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糙汉家有俏夫郎 > 糙汉家有俏夫郎(116)

糙汉家有俏夫郎(116)(2 / 2)

两兄弟虽说在吃食上不丰富,但是好歹靠着店里便唐晓福留下的粗粮,还有土豆,熬过了这个冬天。

如金县城和村里边通了路,唐晓福送了一些吃食给古家兄弟,让兄弟更是感激无比。

更加兢兢业业的将铺子打扫了个干干净净,就提盼这化雪之后铺子能重新开张。

日子过得飞速,这个冬天来的像噩梦走的也是格外的快。

听老人说刚刚到春分时节,这外边的温度早就已经到了零上。

周边的雪也不知不觉的话了。

为了怕大量的积雪融化之后形成水灾,或者是泥土流失。

唐晓福带着家里人,特意将那后山林子里边的积雪清理,放在鱼池当中。

唐晓福又在村子里面雇了人挖了个大鱼池,将这雪都放在鱼池当中,慢慢的就化成了水。

唐晓福空间中净化水的药片,很多而且很便宜,用这些净水的药片,可以将这俩鱼池中的水净化到可以让鱼类生存的地步。

唐家这些日子也是紧锣密鼓的在县城之中看宅子。

这场冬天有不少人家遭了难,所以县城当中倒是有不少的宅院空置下来,而且价格便宜。

李氏和唐老爷子这次也起了离开村子的心思,所以看院子的进程格外的快,想着以后要进城了村里,便恐怕少能回来。

唐晓福就顾着村里老师的青壮年,给他那个小山周围砌上了围墙。

第212章 买宅子

这次唐晓福算是下定了决心,不仅在本村庄找了青壮年,在临村子也找了一些人,快速的将小山围起来加了栅栏。

栅栏四周特一种,上了荆棘。

干活的这段时间,唐晓福也特意观察了一下,有哪些品行政治忠厚老实的人,就雇佣他们,在山林附近巡逻。

每月不仅给工钱,而且也会给一些鱼和水果,让他们带回家去吃。

有了空间,这样一个金手指,唐晓福这次决定想将铺子做大。

他不仅中了水果和养鱼,更是专门开辟了一块田地用来种植蔬菜。

唐晓福重新将那个稍小一些的铺子收回在手中,开启了小菜馆。

这小菜馆跟现代的快餐模式有点像,主要经营的就是盒饭,还有一些包子饼粥等吃食。

只不过这打包却成了难题,这古代时候可是没有塑料这种制品的。

唐晓福只能从瓷器窑那边,定制了一些相对廉价的带盖子陶碗。

对于粥和汤品可以选取合适的竹节进行打包。

要不怎么说古代人也是智慧超前的。

这些陶碗和竹节别看有些形状不规则表面光滑,但是店里上工的小伙计,都能用各种法子将他们打包,绑绳上,客人能够稳稳的拎走。

而且唐晓福也将现代送外卖的模式,搬到了古代来。

在附近几条街的商家当中宣传,那些铺子里边的人如,果没有时间做饭,也可以叫份外卖。

如果按月定制的话,也会适当便宜一些。

这一模式果然适合懒人,也受到大家的喜欢。

不长时间,唐晓福那个小菜馆,就在县城里边打下了名气。

小菜馆虽说是从外边雇的大师傅,但是唐晓福空间里出产的那些蔬菜和调料,都是顶顶上层,只要进行简单的烹饪,就格外的美味,而且价格相对低一点。

附近的商户乃至居民,嘴馋的都会赶着中午的时间来小菜馆买上一两个菜,回家解解馋,。

那些个在附近做活计的人,如果手头宽裕,也愿意多拿出一些铜钱来买盒饭。

唐晓福这个小茶馆,主要面对的人群分中低两层。

中层的盒饭一般就是白米饭,馒头,各色菜肴。

对于稍微低端一些的就会选用苞米面,地瓜磨成的粉等粗粮制作主食,菜也主要是以农家常见的菜肴为主,量大味儿好管饱,

很是受到附近做体力活的汉子喜欢。

等到两间铺子完全走上轨道之后,唐晓福也没有勉强自己,非要待在铺子里边,忙得像陀螺。

而是选择了合适可靠的人分别经营两间铺子。

这些日子村里面风言风语,唐家听得多了也就麻木了,唐老大是个孝顺儿子,心疼二老,不想让他们忧心。

于是就马不停蹄的在县城里边找院子。

要不怎么说凡事都要靠缘分。

这不冬天的那会儿太冷了许多,人家特别是老幼都遭了大难。

好多人家由于那一夜骤然的寒冷,也有许反应不及时。

这县城东头有一家姓莫的人家,本来就是祖宅,老人家在冬天没熬过去。

子孙又在各地经商,生意做的颇好,不想再回到祖宅这个伤心地。

几个兄弟商量商量就决定把这宅子卖掉。

