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官员中其中就有一个在大理寺任职的佐领死了。秦雪川此刻向皇帝进言,说常谏之虽然在冬猎之中失职,但他本人一向谨小慎微,做事利落,于是直接推荐他为大理石佐领,让他协助大理寺办案。
朝中与他不是一路的重臣当然是极力反对,因为他们说常家远在边关已经握有实权,如果再让常谏之入大理寺的话,就会加重常家的权力,这对皇帝不好。
而秦雪川不这么认为,而且襄禄也帮他说话了,皇帝也不好拒绝,于是常谏之就这样成为了大理寺的佐领,他除了协助大理寺的人办案外还负责与刑部的人进行交接工作。既然常谏之已经为秦雪川所用,那么在大理寺和刑部就必须有他的人,这样办起事来也方便。
而且常谏之之前与秦雪川并无直接的关系,不会有人将他们想在一起的。更何况秦雪川以前从来都不问政事,好不容易提了一句,也是帮着襄禄说话。
比较襄禄提了一句要让常谏之当大理石佐领,秦雪川就连忙符合着,想必秦渊也不好回绝。一是看在襄禄的面子上,二是他这个太子开口了。
秦渊早就对世家起了杀心,现在却不得不顺从南灵世家,毕竟南灵家在大楚党羽众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除掉的。
***
秦雪川吩咐阿英杀的那几个人,他们的致命伤其实都在头上,或许有仵作查出来了,但秦雪川早暗中在大理寺和刑部安插了人,所以他们得出的结果自然是病亡。现在又加上常谏之,想必不用秦雪川说,常谏之也会自己去查到底是谁利用他的妹妹常碧云威胁于他。
这样一来,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而且秦雪川让阿英除掉的都是想要在后面害他的人,或许是他被毒怕了,最近他总是觉得精神恍惚,觉得有人要害他。虽然他病势缠绵反复总不见好,但他也不是一个糊涂人,他的智商并不会因为生病而降低。
前些日子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秦雪川已经知道是谁了。而且那些难听的话里,张口闭口就顺带着襄妃,在皇宫里那么恨襄妃的恐怕也只有皇帝后宫里的妃子了。
而明目张胆地觊觎太子之位的人也只有淑贵妃母子了。
萧誉散布他缠着自己的流言不过是想要抹黑自己,而淑贵妃每句话不仅带上秦雪川,顺便着还拉上了襄沐灵。
这淑贵妃以前就是襄妃身边的一个侍女,虽然现在已经身居妃位,在后宫可谓是炙手可热,可是她似乎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即使她有机会攀附皇恩,生下皇子,可她原来的身份仍旧是一个低贱的侍女。
她骨子里还是有那种自卑感,为了掩藏这种自卑感,所以她才会笼络朝臣,在后宫一手遮天,甚至不惜想要谋害太子。
秦雪川想冬猎那日,第一拨想要刺杀他的人恐怕就是淑贵妃派来的。而且那些人也不像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恐怕是淑贵妃从哪里找的江湖散兵。只是那些人也全都葬身晗谷了,现在也是死无对证。
淑贵妃愚蠢,她做的事情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是她做的。秦雪川想她已经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了,而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后面来的那群刺客
那些刺客与淑贵妃派来的刺客不同,他们不会废话,而且杀人手法干净利落,每一刀都直取他人性命,一看就是训练过的。
在这凤都中除了淑贵妃为了她的儿子觊觎他太子的宝座之外,还有谁恨他恨到杀了他不可呢?
而且,在冬猎时,他曾经在擂台上击鼓受到一支来历不明的暗箭攻击,当日皇帝看了那支箭后神情复杂,而后来却说没有事,只是一支普通误射到这里的箭罢了。
当然,这种话秦雪川是不相信的,说不定皇帝也知道一些内情。
第44章 夜探冬宫
既然冬猎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再想追查当日的那支箭恐怕是难了。皇家冬猎多少人插手过皇营的布置,又有多少人参与其中,若是只在暗中一一彻查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秦雪川暂时保留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他想当日谋害他的人一定有淑贵妃。当然淑贵妃现在已经不用担心了,她的智商不够,连找的刺客都没有脑子。
秦雪川最担心的在那之后的刺客到底是谁派来的?
