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特意跑了趟柴家,把琴哥儿带过来。
他就怕王仪有个万一,好在王仪这是生过三次了,身子骨也算养的好。
两个多时辰之后,唐晓福就听到大房那边传来哇哇哇的啼哭之声。
产么么欣喜地跑到外面来,到里是旁边,连连到喜。
哎呦,恭喜恭喜,长房孙子,这可是个大胖儿子了,我天哪,得有个六七斤呢。
李氏满脸含笑,从腰里边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封。
不知老大家的和孩子怎么样了?
那产么么接过红封,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
好着呢,好着呢,您家老大的夫郎身强体健,这会儿人还醒着呢。您小孙子大眼乌黑,头发浓密,一看就是个长命百岁的。
李氏一听这边俩人都平平安安的脸上的笑容,那是怎么掩也掩不住了。
不仅给了产么么红封,还给了几个红鸡蛋。
这边唐晓福也没顾得上看那个小奶娃,直接就带着琴哥儿去屋里给王仪诊治了。
王仪这会儿有些脱力,头发已经汗湿了,躺在床上脸色微白,但是精神头还蛮好的。
唐晓福若有似无的打量了一下之前在角落放下的恒温装置。
确定装置安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且比较隐蔽,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多亏他前些日子交易,得到了这恒温的小装置,不然这么冷的天,大房家的生娃娃,坐月子,只怕是要遭罪了。
琴哥儿上前,坐在王仪身边,伸手给他搭脉。
半响之后,点点头轻声说道:你身子骨养的不错。我看了娃娃也不大,过后我给你抓两贴养生的药。月子里边注意莫要着了风,也不要吃太过油腻滋补的东西,做满四十多天的月子,应当就无碍了。
王仪听完脸上也满是喜色,连连道谢。
琴哥儿,多亏你了。外边大雪天的,你还跑了一趟,有你这句话呀,我就安心了。
琴哥儿嘴角笑起两个小梨窝,拍了拍王仪的手。
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的养身体,其他的莫要多担心。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唐晓福这才和琴哥儿出了门。
李氏送上红封。
农家都有习俗,生娃娃上来帮忙给的红封那是不能推辞的,也算沾沾喜气。
琴哥儿也没有客气,接过红封,又从李氏那边接了几个红鸡蛋。
留下两副补身体的药。
唐晓福满脸笑意的将他送回到柴家。
在回来的时候,李氏那边已经热好了羊奶,一点一点的喂小娃娃喝羊奶。
那娃娃满身褶皱,像一个皱巴巴的小老头。
张着嫩红的小嘴儿,吧唧吧唧的喝着羊奶,别提多香了。
小娃娃肚子小,也就喝了几勺子,就打了个小哈气,沉沉的睡去了。
李氏连忙将这娃娃包好送到了王仪的身边。
唐老大这边也是喜得跟什么一样,眼珠不错地坐在床边看看儿子,又看看王仪,别提多开心了。
唐晓福看了看满脸喜色的唐老大,再看了看旁边焦急盼望,一直点着小脚儿,伸头往里看的宝哥儿。
忽然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大下午的,一家人都忙着大房生娃娃的事情,只怕宝哥儿几个早就饿了。
唐晓福伸手牵过几个小娃娃,蹲在宝哥儿面前低声说道:是不是肚子饿了,姑么么给你们做疙瘩汤,好不好?
宝哥二这边一听吃的瞬间,眼睛一亮,小肚皮也适时的咕咕直响。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嗯,饿了。谢谢姑么么。
唐晓福十分心疼这个懂事的娃娃,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
他去厨房取了一些猪肉切成丝,又切了一点白菜丝,最后放里面疙瘩,煮熟之后满满一大盆几个孩子,你一碗我一碗的,吃了个肚圆。
唐晓福不敢让几个小娃娃吃太多,怕积食。
见吃的差不多,就一人发一个苹果,慢慢吃着。
第209章 好方法
大房子,几个小奶娃娃之间,隔的岁数比较小。
如今宝哥儿已经两岁左右了,颇为懂事。
拿着果子给几个弟弟分,然后就乖巧的靠在唐晓福身边,一口一口的吃果子,吃完了还对着唐晓福甜甜的一笑。
谢谢姑么么。
那懂事的小表情,一下就甜到了唐晓福的心坎里。
唐晓福将每个小娃娃抱了抱,重重地亲了两下。
宝哥儿乖,日后每天都能带着弟弟,到姑么么这里领取果子吃。要是饿了就来找估摸摸,知道吗?
宝哥儿重重的点点头。
唐晓福让几个小家伙用灵泉水漱了漱口。
年纪小的孩子,历来喜欢跟着年长的一起玩。
小曦辰一直屁颠屁颠的跟在宝哥儿身边,将他的小玩具都拿出来,凑到宝哥儿搁旁边讨好的要一起玩。
唐晓福笑眯眯的看他们几个小娃娃玩做一团。
玩了一天,几个小娃娃早就已经有些困了。
几个粉雕玉砌的小娃娃,乖乖的躺成一排。
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唐晓福扯过一个被子,将他们盖好,又在炕沿这边围了一圈的枕头,省得孩子们醒来掉到地上去。
看这几个小娃娃睡的这般香甜,唐晓福也打了个哈气,有些困了。
这些日子,也不知怎的,他精神头格外不足,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困了。
这一个来月,不时还会下雪,好在没有像前几日那般的鹅毛大雪那般吓人。
院子和房顶的雪,有几房的爷们们轮流去扫。
而院中的井水,每个一个时辰,就会有人去用大石头凿开。
王仪虽说生产是在冬天,但是李氏早有准备,提前将鸡鸭杀好冻上。
这会儿每日给他炖半只鸡,或者是一条鱼,给王仪补养。
只把王仪补的都胖了一圈,人也是脸蛋红扑扑的健康。
不知道是不是这次生了儿子,王仪的心病去了。
这会儿唐晓福与他相处,却从细微之处感觉到他与之前的不同了。
之前王仪经常阴阳怪气,有些小肚鸡肠,后来跟王家那边闹了矛盾,虽说唐老大原谅了他,可是回到唐家之后,王仪一直谨言慎行,活得有些小心翼翼。
王仪对手下那三个孩子,也是关怀备至,平时做活的时候,都是紧赶着在李氏面前表现。
虽说这会儿坐月子呢,也不需要他下地做什么活计。
可是言谈举止的时候,唐晓福也能感觉到王有了儿子后,这腰杆子确实硬了起来。
唐晓福也没在意,到底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人,只要他能对唐老大好,能对几个孩子好,有些别的小心思那都是很正常的。
这些日子又是照顾新生的孩儿,又是照顾王仪做月子,唐老大也是忙得够呛。
所以平素里,宝哥儿几个娃娃,都是李氏和唐晓福轮流照看着
虽说小晨曦还没到开蒙的年龄,可是唐晓福没事的时候,就会把几个娃娃抓到一叫来,像讲故事一样给他们讲一些三字经,千字文。
倒不是说想让孩子们识得多少的字,会背多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