唐晓福和赵向北跟着牙行的人,特意去那宅子看了看,两进的院子。

能看出来原物主人是一个集热爱生活间距,风雅的人,这二进的小院子里布置的温馨雅致,而且里边整理得极为整洁干净,后院里边还开垦出来块儿小菜圆。

这位置在县城当中算是闹中取静的格局,离闹市区并不远,但是由于周围的邻居都是些乡绅大户,相对比较安静。

唐晓福看了这院子一圈儿,心中点点头,就是颇为喜欢他回头与赵向北对了个眼神。

见赵向北朝他含笑的点点头,唐晓福就心中了然。

他们两个想法果然是一致的。

不过这种买卖的事,可不能将满意都写在脸上。

于是乎一行人又跟着牙行的人,去了另外两处院子观看,一处二进的,一处三进的,都是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

晚上回家的时候,唐晓福就将现成的那几处院子,跟李氏和唐老爷。

姆么,我看莫家那个三进的院子还挺好的,布置得雅致,而且里边经营的也特别好。并不是荒废了许久那种院子,咱们要是住进去,只要稍微的休息一下就可以了。

李氏微微蹙着眉,手上不断地走着针线活。

那院子听你说确实不错,二进的院子,也够大了,但是他要三百两银子,我留出来给二房买铺子的钱,这手中的银钱就没有那么宽裕了。不如咱们就买稍小的那个才二百两,虽然说只有一斤半,但是也够住了。

唐晓福知道,李氏和唐老爷子平时日子过得仔细,做污染要花这么多银钱买铺子,肯定是有些舍不得的。

姆么,银子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咱们一家子都住在那里边,我也应该出出力的。我想着那院子我们这边出一百五十两,也算是我和向北,为您二老尽尽心。

那院子唐晓福跟赵向北也商量过,如今俩人手中不缺银钱。

赵向北之前留的唐晓福手中的金条还有很多。

至于为什么出一半,而不是全部是考虑到如今唐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

如果试试都是唐晓福大包大揽下来,难保长时间会把大房二房养的人心大,到时家宅不宁,就得不偿失了。

唐老爷子一直在那边默默的吃瓜子喝茶,听到唐晓福这么说了,连连摆手。

那可不行。买院子这种大事,哪里有让家中的哥儿出银子的道理,平白让人笑话。

唐晓福知道唐老爷子是心疼自己,怕他在赵向北面前难做。

唐晓福闻言,故意收集脸上的笑容,有些委屈的说道:爹爹,您说这个话就是拿我做外人了,这院子我也是要住的,一家人自然是谁有多的就多,伸一把手去年的时候山上的果树鱼池,大哥二哥也帮我不少,这银子也是我和向北共同商议决定的,您二老就不要再推辞了。

两方又争论了好一会儿,还是唐晓福各种撒娇卖乖,手段尽出,唐老爷子和李氏这才摆下阵来。

事情确定下来了,上年就会到自个儿的屋里,便假借着屋子遮掩,将银子取了一百五十两出来,交给了李氏。

几人商量,明天赵向北跟着唐老爷子一起去县城,找唐老大,同那牙人去现牙过红契。

这办事都是赶早,没有赶午的。

一大清早的,李氏就起来了,烙葱花油饼,又熬了满满一大锅的羊肉萝卜汤汤。

把一家人都叫了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唐老爷子和赵向北就驾着骡车去县城了。

铺子里的生意,阳哥儿几个掌柜的干活仔细,唐晓福早已不需要担心,今儿就没有跟着骡车去县城,而是在家里面陪着儿子玩耍。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假少爷怀孕后不争了 八零漂亮前妻 成反派的我靠捡破烂飞升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你对欧皇一无所知[娱乐圈]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在年代文里当神探 贺兰诀与廖敏之 那就说定了 谢谢我曾经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