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怎么觉得越走越冷了呢?
越往山上走,周素素越觉得冷。
裹着厚厚的大棉袄,都有些抵挡不住钻进来的寒风。
我也觉得有些冷。
周敏年也附和到。
这是正常的,这山上的温度啊!都会比山脚底下要低一些。这天气本来就冷,咱们上了山,就更冷了。
苏念笑着向两人解释到。
娘,没想到你从来没在山上生活过,却知道山上比山下冷的道理!
苏念的发言,让张春珍很是惊讶。
这山上的温度,比山底下低,是只有在山里长住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她没想到,苏念竟然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娘可是秀才家的小姐,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呢?
听到张春珍对苏念的惊叹,周敏年很是得意的说道。
在他心目中,苏念就是这世界上最厉害、最聪明的人,没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苏念听了这话,有些羞赧。
她不过是在现代学过地理罢了。
温度随着高度而变低的常识,在现代,几乎每个人都知晓。
娘可真是聪明。
很明显,张春珍赞成周敏年的观点。
她从前听人说,书里面什么都有。
在家里看书,可以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娘肯定是跟着她爹,看过不少的书,才会如此聪明。
早知道如此,当年她就该在山里,多跟着哥哥看两本书。
可惜当年,她觉得读书没有意思,压根就不想看书。
要不是哥哥压着她,她可能连字都认不全。
人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看来呀,这书本,确实是很神奇的。
等以后,她的孩子长大了,她一定让他多念一些书,让他成为像他奶奶一样聪明的人。
娘,你当年跟着外公念书,累不累呀?
周敏年突然很想听一听,当年苏念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苏念从来没有给他们说过外公的事情。
不累!
苏念随口应到。
娘你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外公啊?
周敏年性子直,干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外公?
苏念有那么一下,没有缓过神来。
细细一想,周敏年几人的外公,不就是苏念的爹吗?
怎么这孩子突然对外公感兴趣了呢?
娘,你生气了吗?
周敏年见苏念沉默不语,心里有些害怕。
自己该不会是惹娘生气了吧?
这么多年来,娘都对外公闭口不提。
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而自己却当着娘的面,亲自问她。
肯定是惹娘生气了。
生气?没有啊!
苏念莫名其妙的摇了摇头,她不知道为什么,周敏年就认为她生气了。
她不过是回忆了一下原身与她爹的从前。
你们的外公啊!是一个很好的人。
苏念想了好半天,才说出这样一句话。
怎么个好法呢?
周敏年见苏念没有生气,越发的兴致勃勃了。
他还是头一次听见娘提起外公。
从前,他只要问起外公,娘就一言不发。
明明周家庄的人,都说他的外公是个很厉害的人。
你们都知道,你们的外公是个秀才,其实,当年他本可以走的更远的
苏念查探原身的回忆,发现她的亲爹,真的是一个好人。
当年你们的外公,都已经准备好了去县城考试,偏偏在路上遇见了发大水。他命大,自小就会游泳,从灾难中逃过一劫。本来他当时往县城赶去,是可以赶上考试的。但是,他见到了水里的人,不计生死的跳入水里,把人给救了上来。那一场洪水里,你们外公一个人,救上来了三个人。后来,他实在没有力气,直接累晕过去了。
幸亏后面被他救上来的三个人,把他给抬走了,要不然,你们外公非得被水冲走不可。可是,正因为救人,晕了过去,你们外公睡了整整三天,县城的考试,他早就错过了。
但是,后来,你们的外公和我说,他一点儿也不后悔,因为救人而错过了考试,因为在他看来,三条人命,比他的前途重要的多。在他的生命里,能从水里救上来三个人,已经非常值得了。
苏念面带微笑的讲述了周敏年外公的故事,周家人听的津津有味。
娘,既然外公是个这么好的人,你为什么从来都不和我们提外公呢?
周敏年很是不解的问到。
有这样的爹,是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
为什么娘只字不提呢?
娘,是因为爹吗?
相比周敏年的一无所知,周勤年倒是能猜到一些原因。
外公堂堂秀才爷,在外婆去世后,没有再娶,而是选择了独自扶养女儿长大。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外公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而且,周勤年曾经听爹说过,外公待娘是非常好的。
那么唯一的原因,就是爹了。
周勤年猜测,应该是因为外公让娘嫁给爹,娘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才会从来不对他们提外公。
娘,这和爹又有什么关系啊?
周敏年疑惑的问向苏念。
他们不是在说外公吗?
第六十章 艰难下山
勤年说的没有错,我对你们的外公只字不提,确实与你们的爹有关。
苏念叹了叹气,接着说道:如今,你们的爹也去了这么多年了,我把心里话告诉你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话音刚落,苏念陷入了沉默,在心里打着腹稿,该如何告诉周勤年几人。
想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当年,我是秀才家的女儿,所有人,都要高看我一眼。我是姑娘们羡慕的对象。等到我及笄后,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嫁给一户好人家,谁知,我爹让我嫁给你们的爹。
说实话,我当年是有怨言的。左邻右舍远不如我的姑娘,都嫁到镇上了,甚至还有嫁去县城的。唯独我,被我爹嫁给了你们的爹,嫁去了乡下。
我心里难受,却无法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本来就是你们外公说了算。加上你们外公那个时候,身子已经不好了,时日无多,他唯一的心愿,就是看着我嫁出去。作为女儿,我只能听命了。
苏念说完,大家都沉默了。
周家庄所有人都说,周二生傻人有傻福,取了秀才家的姑娘。
周勤年等人,在小时候,还是小伙伴的羡慕对象。
虽然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秀才,但是能被大家羡慕,小小的心里很是得意。
在泥里刨食的周二生,取了秀才家的女儿,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才能取到这样的妻子。
但是,从来没人在意过苏念的想法。
没人知道,从镇上搬到乡下生活,苏念花了多长的时间才慢慢适应。
也没有人在乎苏念过的开不开心。
虽然后面的事实表明,苏念的爹的眼光没有错,周二生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但是这场婚姻,始终让苏念意难平。
娘......你不喜欢......爹吗?
周素素见苏念脸上不悦,小心翼翼的问到。
在周家三兄妹的印象里,周二生对苏念,那就一个字好。
从来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如果可以,周二生甚至可以上天把星星摘下来,送给苏念。
唔~~也不是不喜欢......
苏念努力在脑海里搜寻原身对于周二生的回忆。
她发现,原身虽然开始时,对这段婚姻很不满意。
但是,与周二生相处的久了,又生下了三个孩子,她对周二生的感情,也日渐加深。
那种感情,虽然不像书上写的才子佳人那般,让人脸红心跳,却也细水长流,温馨动人。
这么多年来,周二生,早就成为了苏念密不可分的家人了。