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48)

糙汉家有俏夫郎(48)(2 / 2)

没想到那小骡子落地就变大成一个普通骡子大小,周身皮毛黑亮,伸头蹭的蹭唐晓福的手臂,黑黑的大眼睛里面,满满都是喜悦和信赖。

这么有灵性啊,给你取个名字吧。

唐晓福伸手摸了摸驴子的毛发,驴子亲切的蹭了蹭他的手心。

就叫黑蛋吧。

嗯啊!嗯啊!

咋地,还不满意?那就叫黑将军吧。

嗯啊!

看那小眼神应该是很喜欢这个名字了。

唐晓福拍了拍这头骡子的头。

我暂时不能带你出去,你先在这里边玩两天,过两天带你出去。

黑将军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唐晓福,讨好的蹭了蹭他的手背。

嗯阿!

这小家伙简直是太有灵性了,唐晓福喜欢的不得了,特意买了一袋高品质的饲料喂给他,这把小家伙吃的直跺小蹄子,开心的不得了。

渔场那边唐晓福特意养的都是本地常见的一些鱼类品种。

升级到L2之后,开发出新功能,可以将空间买的鱼苗拿到外边去放养。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等到那块山地整理挖好池塘之后,将空间里的鱼苗放在鱼池里养,不仅品质高,而且成活率好,省了许多功夫。

这次去萧磊家做客,对方也送了不少的回礼。

有衣物料子,也有茶果点心,唐晓福整理了一下就全都拿给李氏。

既有深青色,又有枣红浅绿,显然是顾及到了唐家所有人。

知道萧家有读书人,丁氏更是提前准备了一匹青布,颜色清雅,正好适合唐老三。

李氏见了这些衣料子喜欢的不得了,摸了又摸。

太过贵重了,使不得呀。

王仪在旁边摸着匹浅绿色的细棉布,喜欢的不得了。

这人家都送了,退回去岂不是太不给脸面了。

唐晓福拿出一块红豆饼掰成两瓣,自己吃一半,另一半塞在宝哥儿的小手里边,笑眯眯的说道:不打紧的。有来有往,两家情谊才能越加深厚。

好好。

李氏笑眯眯看着宝哥儿吃的香甜。

王仪那边一听说布匹可以留下的,连忙伸手就要去拿那匹绿色的布,脸上笑嘻嘻的看着李氏。

姆么,这匹布这样鲜亮,不如让我做了衣衫,夏天穿正好。

李氏瞥了一眼旁边的王仪,将所有的布匹收了起来。

东西放起来跑不了,等到夏天的时候,给家里人都做一身新衣裳。

王仪心不甘情不愿的,看着不比被李氏抱回到屋里边,撇撇嘴,扶着肚子回到房间了。

唐老三再有两日就要启程去府学了,这青色衣衫可要早做。

唐晓福帮打下手,李氏执针缝衣,团哥儿在袖口绣了几处竹,十分雅致。

做了两身长衫,李氏用年前唐晓福买回来的白色细棉布,给唐老三做了身里衣,剩下的边边角角做了几块帕子。

这古代可没有现代的面巾纸,就算是男子,身上也要带一个帕子。

当然不讲究的人家也到处都有,只不过读书人大多注意仪态外表,随身穿个帕子,手脸碰到脏污,也避免尴尬。

第二天一大早,唐晓福就让赵向北带着个二十两的金条,换了行头,去县城里面兑换成银子。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俩人又重新去到县城萧家,跟柳地主签了合同,再到县衙过了红契,这山地的地契拿到手中,花了大概五百五十两的银子。

看着手里边滚烫,新出炉的地契,唐晓福笑得眉开眼笑。

不管在什么时候,大天朝的人对于置产,那都是有一种迷一样的狂热爱好,唐晓福也不例外。

这边敲定好了事宜,唐晓福也没有瞒着家里边两个老人。

只不过这山地到底花费颇巨,银子来了不好明说。

唐晓福只说是那城中都尉萧磊与自己和买的一块山地。

由自家开挖鱼池,种上果树,养鱼之用。

李氏和唐老爷子知道了吓了一跳,得知是跟消毒为何买的,心中这才算安心了不少。

只当萧都尉是为了报答儿婿的救命恩情,这才让利几分。

压根也没有想到那块地完全就是唐晓福自己买的。

唐家二老也不是那种瓜分自家哥儿的产业给兄弟的人。

但是考虑到时候不管是围篱笆,种果树还是养鱼,都需要一家子共同承担。

索性这些事情唐晓福都想好了,都说亲兄弟还明算账。

不管是哪一方,只要从始到终出了力,都要分得一些利润。

只不过这山林地契,最终是在唐晓福他们一房名下。

村里人如果有功夫来帮忙的,都是按天给工钱。

把事情摆在明面儿,各方心中自然不会有怨言。

这山地买下来,等到春来之时想要种果树,就不能让村人随意上山了。

唐晓福对外就说这是萧都尉卖下来的山地,要种果树

自家与他家颇有些交情,这才请了自家人看顾。

这古代阶级分明,村里人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县太爷罢了,对于这身披铠甲,手握利剑的都尉大人,自然十分敬重,没人敢放肆。

唐晓福给出二十文钱一天,请人帮着做沩山栅栏。

这种事情村里的壮劳力也是乐颠颠的都来报名,要知道这会儿冬天正是农闲的时候,二十文一天,就在自家门口做些不太出力的活计,还能贴补家用,这种好事谁家不想要?

唐家的门槛简直就要被踏破了,拉关系的,套交情的,送吃食的人络绎不绝。

唐老爷子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对村中哪家哪户壮劳力干活老实,都是清清楚楚。

选了几个手脚麻利不无偷懒的人,不到五天,就将这位山的篱笆扎好了。

唐晓福经常拉着赵向北往山地的跑,盘算着哪出种什么水果哪,出用来挖鱼塘,日子倒是平平顺顺的过去了。

县城的救济粮终于告罄了,各家各户对于自己手中的粮食那看得更紧了。

农闲时节好多,人家一天只吃一顿饭。

而村口也迎来了第一批讨饭的人。

第101章 流民之乱

村口走过来一行二十多号人,老少都有,衣衫破破烂烂,脚步蹒跚的往村里走。

一个个饿的都是面黄肌,瘦骨瘦如柴。

进到村里边就四散到各家门前去讨饭。

他家门前来的是一个老汉,怀里用破棉絮抱着个小孩儿,三四岁的样子,哆哆嗦嗦的对李氏恳求。

好心的菩萨,您施舍一点吃食吧,一点小孩子能吃的就行,大人饿点没什么,孩子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唐晓福看着那小孩儿冻的脸都有些发青了,心中实在有些不忍。

但是这老汉身后前来讨饭的还有不少青壮年。

如果这会儿给了,只怕这些人就会当他家心善,好欺负,都围上来,到时有多少粮食也是不够的。

唐晓福想了想,去后罩房里面拿了一件家里人不要的旧棉衣。

棉衣表面已经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看上去灰扑扑的不起眼。

他又从灶房里面摸出了两个新煮的地瓜,塞在棉衣当中。

快步的跑了回来,放在李氏手里边。

李是一过手,看了唐晓福一眼,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多篇】看简介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洪荒之给我个面子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我又抓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