽,这功效对他来说更有作用。
夏季的干旱加蝗虫,秋天几乎颗粒无收,村里人的日子过得也渐渐紧巴巴。
从前几日开始,村中竟然出了小偷,不少人家冻在屋外的年货都被人偷了去。
一时村里边鸡飞狗跳,大家彼此怀疑。
第65章 日子难
自从前几日村里面有人家丢了鸡之后,李氏就再也不敢将自家鸡的往外面放了,都养后院里边。
有那些个年龄大的母鸡不下蛋了,就被他杀了冻好,等到日后婚宴的时候用。
唐晓福跟在李氏身边,有些八卦地说:姆么,你听说了嘛?村里边那个小偷抓住了。
张二赖子?李氏想了想之后,有些不确定的摇摇头:我看那小子没那胆儿。不过现在村里也不太平了,你白日里出门也要注意,不要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
唐晓福点点头:晓得了。不过前儿听说章家又来史家那边闹了,要那彩礼钱,史么么不给,章家把他们家的粮食都拉走了。
李氏双手利落的按着面盆,不一会儿,一个面团稳定成型。
那家人简直是没皮没脸,要了章家那么多的银子,颜哥儿如今嫁给城里员外了,却不把钱还给人家,呸!什么玩意儿。
颜哥儿,秋那会儿,还回来一次,入冬就没新儿了。
唐晓福跟李氏的动作,饼子里面放上一点点糖馅,上面再用朱砂点三个红点。
这就是本地婚宴习俗当中的喜饼,只不过这会儿年景困难,都是用粗粮做的。
史家一家子都是懒货,如今被那章家硬生生的抢走了好几百斤粮食,这下可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李氏撇撇嘴吐槽,但是却不影响手里边的活。
李氏长所有做好的饼子,放在特质的泥炉子,呈圆柱形,中间引柴火,将饼子吊在泥炉子四周中烤制。
唐晓福叹了口气,这一次整个北方遭灾,朝廷下发赈灾的粮食,但是分到农户手中,也不过九牛一毛,根本不当什么。
本来和气的乡亲们,如今都变得尖酸刻薄了起来,都是饿肚子闹的。
这些日子尽管他空间中有粮食,没找到渠道送出去,但唐晓福却心中有愧,总是趁机一会,就没日没夜的在空间中种田,
如今存下的米面也是个不少的数字了,只是苦无机会真正拿出来。
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唐老二一身的雪,进到屋里边。
屋里唐晓福和李氏正忙着做喜饼,见到陶乐儿进来。
李氏连忙拿着小扫帚,拍打着他身上残余的积雪。
那料子可给团哥儿送去了?前田家村来送消息,说要盘炕,你们那边活计能排得开吗?
唐老二拍完了身上的积雪,这才抬起冻的,有些通红的脸,咧嘴傻笑。
送去了。姆么,你放心吧。村里这边还剩陈叔一家就完事儿了,大概后个中午就能去田家村盘炕了
好,我知道了。
李氏点点头,打趣的看着儿子。
银簪子送去了?
唐老二闻言不好意思地羞红的脸,傻乎乎的挠挠头。
送去了,他特别喜欢。
去去去,你爹他们几个要上山砍柴,或你也跟着一块去吧。
诶!
说完,唐老二就利落的去了西屋找唐老汉,他们准备上山的扒犁和绳子。
农家成婚都是在自家院子办的,做饭烧热水自然需要不少的干柴。
按大齐的规矩,婚前两人是不能见面的。
但是团哥儿那边没什么亲戚,眼看婚期将近了,要准备的东西着实不少。
成婚这事,自然是唐家张落的更多,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唐晓福把喜饼子装好,巴掌大的小饼,倒是精致可爱,数完数后说道:姆么,喜饼一共六十份,都是杂粮做的,会不会少了一些呀?
现在这年月人都吃不上饭了,都是些上门吃喝的,真正送礼钱的不多,够用了。
李氏扯过红线的话,用剪子绞成一节,一节将那油纸包围成十字花,打个漂亮的结儿。
唐晓福起初不会,跟着学了两次,手脚就麻利起来,
两人不一会就将这60包喜饼,扎好了红绳。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