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泽平看着逐渐枯竭的东岔河,心里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敬畏。
敬畏神灵、也敬畏大自然。
小满镇镇长暗搓搓的将锄头递给许泽平:“大人,这第一锄您来,希望您能够为我们铲除邪祟、带来平安和希望。”
许泽平没有扭捏,接过蒋镇长的锄头,一锄深深而下,淤泥下的河水涓涓涌出,好似附和着蒋镇长的话。
看着涓涓河水,小满镇的村民大声叫好!
随之而来,便是你一锄我一锄的开始动工挖渠...
修建沟渠本就是利于村庄的好事,再加上许泽平的粮食与银子的趋势,那真的是每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小孩齐上阵。
小满镇将近八千人,除去镇上居住的一千人,二十七个村有七千多人。
再抛出二千多个没有劳动力的人,剩下四千多人在许泽平的指示下,用了三天时间挖通了东岔河河岸十米宽、二米深的沟渠出来....
越到后面,沟渠越浅,到达小王村前的地方,深度只有一米左右,这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不慎失足死亡的概率。
这沟渠一路挖到小王村村前的流水溪,二十七个村村民才开始解体,各自回去挖通属于自己的村那一部分....
许泽平盯了三天,一切都顺利,就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柳师爷去盯梢了。
至于他自己,则是要去与工匠相商水转筒车的事情。
第250章 青云路50
许泽平画出水转筒车的图纸以后、用了三天的时间琢磨出筒车的数据以及零部件,修修改改的四五日还是不满意。
最后找来了小满镇有名的木匠鲁师傅,两人一起摸索实验,从筒车的立式水轮、竹筒再到支撑架、水槽以及零零碎碎的小部件,二人用了半个月,终于将大景第一架水转筒车造出来了!
将筒车造出来以后,二人就迫不及待的擡着筒车去东岔河做试验。
哗啦
看着河水被筒车带到高处然后喷洒到四周,鲁师傅高兴的就像是个孩子,他一把掐住住许泽平的肩膀,“大人,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许泽平看着筒车喷洒一圈的直径大概在十米左右,在脑海里默默地计算着,筒车的支撑架半径还可以调整,这喷洒的直径还有扩展的空间。
他看着鲁师傅花白的头发,笑着回应:“对,我们成功了!”
哗啦啦的流水声,也引来了小满镇村民们的围观,他们都欢呼着涌了过来——
“啊!”
许泽平以及鲁师傅一个不注意,就被这些村民们擡着抛了起来。
他们二人控制不住的发出了惊呼声,喜悦在这一刻,彻底的释放!
事关这水转筒车,起初许泽平也是打算将它作为岭北县衙的一项收入的。但是当鲁师傅一起掺和进来造筒车时,他就知道这不是他一人能够做主的。
最后与鲁师傅相商一番,关于筒车的利润,两人七三分成。
筒车图纸这些是许泽平想出来的点子,鲁师傅也只是参与到了改进与制作。
许泽平制造水转筒车的初衷是解决小满镇二十七个村子的庄稼水资源短缺问题,而非挣钱,所以按照约定,鲁师傅要免费为二十七个村子造出一架水转筒车!
当然啦,关于这些筒车的用料,都是二十七个村子自己去準备。
筒车虽已经造出来,但效果还不是最佳。
许泽平与鲁师傅二人又花了半个月改善效果,最终在十一月二十日,造出了第二架水转筒车。
彼时,这架筒车喷洒的直径达到了二十米,达到了许泽平预期的效果。
而齐心渠也已经到了收尾工作,第一个完成图纸计划的是小王村、接着是大王村...现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个高山村。
高山村的地势偏高,绕行的山陂也较多,故而进度最慢。
许泽平依照约定,将粮食与银子赏给了小王村。
然后他又去巡视了一番高山村的进度,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按照现如今的速度来看,最多还有半个月能够收工!
一个多月来的监工,柳师爷圆润的脸蛋也削瘦下来,日日顶着寒风,脸上也是沧桑了许多。
“大人。”
“嗯,师爷辛苦了。”许泽平将腰间的水囊取了下来,然后递给柳师爷:“喝口水,休息休息。”
柳师爷读懂了许泽平的意思,跟着许泽平走到了寂静的稻草堆后。
“柳师爷,本官也出来两个多月了。”许泽平郑重的说道:“想必县衙中也积压了不少的政务,也该回县衙了。这里,一切交给师爷办理,可行?”
“是!”
“还有关于二十个劳动力的惩罚,高山村的情况你也都看到了,人丁不兴旺,很多家庭都指着壮年劳动耕种吃饭。”许泽平看向雾蒙蒙的天空:“到时候你就挑些半大小子,那些小伙子正是精力旺盛、上跳下窜的时候,也正好给本官来折腾折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