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很清楚,要想提升国力就必须先提升生产力。
人是生产力的根本,这毋庸置疑。
因为古代医疗制度落后,粮食问题严重,所以人口数量普遍不多。
此时大明,也堪堪只有六万万人口。
大明的繁荣肯定离不开人口,这点朱雄英非常清楚。
朱雄英把赋税和生育挂钩,这样便能一定程度上刺激生育。
简而言之就是,生的越多减的越多。
这个时候的百姓并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生了根本没有钱养,并且粮食也根本不够吃。
现在经过朱雄英的一番改善后,整个大明的出生率有显著的上升,但还是远远达不到朱雄英的要求。
这项政策只要一经颁布,生育率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第二项国策便是大力发展农业。
大明现在本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仍然是整个大明经济的支柱。
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维持整个大明的稳定。
粮食是大明的根本,也是大明日后发展的资本。
虽然高产作物已经在大明普及,但现在每亩地的产量还是远远达不到现代水平。
没有化肥和农药,现在大明作物的产量基本上全看土地肥力。
这就导致虽说种田的人很多,但粮食产量却迟迟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