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
日军于10月20日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国崎支队,独立山炮第2团,野战重炮第6旅,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
从华北调集第十六师团,编入沪上派遣军序列,淞沪前线日军高达近三十万人。
列强见玩火焚身,极力干预日军侵华战争,蒋光头将希望寄托于列强干预。在十一月初下达撤退命令后,不足三日之内又下令各部坚守阵地。
因撤离过快,导致前线本可以支撑的战线多数被日军占领,守军无奈与日寇进行争夺,损失惨重,沪上外围阵地多数告破。
本有序撤离计划被搁置,全军再度陷入混乱坚守与割据战中,士气大落。阵地被日军兵不血刃夺走,却又要拼死去抢夺,导致发生小规模溃败。
近十万军队溃散,无力维持原有战线······
日军见战局有利,拒绝调停。
列强调停失败,日军于11月5日拂晓大举进攻。
沪上派遣军第10军,由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等处突然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方的背后。
淞沪地区七十万国府军队陷入恐慌,后在各军将士浴血奋战中,淞沪战线勉强维持。
十一月八日,晚。
蒋光头再次下令淞沪全部守军撤离。
因命令朝令夕改,正在与前线日寇作战的部队接到命令,无法有序撤离,各级军事长官指挥无方,七十万军队发生大规模溃败。
蒋光头优先撤离中央军,命令各地地方军掩护阻击,各种因素导致七十万守军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毫无章法,亦无军法约束。
次日,沪上市政府市长兼安保司令发布‘告市民书’,宣布远东第一大都市,沪上沦陷!
······
法租界,愚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