***
襄妃祭日已经过去了,除了襄禄记得她的祭日,皇宫里没几个人还记得有这个人。秦雪川倒是不怎么在乎这些,皇帝不待见他的生母,他也不得皇帝的喜欢,这都是应该的。
俗话说得好,男俏母,女俏父。秦雪川过了年,长了一岁,虽然他今年已经二十岁,但脸上的少年稚气并未脱去。他常年因病待在宫中,很少外出走动,在宫里的他被养得细皮白肉的,不过脸上总是挂着一些病态的白。
除了襄禄,最经常来看他的就是萧誉了。
萧誉在凤都空有一个侯爷的名头,其实什么权力都没有。不过很多人看在临川王的面子不敢对他怎么样。
他在凤都中胡闹惯了,一天不闹就觉得自己心理不舒坦。
秦雪川听闻昨日他策马去东市井那边闹了,还纵马砸了好多平民白姓的摊子。不过他也不把这些事放在心里,他一边胡闹一边命令着下人将银子赔给那些百姓。
那些百姓倒是也没说什么。
现在谁不知道萧世子能在这凤都横着走?除了皇帝没有人敢动他,如果他出了什么事,临川王在关外握着兵权,恐怕不日便会抵达凤都,直逼皇宫了。
只是萧誉在皇城中胡闹,有言官在皇帝面前告了他一状。皇帝就算不敢对萧誉怎么样,但是为了面子也得对他施以薄惩,这样百官才能心服口服。
为着萧誉去闹市纵马毁坏百姓的摊子,闹得百姓叫苦连天,于是皇帝便下令禁了萧誉的足,一个月内不许他出府门一步。
秦雪川听到这事后倒是狠狠嘲笑了他一番。萧誉最爱演戏了,这回演戏演的可翻车了,要他待在自己府里一个月,憋也能把他憋死,更何况皇帝派禁军看着他,他白头也是无法脱身。
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最晚也只能在夜里趁着禁军昏昏欲睡之际跑出来溜达溜达。
反正萧誉干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
自从秦雪川病好了不少后,萧誉为了避嫌很少与他明面上来往,有那么几次萧誉就像老鼠一般爱在夜里出来,然后偷偷潜入东宫找到秦雪川。
秦雪川身边的死士也不是吃素的,阿英他们早就察觉到了秦渊,只是有秦雪川的暗示,他们自然也敢把萧誉放了进来。
外面的最后一抹霞光消失在天空中,此刻天已经黑了。秦雪川用完晚膳吃完药后待在自己的书房里恶补功课。
他对这个时代了解的事情还是太少,趁着他现在神智清明,病痛稍减,他要多读一些书,多了解一些这里的事情。
比如青鱼以前在他面前所说的离魂之症,据秦雪川所查,离魂之症是一直精神上的疾病。得了这种病的人时常神情恍惚,表情呆滞,这种病的描述跟痴呆差不多。
但秦雪川以前可不是过傻子,他每天除了忙着生病以外,待人是最温和的。要不然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也不会有那么多献祭的人尊敬他了。
那么原来的秦雪川时常精神恍惚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穿过来后这病就莫名其妙的好了呢?
秦雪川实在参不透其中的原委,而且他身边还是没有找到可用的医者。萧誉身边的那个管先生还算是稳妥些,只是他是萧家那边的人,自然是不可能为他所用。
秦雪川曾听说,在凤都外的鹿山境内隐居着一名方士,同时,那名方士也是医者。在古代说白了就是一个修道兼治病的。听说这名方士本事很大,能够医死人,肉白骨。更能使死去的魂魄重归。
如果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玄,秦雪川也愿意去寻一下这名方士,只是他人在东宫里,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他,所以他现在还不便去鹿山。
而且,在大楚方士也被称为巫祝。就像八月十五大祭的那一天一样,站在祭台上穿着各种鸟类羽毛衣裳,脸上抹着各颜料主祭的人叫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