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恨的掐着腰,深呼一口气。
人家可都是说了,对联这种东西可都是要有功名的人写,那才有好兆头,我可不要小哥儿写的对联儿。
他说完这话,唐晓福脸上的笑意也全都收了起来。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书本上都说,古代男女之间阶级明显女子更受束缚,当时他还没有深切体会。
来到古代之后,骤然换了具身体,虽说是个哥儿,却是窥见到一二的。
他心有不甘,又有些茫然。
这会儿也对这热闹失去了兴趣,
缓缓起身朝着唐老三笑了笑,对众人歉意的说。
不好意思,各位乡亲,我昨儿不慎扭了脚,这会儿疼的厉害,就回屋歇着去了,让我三哥给你们继续写。
李氏那边放下手中的火,掐着腰走了过来。
我家孩子劳心劳力的给你写对联儿,你还挑捡上了。去去去!今儿就不给你们史家写了。
史么么连同那个叫泯哥儿被赶出了篱笆,外朝嚷了半天。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一副对联罢了,难道我家有银子还求不来了吗?
李氏这会儿就算原来有五分气恼,这会儿也变成了十分。
去去去!赶快走!你们但凡有能耐,就拿着银子,去求有公名的老爷帮你们写。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史么么自知丢脸,气恼的离开。
一家子泥腿子,怕不是都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富贵人家。
李氏翻了个白眼儿,连话都懒得回。
转身笑眯眯的,又重新招呼里面儿的乡亲。
诸位莫要见怪,实在是情非得已。您几位想求什么对联,可有什么偏好,都可以跟三郎说,他自会替你们写一副合心意的对联。
唐晓福这边回到屋子,坐在窗边,愣愣的出神,他倒是没有太过生气,只是一阵一阵的心中难受。
家中不管是李氏,王仪。
还是新嫁进来团哥儿,都能看出来,在这个时代小哥儿,还是处于稍弱势的地位。
之前唐晓福就是咸鱼心态,得过且过的。
这会儿,他忽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了。
他既然手握金手指,有这样便利的条件,自当有所作为。
唐晓福这边愣怔出神,房间门被人轻轻敲了两下。
诧异抬头就见,李氏推门而入,手里远端这个粗瓷大碗,坐到他身边。
鸡蛋茶,我特意放了多多的白糖,特别甜,你最喜欢了,快喝吧。
唐晓福捧着大碗,看着上面浮起的蛋花,吸了吸鼻子。
他记忆当中原主最是喜欢喝鸡蛋茶。
每每生病了,喝苦药,李氏就会煮上一大碗,够他开心许多天。
李氏见唐晓福呆愣着,伸手拍拍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不就是想写对联吗,那就写,这次买回来的红纸多着呢。写好了咱们就贴自个儿贴,别人求咱福哥儿还不给他们写呢。
唐晓福心中又酸又涩,感动的不得了。
将鸡蛋茶大口大口饮下之后,就撒娇式的拽住李氏的手臂。
好,我写完的都咱们自己家贴,才不要给他们呢。
好,你这腿脚不方便,就在屋里歇着吧,外面有姆么呢!
李氏接过大碗,确定自家小哥儿脸色无碍之后,这才转身离开。
李氏走后唐晓福盘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要收获了。
闪身进了空间,果然种植下去的三颗限时植物已经成熟。
他连忙收获用在种下一批,点了一轮化肥。
不过这次很遗憾,没有在得到神奇的种子唐晓福掐算了一下。
晚饭的时候,还能再种植下一轮。
于是他就去屋中的大碗成了一些灵泉水,这才出了空间。
平日里他饮茶的水都用的是灵泉水。
家里人唐晓福也偷偷往储水的大缸里放了一些,不敢放太多,唯恐引起异状,惹的唐家人怀疑,
只不过在这日积月累之下,唐家人的身体好了不少。
往年冬天的时候,唐老爷子都有老寒腿的毛病,就是冬天却没有再范了。
唐老爷子都说是由于今年火烫的缘故,可是他出门干活的时候也依旧是好好的呀。
就连唐老二身子也壮实了不少,这大冬天的比往日里冷,也没觉得多寒。
就连李氏原来花白的头发也变黑了一些。
村里人就当唐家人逢喜事精神爽。
唐晓福饮过灵泉之后,又将上的碗底用清水稀释到在盆栽当中,看着嫩绿嫩绿的小芽,嘴角勾起笑容。
而这会儿李氏正在外面招待客人。
外面顾么么家大郎带着榨好的菜籽油来了。
李氏掂了垫分量,就知道只多不少。
有些不好意思的,又拿出来了一大把红枣给顾大郎,让他带回家去。
虽说顾家不差这一星半点的菜,只有但是相处就是这样。
如果总想着占人家便宜,对方察觉自然会消耗两家情分,得不偿失。
客厅里面没有暖炕,你是怕自家小儿子冷,重新点了两个碳盆放在旁边。
唐老三放下笔,见无人再来,这才长出一口气,转了转有些发酸的手腕。
不过看到旁边堆积的小山一样的东西,也有些面露纠结,
乡村邻里之间到是不会送什么珍贵的礼物,不过是一些各家出产的东西。
不过这种礼尚往来,都是相互的。
其他人家有事之时,唐家也要出份力,送上礼物。
如果太过小气,送的礼物吝啬,只怕日后两家交往就要受影响。
见到李氏终于送走了客人,唐老三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姆么,福哥儿怎样了?可是还在生气,刚才我看有人家拿了半包麦芽糖,他最喜欢这物价儿了,不如给他送去。
李氏含笑摇头:自小你就是最疼他的,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个想着他。今天史家这做派,恐怕是想将那个泯哥儿,跟你相看相看,介绍给你。不知你如何打算。
唐老三收拾停整笔墨纸砚,闻言微微处没,有些无奈地看着李氏。
姆么,男儿自当先建功立业。你还不知道儿子的打算,只想一心读书,待乡试过后,劳烦姆么的爹爹,为我筹谋终身大事。
李氏看着这个出息的小儿子,怎么看也是不够的。
好好好,姆么都依你,只是你读书用功虽好,但是也要有所节制,仔细伤了眼睛,日后可怎么是好。
是。
唐老三展颜一笑,
将唐晓福之前写的那副对联与笔墨纸砚收好,回到房间继续用功了。
今天唐晓福那副对联,确实对他触动很大。
福哥儿不过是幼时同他一起识字,并未上过私塾,这么多年来自学之下却有如此成就。
一个小哥儿,尚且知道读圣人之言。
而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又怎能够不发奋读书呢。
李氏满意的看着自家儿子的背影,即使辛苦一些,脸上也是带着喜悦之情的。
他和团哥儿两个人翻找了库房,拿出了不少整齐的木板。
待一会儿唐老爷子回来了,就做成木箱子,放在各屋当中种植蔬菜。
第82章 大赚一笔
唐家人他们带回了不少的干柴,从唐家后门进来。
由于唐家的位置靠边,再加上天色有些黑了,大冬天的没有惊动任何人。
李氏早早的就熬好了姜汤。
等到赵向北他们几个进屋之后,就连忙迎进屋里,拍打身上的积雪。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