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玉静看着空空的碗,眉头微蹙:怎么那么巧,他们这边刚被赶出城,路上就遇到赤袍军的商队。对方还刚好是个粮商,大方的把粮食分给他们吃。
可现在没有后路,明知事有蹊跷,柏玉静也只能往前冲了。
小花倒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肚子里有了东西,她的眼睛也有了神采。
新游县早安排了人手接收这些饱受苦难的人,给人粮食吃,地方住,让他们尽快得到恢复。
池明贤继续发力,他们带过去的琉璃摆件被他转送给应石,从而认识其他城的将领,如法炮制。
大概事情太顺利,让池明贤放松了警惕,结果在又一次怂恿一位将领时,池明贤差点被砍了。
池明贤心提的老高,当晚就在住处点了一把火,诈死出城。
应石还以为池明贤是被那位将领干掉,找人说理去。最后不了了之。
郭华那边进展也很不错,短短时间内,赤袍军内的人口竟然增加了大几千数。
这些人在短暂的休养后,得知可以免费分田地,有房屋居住,有专人保护他们的安全,不必再战战兢兢,所有人都流下了劫后余生的泪水。
苦难真的过去了,他们要迎来新生吗?
众人半信半疑,可现实是他们的确有饭吃,有地方遮风挡雨了。
柏玉静去应聘了一个文职活计,本来对方看他年龄小还不信,没想到柏玉静当场写了一手好字,心算更不在话下。
管事立刻把人上报,顾澈和叶音见了柏玉静,略做考校后认为此子有才,给人安排了一份管理杂事的活计。
柏玉静做的好,以后自然往上升,做的不好就泯然众人。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叶音他们的重点还是放在接收人口。
顾澈让地盘内的大部分商人出动,借着做生意的幌子带回更多的人,甚至还有人入了京城,虽然只带回来几个普通百姓,但更重要的是带回来了京城最近的消息。
京城有世家起义,想要赶走外敌,可惜惨死。
元乐帝和他儿子已经麻木了,每日做着繁重的农活,像老了十岁。
还有少数官员已经归降等等。
顾澈得知后沉重的叹了口气。只能让人加快打造兵器的速度。
相比黄天军的混乱,成王那边却已经慢慢有了规模。
成王占据了江南以北,他虽然痛恨富商,但却知道读书人的重要性,厚待一干文人,成立自己的幕僚团。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
成王黑着脸:青家那边还是没动静?
回话的人小心措辞:青家那边说,他们才疏学浅,恐怕恐怕不能胜任。
成王冷笑,青家若是才疏学浅,鲁地估计也没几个有才干的了。
成王烦躁的摆摆手:下去吧。
是。
一位幕僚上前:成王,既然青家这么不识抬举,不如他在脖子前比划。
不成。黄成虽然对青家不满,但也知道不能杀了青家人。
他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莽夫,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青家伫立百年,素有才名。他可不会学元乐帝犯文人众怒。
当初他刚占据这块地盘时,那些文人也不爱搭理他。后来元乐帝逼死在朝为官的青大人,那些文人才有所松动,黄成再派人送上厚礼,那些文人半推半就靠过来了。
成王原以为这些文人只会吟诗作对,他招揽文人最初也就是为了一个好名声。没想到对方真的能提出切实的利民安民之策,助他稳固势力。
尝到了甜头,成王现在怎会自毁长城。
本王不但不会打压青家,而且给青家的厚礼也不会废。
古有三顾茅庐,他且当是考验了。
忽然外面传来动静,成王,有情况。
黄成收敛心绪:什么事?
回禀成王,底下人来报,领地内有百姓流出。
什么!成王面寒如霜:流出了多少人口。
初步估计七八百人,都是妇孺。其实实际更多。
成王深吸了口气,才平复情绪:那些人去了哪儿?
去去了赤袍军的地盘。
成王一脚踹翻了身边的椅子,底下的将领都瞎了吗?
探子支支吾吾。
成王心头升起一个不好的预感:说。
回成王,是程将军,朱将军他们他们近来得了些稀罕物。
听话听音,成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群蠢货!
传令下去,封死各个关卡,不准百姓出入。
是。
成王怒不可遏,幕僚小心劝道:殿下不必太忧心,一些妇孺成不了事。属下看那赤袍军的头领也是目光短浅。一千妇孺和一千青壮,那是一个天一个地。
另一方面来说,那么多人总要吃饭,耗也能耗死他。
成王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但觉得幕僚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有文人听说了此事。本来想劝成王提高警惕,但成王却表现的漫不经心。只道已经亡羊补牢,并不算晚,还把幕僚的说辞拿出来。
文人嘴角抽了抽,妇孺虽然战斗力弱,但能劳作,还能绑牢有血缘的青壮,一个国家的运转,怎么可能只靠兵士。
不过成王已经封死了关卡,文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有些话说多了惹人厌。
但同样的,文人之间也开始谈论赤袍军的头领。
有人说赤袍军的头领剑走偏锋,属实有才。
也有人觉得赤袍军头领目光短浅。
还有人觉得赤袍军头领怀有仁善之心,本就千人千般想法,至于最后会如何,且等着看吧。
今天的冬天就是考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2 17:22:26~20220713 14:21: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羽毛、花间酒 10瓶;小徐不顾家 5瓶;素兮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8章 柏玉静
小花,你去哪里?
小花, 你去哪里?
吃过早饭柏玉静要出门,结果发现小花也穿上短打,还背了个背篓。
听到柏玉静的话, 小花笑道:哥,我去田里抓草。
水稻插秧后不是就完事了,后续活计还多,首先就是杂草,不及时除了会影响水稻的长势。
柏玉静不同意:你才多大, 哪用你干活,我不是雇了人吗?
赤袍军并没有因为他们年纪小就忽视他们,照旧给他们分了田。
柏玉静有活干,有银子拿, 于是他名下的地就请人种,小花看顾一下就行。
想到水稻田里的危险,柏玉静加重了语气:你看你细皮嫩肉,不怕田里的蚂蟥吸你血啊。
小花缩了缩脖子,果然怕了。
柏玉静拍拍她的肩膀:你就在家里,无聊就练字, 晚上哥哥会检查。
饿了自己出去买吃的。柏卿玉静一通交代才出门。
他们还好,地主要是请人种,所以他们选择住在城里, 好多人为了种地方便,主动选择去了城外聚居,衍生成了小村庄。
出门后, 柏玉静看了看日头, 加快脚步, 街道上有了不少小摊子, 卖菜包子的,卖木雕的,卖黄豆芽,卖豆腐的等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