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谏之连忙道:只有是殿下所问,臣一定知无不言。
秦雪川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本宫想知道本宫去林中打猎的那日,你真的只是因为天黑迷路才没有回来的吗?
听到这话,常谏之忽然脸色大变,他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殿殿下何以这样问?
秦雪川接着说道:你统领内宫禁军,虽然冬猎的禁军不归你管,但你也参与了晗谷皇营的布置,既然如此的话你应该熟知皇营的地形,那你又怎么会因为天黑而迷路呢?
殿殿下他的嘴唇开始发抖。
秦雪川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东宫里既然来了一个自曝的。他觉得那天刺杀他的刺客有两拨,一拨肯定与这个常谏之有关系,至于另一队他还没有想到是什么人想要杀他。
秦雪川这时看着他:你可知谋害储君是要诛九族的。
常谏之听到后连忙跪下:臣万死也不敢谋害殿下!
秦雪川这时候朝着外面拍了一下手,阿英听到声音后就进来了,他将一块红色绣着暗纹的汗巾递到来了秦雪川的手里。
秦雪川命令阿英去调查刺客之事,所以阿英又返回了晗谷到秦雪川曾经经过的那条道路仔细探寻,最后在破损的皇营围墙边发现了这是条红色的汗巾。
那天,他见到头带汗巾的人只有常谏之一人。可是常谏之根本没有陷害他的理由,而且他任内宫要职,所以秦雪川并未轻举妄动,没想到今日常谏之竟然自己送上门了。
秦雪川拿着那条汗巾扔到了常谏之面前:那你可认得此物?
常谏之看到那条汗巾的时候差点瘫倒在地。因为这条红色的汗巾就是那天他进入林中打猎的时候戴在头上的那一个。
常谏之连忙跪地磕头:求殿下饶恕臣的家人,臣愿以死谢罪!
秦雪川冷声道:谋害储君是诛九族的大罪。你们常家向来对我大楚忠心耿耿,此刻你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主意?
常谏之听到秦雪川还愿意给他辩解的机会,于是接着说道:臣万死也不敢设计陷害殿下,更不会派刺客去刺杀殿下。只是只是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言辞模糊,有些支支吾吾的。
秦雪川这时厉声道:只是什么?!
常谏之又叩了一下头接着说道:只是有人有人拿臣小妹的性命危险臣,那人说如果臣不在皇营圈场内破坏围墙,那他就会杀了臣的小妹。
围墙?
秦雪川此刻想起来了,那些刺客追他的时候确实是把他往那个围墙破口处赶,这么说来拿捏住常谏之小妹的人就是这幕后主使。
这么说来,你只是把皇营里的围墙破坏了?
常谏之忙答道:是臣一个人可以以死抵罪,可是可是臣的小妹是无辜的,还请殿下救救臣的小妹。
秦雪川没想到,他一个大男儿会在他面前泪流满面,他的声调因为哭泣都变了。秦雪川也能理解,就像秦洛川对秦鸢一样,常谏之一定十分疼爱他的妹妹,如今他最爱的妹妹被别人捏在手心里,他自然是心急如焚。
按你的意思来说,你的小妹还在那凶手之中。
常谏之又答道:是。
秦雪川又问:那人只让你把墙给破坏了,你也没见到那人长什么样子?
是,臣是发现自己营帐内的字条和小妹的珠钗才发现小妹出事的。臣信不过那字条,于是就派人回府打探,才发现小妹确实已经失踪多时了。请殿下恕罪!
秦雪川听到他言辞恳切,又看到他方才的神情,觉得他这次说的不是假话,于是便道:你倒是爱护你的妹妹。
常谏之抬头回答他:臣只有这么一个妹妹,家母去世的早,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家里只有臣跟小妹相依为命。小妹素来体贴臣的心意,无论何事都会臣为先,臣希望她平安康健,更希望她来日能够嫁得一如意郎君。
说到这里时,他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痕。
秦雪川听到后不禁轻叹了一口气,他道:本宫也有妹妹,自然本宫也体谅你对你小妹的心意。要想救你的小妹不难,你如果能听从本宫的话,为本宫所用,本宫答应你一定会救你的小妹出来。
常谏之听到之后猛地抬头看向秦雪川,他感激涕零:多谢太子殿下,臣自当为殿下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第36章 告状
阿英办事得力,很快便找到了线索,经由秦雪川证实这件事确实也与常谏之脱不了干系。
他私下派人查探,发现常谏之确实有一个妹妹,小小年纪便十分懂事稳重,事事都为他们常家着想。而且他这位妹妹比秦鸢也大不了多少,传闻中也十分聪慧。
常谏之的妹妹叫常碧云,现在常碧云还在幕后主使的手心里握着呢。常家说多说少在边关也是有一点实权的。
常老将军又在外连年征战沙场,军营里也有不少将士是他的亲信。只要常家还有一点兵权,那么就是还有利用价值,那幕后主使可以用常碧云来要挟常谏之,那么也一定会用常碧云的性命去要挟常老将军为他做事。
秦雪川想那些派来的刺客分明想要置自己于死地,而且还有那几个刺客对他说的话
如果他真的死了,那么整个凤都里获利最多的到底是谁呢?
秦洛川?
秦雪川心里明白,皇帝一开始就把秦洛川当成储君来培养,无论是文治书卷也好,还是习武骑射也罢,他都是诸位皇子中的佼佼者。而且皇帝还十分偏爱他。
如果自己死了,那么太子之位就一定是秦洛川的。
难道是皇帝要杀他?
秦雪川曾有这么一转念的想法,可是随即他便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是皇帝想要杀他,那么他那里还能活得了?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身在其中,皇权是何等的庞大,他虽然已经位列太子,但在皇权面前也不过像是蝼蚁一般。皇帝想要杀他,他就一定会死。
而且秦渊还要留着他的性命为秦洛川挡刀呢。
秦雪川这时候想起了小说里以前对秦雪川下过手的两个人,一个人是襄升。
襄升是南灵王襄禄安排进朝堂中的人,虽然此人为官不正,时常做出有损于百姓之事,但他却十分小心,不让别人抓住半点把柄。
所以,这也是他在凤都之中的为官之道。原著里因为他的谨慎小心,所以秦渊在世的时候也没有抓住他任何错处,后来直到秦洛川继位,秦洛川才料理了他。
可是他秦雪川下手的时候用的是毒,并非是刺客。而且襄升与兵权无关,自然用不着大费周章在冬猎皇营杀了自己。
即使秦雪川知道这个此刻还没对自己做出什么有害的事,但他心里清楚,这个襄升迟早要除。
还是另外一个人,那就是临川王安插在朝堂之中的暗桩,邹至。
邹至此人跟襄升是一路性子的人,他们两个都十分小心,而且做事低调,从来都不会犯什么错误。而这些奸佞全都是在秦洛川继位以后被拔除的。
邹至管的是礼部的事情。楚国自古便十分重视礼仪,所以冬猎时候的布置也是按照传统礼仪来置办的,邹至也参与其中,但是要说他安排刺客的话,那么幕后主使岂不是临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