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姑娘在说如何月入百万了。
这么牛啊
余笙喝了一口冰美式,琢磨着她差不多要回去了。
这场谈话属于商界精英,她这个路人甲不该出现于此。
直到郑馨突然问她:余笙,你最近在干什么?
在写东西。
写什么?投标书吗?还是收购案?
余笙:诗和歌词之类的。
她用吸管轻轻搅动咖啡里的冰块,没去在意其他人讶异的神情。
离余笙最远的女孩子捂嘴惊叹:哇听起来好文艺好浪漫哦。
郑馨期期艾艾了一阵,还是忍不住问道:你写这个,能挣钱吗?
能是能,不多。
她拍了拍自己淘来的草编包,从容淡定:所以说,挣多少花多少嘛。
余笙没提自己给林嘉誉写歌的事。
她不想将此事在人前炫耀,省得传进她家人的耳朵里。
郑馨好奇:那你家的公司只有你哥在打理?
余笙点头。
郑馨突然忸怩,氛围往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余笙仿佛看见凭空冒出了许多粉红色的泡泡。
这位郑小姐偷偷摸摸地打听道:我想知道你哥哥他,有女朋友了吗?
余笙:还没有吧,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
郑馨眼睛一亮,娇滴滴冲她撒娇:你可不可以把他的微信推给我啦?哎呀看在我们同学一场,好不好嘛拜托你。
她双手合十,种了仙子睫毛的电眼俏皮轻眨,对余笙闪了个魅力十足的wink。
原来是不想当她的同学了。
想当她嫂子。
余笙心下讪然。
实话实说,郑馨的条件很不错。
她学历不低,家庭优越。喜爱健身,瘦而不柴,很有曲线美。
像她这种大美女,追求者一定不少。
但是,余笙牢牢记得,哥哥曾经和自己打过招呼。
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不管对方是谁,必须要干脆地推拒掉。
郑馨的好朋友在边上起哄:你们要是成了,简直珠联璧合,太般配啦!绝对会变成咱们学校流传的一段佳话!
喂喂喂我还坐在这里啊。
余笙暗暗扶额。
珠联璧合都出来了什么年代,还搞这套封建思想。
她愤愤不欢,狠狠吸了一口,抽干最后一点点冰咖啡。
郑馨,余笙稍稍提高嗓音,同时,带有歉意地笑道,我哥的微信,我不能给你。对不起。
为什么啊对方没有善罢甘休,你给我嘛,就算不能交往,也可以做个朋友呀。说不定之后还有机会进行商业合作呢。
余笙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谨慎地递给她。
你如果想谈商业合作,可以直接找我哥的秘书约时间。从我这里走,可能不是特别合适,我哥那人,有一点点死板。
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
余笙对她说:还有,我哥哥他,应该有喜欢的人了。
余笙回到专柜时,简桐女士心情愉悦,正在爽快付款。
笙笙妈妈又败家了。到底怎样才能管住手呀。
她一边自责,一边在pos机输入了银行卡密码。
秋季上新,简桐几乎把新款扫了个遍,东西实在太多了。
柜姐打包完毕之后,会直接给她送去家里。
转眼间,简桐便将离去的人民币抛在脑后,拉着女儿直奔下一家店。
余笙:妈还买?
简桐爽朗一笑:这才哪到哪啦~
二人又一次路过了林嘉誉的海报。
余笙目光闪烁,故意往别处看去。
可是简桐却在海报面前停了下来:笙笙,这是那位歌手对吗?我在电视上看过他。
她听了,点点头。
简桐啧啧称奇:哎哟现在的男孩子,长得真好看。
余笙也认同。
但又忍不住想到,还是他本人更好看。
虽然,本人从来不会穿成这样。
她们没在巨幅海报面前多做停留,很快走远了。
即将进入下一家店时,简桐冷不丁说:笙笙啊。
余笙:?
简桐偏过脸,温柔地注视着她笑道:你以后找男朋友,可得找个好看的。起码吵架的时候,看着他不心堵。
余笙不禁思考,余景之最近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竟然让妈妈说出这种言论?
简桐又说:我看刚才的明星长得不错,就以那个为标准找吧!
作者有话说:
还是妈妈英明。
第23章 《心拍数》(加更)
国庆节。
余家本来计划了一次家庭旅行, 要去青海玩。
结果余景之临时有事,需要到德国出差。
他带上简桐一起去了。
俩人打算忙完后直接到瑞士转转,久违地享受一番二人时光。
余筝怕妹妹一个人无聊, 问她想去哪,他陪着。
余笙窝在沙发里:叫上顾筠,咱仨去青海?毕竟酒店都订了。
余筝想了想:你先去问问她有没有安排吧。
行。
她拿着手机走到院子里,给顾筠打电话。
刚打开通讯录,还没拨通对方的号码。
有一通电话抢先打了进来。
她下意识念出来电人的名字:林嘉誉?
回头转向客厅,余筝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处理公务, 没有朝她这边看。
谨慎起见, 她又往花园深处多走了几步,躲在喷泉边接听。
喂?
电话接通后,有两秒钟都没声音。
不知道是不是信号差, 余笙只好稍微大声一点:喂喂?是听不见吗?
听得见。男人轻声说。
好吧, 那你怎么不说话呢?
迟疑了一瞬, 林嘉誉像是有点惭愧, 喃喃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余笙不自觉地垂下眼帘,浅浅笑了。
林嘉誉忽然紧张,无比耿直地问:你笑什么?
没有没有就是觉得, 你有时候挺可爱的。
话说出口, 她才意识到这话多少有失分寸。
她和林嘉誉的关系, 似乎还没有近到可以开玩笑的程度。
至少, 她认为还没有。
她打算解释两句, 免得林嘉誉误会。
结果对方说: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说我可爱。
不像阴阳怪气, 听上去很真诚。
余笙又忍不住逗他:那平常大家都说你什么?
他不假思索:大部分时候, 身边的人都在嫌我烦。
她努力憋笑, 不敢笑出声。
上回和他聊天, 是两个星期之前的事了。
虽然,这期间余笙一直在听他的歌,但是能够和他闲散地聊天,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倏然,她使劲咳嗽一下,调整了呼吸问:你找我有事吗?
你最近,忙不忙?他的语气带有试探的意味。
不忙啊。
岂止是不忙,她简直闲得要死。
而且,最近她莫名空虚,给林嘉誉写了那首《散场》后,就再也没有灵感。
创作者都有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